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前心理学课程的组织策略

2019-04-10刘璐

学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策略

摘 要:学前心理学是一门十分专业化的课程,每一位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掌握学前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与实施技能,才能真正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做好园丁工作。中职学校教育以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学前教育人才为基本教学目的,也应顺应岗位需求优化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效果,稳步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中职生的社会竞争力。本文将从以实例引入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探索指导、改革传统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中职学校组织学前心理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心理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2-003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26

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由于评价学科教学质量与活动效率的直接手段是通过学生在纸笔测验中的考试成绩展开的,所以中职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之中,使得中职生空有满腔理论,却不知如何应用,从而降低了中职生的人才竞争力,出现了就业缺口问题。然而,新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水平与职业能力,所以中职学校必须要转变“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模式,多给中职生提供实践操作与应用的机会,综合提升中职生的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为中职生实现职业理想做好准备,从根源上优化我国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实例引入理论知识

以实例引入理论知识可以让中职生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了解幼儿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特征,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学前心理学中的各个理论知识,降低学前心理学的理解难度。通过案例分析,中职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幼儿们参与园内学习活动的行为动机,换位思考幼儿的活动心理,提出保护幼儿身心健康的有效策略。同时,中职生也可以借鉴成熟的幼儿教师在处理幼儿心理问题时常用的方式方法,丰富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就如在“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幼儿的学习动机,分析幼儿的心智发育特点,笔者在网络资源中收集了大量的教学实录资料,将其整合为教学案例,引导中职生学习学前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幼儿园活动实例,学生们总结出了常见的幼儿学习动机,即兴趣、好奇、熟悉感、引起教师关注等,发现能够触动幼儿产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游戏活动普遍存在趣味性足、难度水平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水平等特征。然后,笔者便介绍了“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一课的相关知识,还展示了专业的幼儿教师所总结的活动经验。

二、加強实践探索指导

虽然以实例引出理论知识是中职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重要方法,能够加深学生的知识意义,但是要想切实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中职生也必须多参与实践实习活动,通过真实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更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切实将学前心理学中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之中。在中职学校中,学生实习、校企合作等都已经成为学科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中职生也应利用每一次实习实训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实践补充理论知识。

为了让中职生更加准确地认识幼儿成长与发展心理,笔者每学期都会组织中职生到本地幼儿园进行模拟参观,观察一线幼儿教师是如何通过学前心理学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如果有条件的话,中职生还应以“代班老师”的身份自主设计幼儿活动,以实践检验自己对幼儿心智发育规律认识的准确性。比如,有一名学生在实践观察中发现部分幼儿的依赖心理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寻求教师帮助。所以,这个学生便分析了幼儿依赖心理较强的产生原因,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多加强培养幼儿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实践活动。当这个学生提出了个人意见之后,幼儿教师十分赞同,且鼓励这个学生设计相应的实践计划。这就对这个学生产生了莫大的激励作用,提高了这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这个学生也主动分析了幼儿园常规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独立性的作用,提出了改进意见。

三、改革传统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纸笔测试为主,只能考查中职生对学前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果。由于中职学校教育与常规教育不同,所以即便中职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也并不代表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幼师工作。而且,如果长期以结果性评价判断中职生的学习表现,也会让部分学生失去自信,不利于中职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学前心理学课程应该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统一起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为了全面考查中职生的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变化,本校以实习实训成绩+课堂表现成绩+考试成绩三类评价手段为基础,将三者的平均数作为最终成绩,削弱了错误使用考试评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这种评价模式可以让中职生们在学科学习中稳步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重视课堂学习表现与实习成就,使其始终以积极、客观的心态学习学前心理学知识。

总而言之,学前心理学是对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与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展开详细分析的专业课程。在人们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与以人为本理念的新时代下,教师应该主动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实例分析、实践教学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石莉珠.中职幼师《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海峡科学,2014(4).

[2]唐惠.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0).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刘璐(1984.11— ),女,汉族,河北曲阳人,中学一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学前心理学,中职英语。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