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9-04-10曾庆密
曾庆密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埌东医院,广西 南宁530000)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心律失常类型中较为常见,其包含早搏、心动过速以及室扑、室颤[1]。临床大部分室性心律失常是由心脏器质性病变而引起,但有10%左右的病患出现心律失常时并非伴有心脏器质性病变,该种心律失常临床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2]。目前,临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通常根据其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猝死风险性来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3]。抗心律失常药物仅能缓解病患临床症状,对降低病患猝死风险性无明显作用。近年来,射频消融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因此,本研究对实验组病患实施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突出,现阐明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675 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病患为研究样本,其住院时间均在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之间,采取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成337例的常规组以及338 例的实验组,常规组与实验组男女比值分别是187:189、150:149;年龄平均值分别是(47.29±10.82)岁、(47.37±10.90)岁;病程平均值分别是(4.16±0.52)个月、(4.07±0.41)个月。两组基线资料经检验显示(P>0.05),可进行分组讨论研究。准入标准:(1)影像学检查显示病患不存在心脏器质性损害;(2)符合实施心脏消融手术适应证,并且未进行过导管消融治疗;(3)病患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要求加入研究[4]。排除标准:(1)伴有心脏器质性损害者;(2)不愿意配合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所有病患均在7d 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包含: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常规以及心脏超声检查等。予以常规组病患盐酸普罗帕酮片(国药准字H21022037,沈阳东新药业有限公司,50mg/片)药物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三片,在研究期间严禁服用其他类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依据病患自身情况予以抗凝剂治疗基础性疾病,药物治疗一个月后再次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室早期压力。若药物治疗后病患室性早搏次数明显下降超过50%或室性早搏消失则代表治疗有效,可继续使用药物治疗,并在治疗后第6个月、第12 个月对病患进行随访;若治疗后病患病情无改变则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同样需要在治疗后第6 个月以及第12 个月实施随访。实验组病患实施射频消融术治疗,采用三维标测技术准确定位心律失常消融位置,实施温控导管消融时需将其功率设置在30-50W 之间,设置温度上限是55-60℃;实施冷盐水灌注消融需将功率设定在30-40W 之间,设置温度上限在45℃,将灌注速度调整为17-30mL/min。在进行放电操作时,需密切观察温度、阻抗以及输出功率情况,当阻抗出现突然上升或降低时,需要立刻停止放电,调整过后再次进行消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消融结束后使用异丙肾上腺素静滴30min,若病患未出现室性早搏则代表消融治疗可终止。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n(%)]
1.3 观察项目
观察每组病患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1.4 数据处理
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利用SPSS18.0 软件进行χ2检验,当显示P<0.05 时,表示组间差异突出。
2 结 果
2.1 比较每组病患疗效
治疗后1 个月,每组病患均有效随访,其中,常规组病患有176 例(52.23%)治疗有效,有161 例(47.77%)病患室性早搏没有明显改变,继而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实验组病患中,有317 例(93.79%)病患治疗有效,有21 例(6.21%)病患在进行射频治疗时,室性早搏减少,但结束射频治疗后室性早搏次数恢复,表示消融失败。常规组与实验组有效率分别是
52.23%、93.79%(P<0.05)。
2.2 比较每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出现率
治疗后常规组与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出现率分别是8.61%、1.78%(P<0.05)。见表1。
3 讨 论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病患不伴有心脏器质性病变,其临床常见症状是乏力、心悸、头晕等。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会导致病患心脏正常功能受损,引起一系列心脏严重疾病。临床传统治疗方式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伴随近年来射频消融技术的广泛开展,其在治疗特发性心律失常方面也较为突出。
普罗帕酮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有效阻碍钠离子内流,干扰去极化,从而使传导速度减缓,降低浦肯野纤维以及心室肌纤维的最大上升效率,延长动作电位时间以及有效不应期,降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5-6]。本次研究中,治疗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有效率分别是93.79%、52.23%(P<0.05);不良反应总出现率分别是1.78%、8.61%(P<0.05)。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将导管置入病患心脏,使用高频电流,对消融位置实施定位,促使异常起搏点失去起搏活性,促使心脏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后虽然存在部分临床不良反应,但其在经过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缓解,并且其在手术过程中未出现血肿、假性动脉瘤以及股动-静脉瘘等并发症,加之医师操作手法精湛,未发生导管误入冠状动脉而导致室颤等情况,仅仅出现少量心包积液,未进行特殊处理,密切观察后自行吸收,因此,安全性相对于药物治疗来说普遍较高。
综上所述,伴随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方面疗效会越来越突出,并且其安全性较高,病患心律失常复发情况较少,应在临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