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型下肢抬高垫的研究设计与临床应用

2019-04-10赵泽雨浦绍全朱跃良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消肿舒适度患肢

赵泽雨,夏 燊,吕 乾,陈 向,浦绍全,朱跃良

胫腓骨骨折多见于高能量损伤,软组织损伤严重,局部肿胀明显,并于2~3d后达到高峰。研究表明[1]抬高患肢可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有效减轻患肢肿胀、缓解疼痛及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通常在应用消肿、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的同时,抬高患肢是临床中最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如采用直接摇高床尾或借助辅助装置(如布朗氏架、枕被、下肢抬高垫等),抬高患肢以达到消肿、减轻疼痛的目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稳定性差、患者舒适度差,效果不甚理想。如布朗氏架的架面由绑带直接缠绕制成,制作过程繁琐,一旦被患者体液、血液污染后不易更换清洗,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影响清洁及患者的舒适感[2];其滑轮呈“树杈”样,笨重、体积大且盖被困难,不利于肢体的保温[3]。患肢置于布朗氏架上,患者只能保持平卧,很难主动配合如扫床、更换床单等日常护理工作,可能发生压疮等并发症[4],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感。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是在腘窝、小腿后方垫以枕被抬高患肢,其应用方便,患者自备枕头或棉被,干净卫生,解决因抬高消肿支架导致肢体盖被难问题。但在骨折未稳定固定之前,患者也只能采取强迫仰卧位,不能翻身,长时间仰卧会造成患者不舒适、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在使用枕头或棉被抬高消肿过程中,枕头或棉被会出现滑移,稳定性差,达不到有效抬高患肢消肿的目的。因此,为了解决上述胫腓骨骨折抬高消肿的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设计制作一种舒适型下肢抬高垫。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6年9月—2017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患肢肿胀胫腓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舒适型下肢抬高垫(抬高垫组)、布朗氏架(布朗氏架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X线片示并明确诊断为胫腓骨骨折,且未行牵引治疗者;(2)患者受伤后首诊为笔者医院或受伤后当日由笔者科室收住入院的新鲜骨折,受伤时间<24h;(3)单侧肢体且单一部位骨折患者;(4)闭合性骨折。排除标准:(1)多发伤或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肢体多部位骨折;(3)需急诊手术的闭合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怀疑有血管损伤者);(4)有营养不良、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严重基础疾病危及生命的患者。

2 材质与结构

抬高垫材料为高密度海绵,亲肤柔软棉布,子母尼龙粘贴带、拉链。根据人体工程学[5]将高密度海绵制成长、宽、半径分别为60cm×24cm×14cm半圆弧桶状结构,中央根据下肢类圆形结构设计为深5cm凹弧状,内径为14cm,近端腘窝处制成60°斜形坡度,以贴服大腿,消除因大腿悬空造成的不适感。将棉布设计为贴合海绵垫形状的套子,远端半圆弧部位安装拉链,可拆卸布套,方便换洗。制作3条长45cm、宽5cm的长条带,一端缝上8cm长的粘贴带子扣,各安装在布套大腿部分的斜形坡度斜面中点、小腿部分远近两端的10cm处,于布套对应部位装订长10cm粘贴带母扣。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长条带粘扣长度(图1)。

图1 舒适型下肢抬高垫

3 观察方法

(1)患者入院时标记患肢骨折部位最肿胀处及健侧同部位,参照顾玉东和侍德[6]四肢肿胀程度分级标准评估肿胀分度,I度:患肢皮肤较正常皮肤紧张,但皮纹存在;II度:较正常皮肤紧张,且皮纹消失,但无张力性水疱出现;III度:患肢皮肤紧张发亮,皮纹消失,且出现张力性水疱。 (2)采用VAS评分[7]连续量表评估并记录患者入院当天、第3、6天疼痛评分,0为无痛,10为剧痛,分值越高,疼痛越重。(3)采用王丹丹等[8]自制的舒适护理评分表进行舒适度评估,分为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及精神舒适四大项,其中生理舒适分为睡眠、活动、饮食及疼痛四项;心理舒适分为满足感、安全感及尊重感三项;社会舒适分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为两项;精神舒适为一项。以上共十项调查,评分满分为30分,每项最高分为3分,其中难以忍受0分、很不舒服1分、稍不舒服2分、无不适3分,分值越高,舒适度越好。每位患者于入院当天、第3、6天分别进行3次总评并记录其分值。(4)在患肢标记部位与健侧对应标记部位用带mm刻度的软尺进行肢体周径测量,参照《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9],测量时间为入院当天、第3、6天,分别计算并记录患肢周径与健侧对应部位周径差值,以cm为单位,差值越小,说明消肿效果越好。

4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患肢肿胀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患肢肿胀程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第3、6天的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及第3天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第6天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舒适型下肢抬高垫减轻疼痛作用优于布朗氏架。见表2。

3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第3、6天的舒适度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的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第3、6天的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舒适型下肢抬高垫较布朗氏架可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见表3。

4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第3、6天的患肢周径与健侧对应部位周径差值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肢体周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舒适型下肢抬高垫消肿效果较布朗氏架好。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当天患肢肿胀程度比较[n(%)]

