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高效课堂

2019-04-10仲发义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师生关系教师

仲发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定位为“牧羊犬和羊”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该是主动积极的。教师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获得满足、获得成就感;学生有学习的需要,也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就感。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必须建立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下面,笔者从四个方便阐述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过程。

一、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要“直呼其名”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若学生乱答或是教师点名让学生答题,部分学生会觉得没有得到教师的尊重。“当学生被叫到名字时,他们会感到自己在教师的心目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教师直呼其名,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构建师生之间和谐交流的途径。

教师应该先熟悉学生的面孔,并且随时能叫出学生们的名字。这样,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对他们的尊重,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无意间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戴尔·卡耐基说过:“一种简单但又重要的获得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记别人的姓名。”作为教师,快速记住并熟悉学生的名字,能够较快地获得学生的认可和赞同,在教学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师记住学生名字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只有记住学生的名字,才能构建和谐的融洽关系。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法对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很有效果。

教师按照学生姓氏首字母排列,就能逐渐记住花名册上的名字。刚开始时,教师对全班学生都十分陌生,所以要想办法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姓氏排序排座位,这样教师容易记住每一排学生的姓氏。然而,这种排序一般最好维持一两周时间,随着教学对学生认识的深入,教师给学生排座位要翻出新花样,按照不同标准、不同方式、不同要求,给学生不断变更座位。

教师先按照入学成绩在心中排座次,如果学生名不副实,教师要及早棒喝,阻止学生走下坡路;如果学生名实相副,教师就要给他们最中肯的建议,设定最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在掌声中为之燃烧。教师经过对学生的比照检测,逐步衡量学生的学习实力和学习潜力,就能为他们今后的进步指明方向。教师要避免先入为主,抱有成见,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比照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真实的自我,进而掌握学生的过去,展望学生的未来。

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默写学生的名字。如最近哪些学生经常迟到,哪些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哪些学生做作业不认真等。如果这时哪些学生的名字漏掉了,说明教师近来忽视了他们,想一下忽视他们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想办法弥补。

三、组建学科学习兴趣小组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分类搭配,合适分组。如语文教师可以建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每组6~8名学生,组长1名,负责督促组内学生的日常学习,学习班长1名,一般情况下由班主任任命的班长兼任,当然也可以有学生们推荐或者学生自荐。让学生管理学生,让兴趣小组长帮助教师督导其他学生学习,教师再通过与小组长和其他学生的沟通,能便于管理,也便于更好地发现问题。

四、熟悉学生,善待学生

教师只有静下心来研究学生,才能体会学生的苦衷,才会善意地对待学生,才能被学生从心底里接受。教师要想与学生进行高效的沟通,必须熟悉学生、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然后才能结合自身的经验,解决遇到的各种教育问题。如当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话题涉及学生的隐私,教师要注意保密,以及谈话的方式、谈话的场合和谈话的态度,不能给学生留下教师高高在上的印象。教师要设身处地,以真情打动學生,以爱心换取学生的真心,用期望效应、自己人效应等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打开学生的心扉。

教师调查学生是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重要方法,教师要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懂得学生的需求。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推断他们的性格特点,通过调查进而探知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及他们对学习文化的态度和兴趣。教师的调查要全面而细致,防止以偏概全,并深入学生的生活,看看其他科任教师怎样评价这些学生,看看学生生活的社区群众怎样评价学生。调查后,教师要进行归纳分析,然后采取合适的方式处理学生的问题。

(作者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田家炳中学)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师生关系教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周末加油站(V)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不落心外的雨
妙求人数
失踪的十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