组别骨折类型胫腓骨上1/3骨折胫腓骨中段骨折胫腓骨下1/3骨折入院时患肢肿胀程度I度 II度III度抬高垫组(n=45)5(11.11)18(40.00)22(48.89)15(33.33)23(51.11)7(15.56)布朗氏架组(n=45)7(15.56)17(37.78)21(46.67)14(31.11)26(57.78)5(11.11)P值0.8250.759

表2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第3、6天V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第3、6天舒适度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第3、6天肢体周径差值比较

讨 论

胫腓骨骨折是下肢骨折常见的骨折类型,肢体损伤后常表现为肿胀、疼痛,严重的疼痛可造成血管痉挛,进而影响骨折部位局部血运,进一步妨碍肢体消肿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严重者甚至形成严重并发症[10]。既往研究表明[11],若疼痛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预后和患者生活质量。肿胀与疼痛相互影响,临床工作中患肢消肿、减轻疼痛至关重要。抬高患肢、促进消肿、减轻疼痛已成为公认的事实,普遍被广泛认可并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患肢抬高可促进肢体的血运循环,加速血液以及淋巴液回流、引流,以利于消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1],使肢体得以最大限度地康复功能。林慧玲[2]介绍了一种下肢抬高垫,为海绵材质的长方体垫,柔软舒适,可有效预防压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易出现侧翻,加重骨折端疼痛,患者也只能平卧。布朗氏架、枕被、下肢抬高垫等装置抬高患肢,会出现患者舒适度差、抬高角度难以灵活调整等弊端[12]。

胫腓骨骨折后,骨折部位周围的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出血以及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外渗到组织间隙致肢体肿胀[13],甚至会出现张力性水疱。为了更好地促进下肢抬高消肿疗效及提高患者舒适度,笔者根据人体工程学[4]数据以及相关临床应用,设计并制作舒适型下肢海绵垫。该海绵垫可有效抬高患肢,利于消肿,减轻疼痛,该装置利用长条带把患肢辅助固定于海绵垫上,增加其稳定性,提高患者在患肢抬高期间的舒适度、治疗的依从性。随着患肢肿胀程度的减轻,疼痛会进一步缓解,同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增强其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患肢抬高可有效促进伤肢功能的恢复、消肿、减轻疼痛[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入院当天、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骨折初期,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且患肢还处于肿胀进一步加重期等因素有关。其中,入院第3天抬高垫组VAS评分均值小于布朗氏架组,且入院第6天比较抬高垫组均值明显小于布朗氏架组,表明舒适型下肢抬高垫减轻疼痛的作用优于布朗氏架。损伤当天,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状态来说,患者的舒适度一般都较差。而入院第3、6天的舒适度评分比较,抬高垫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布朗氏架组,提示舒适型下肢抬高垫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另外,舒适型下肢抬高垫是海绵材质,柔软舒适,半圆弧状设计且长条带稳定固定患肢于抬高垫上,患者可自主转动患肢,可随意翻身,在减轻疼痛方面效果明显,明显提高患者在抬高消肿期间的舒适度。患肢周径与健侧同部位周径差值可间接反映消肿效果,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的肢体周径差值比较及患肢肿胀分度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当天两组患者的肢体周径差值与肢体肿胀分度显示结果相似,肢体损伤程度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而第3、6天抬高垫组的肢体周径差值均数均小于布朗氏架组,可认为舒适型下肢抬高垫消肿效果较布朗氏架好,达到了有效消肿的目的。骨折所致的软组织肿胀高峰期(伤后2~3d)过后,适宜的患肢活动可促进消肿。布朗氏架架面不柔软且平,肿胀患肢置于其上,因重力因素对患肢有一定挤压力,且与患肢不贴服,不能适宜活动,不利于消肿。而舒适型下肢抬高垫材质柔软、中央凹弧状贴服患肢,不会对患肢产生过大压力。另外,舒适型下肢抬高垫的类圆形设计及长条带的有效固定,使患者可自主转动患肢、翻身,且入院第3、6天抬高垫组舒适度高于布朗氏架组,患者疼痛减轻,患者愿意适度活动患肢,促进消肿。因此,肿胀高峰期过后,采用舒适型下肢抬高垫具有更好的消肿疗效。

舒适型下肢抬高垫优点:(1)材料来源广泛,经济实惠,制作简单;(2)海绵材质柔软舒适,棉布套可拆卸,方便换洗,干净卫生;(3)垫子整体为半圆弧桶状结构,患者在抬高消肿期间可自主转动患肢、翻身,减轻医护人员及家属负担,中央凹弧状设计,符合下肢生理结构;(4)棉布套上的长条带可将患肢稳定固定于抬高垫上,其长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粘扣长度,可有效制动及保持下肢中立位,防止抬高垫翻转时下肢滑落造成骨折断端移位、疼痛;(5)该抬高垫在减轻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消肿疗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然而,半圆弧状下肢抬高垫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术前采用皮牵引、骨牵引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会导致牵引力线不稳,影响牵引效果,仅适用于术前采用石膏、支具、夹板临时固定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以及术后的消肿。

总之,在胫腓骨骨折抬高消肿治疗中,舒适型下肢海绵垫不仅可有效抬高患肢、消肿、减轻疼痛,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宜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消肿舒适度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