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译佛经对梵语从格的翻译
——以《无量寿经》和《维摩诘经》为例

2019-04-10李博寒

关键词:维摩佛经无量

李博寒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一、引 言

梵语和汉语是在类型学上存在巨大差异的两种语言。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用介词和语序说明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梵语是典型的黏着语,通过格位变化说明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梵语有八种格变化,分别是:主格(体格)、宾格(业格)、工具格(具格)、与格(为格)、从格、属格、处所格(依格)和呼格。主格表示主动语态中的施事,宾格表示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工具格主要表工具、方法、原因、伴随者和被动态中的施事,与格主要表示目的、间接宾语、礼敬的对象,从格主要表示起始处和原因,属格主要表示领属关系,处所格(依格)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地点,呼格表示称呼语。这两种在类型上差异巨大的语言,通过佛经翻译这一非直接的语言接触产生联系。卷帙浩繁的汉译佛经即是这一从东汉至北宋,延续千年的大规模语言接触的产物。

在汉译佛经中,译者采用汉语中具备相同功能,或表达相似意义的语法成分对译梵语的格变化。例如:用介词短语“以/用NP”对译表示工具的梵语具格,用“以/因/由NP”或“VP故”对译表示原因的梵语具格或从格。与此同时,来自以梵语为代表的源头语的“干扰”使得汉译佛经中出现了一些在本土文献中所没有的特殊语法现象,包括介词短语的特殊位置、介词的特殊搭配等。这些在汉译佛经中首先出现的特殊语法现象,不仅是其“汉外混合”特质的重要表征,还是佛经翻译这一语言接触对汉语产生影响的第一步。只有对影响第一步的“来龙”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对哪些汉译佛经中的特殊语言现象进入了汉语共同语的“去脉”有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佛经翻译如何影响汉语演变有更完整、准确的把握。因此,本文以《无量寿经》和《维摩诘经》这两部在中国有巨大影响力,译本涵盖古译到新译①三个阶段[1]的汉译佛经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两部佛经的译者如何翻译梵语的从格。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两部佛经中由于对译梵语从格而出现的特殊语法现象。

梵语中的从格(ablative case)表示时间的起始点和处所的起点。此外,还具有指示“非处所性来源”的功能,表示依据和原因。[2]

在《维摩诘经》②中,表示起始处的用例如:

十二 天帝释-千 从各个,种种

catur-mah-dvīpakebhyasn.pl.Abl.abhygat

从四大洲 来 这里 大众

聚集 有

一万二千天帝释从四大洲来,在这大众中聚集。

[支谦]彼天帝万二千释从四方,与他大尊神妙之天及诸龙神、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甄陀罗、摩目侯勒等并其众皆来会。

[鸠摩罗什]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听法。

[玄奘]复有万二千天帝各从余方四大洲界,亦为瞻礼供养世尊及听法故,来在会坐。

表示原因的用例如:

多闻座 这 因为感知本质

菩提座就是多闻之座,因为它能感知本质。

[谦]多闻之心是,从受成故。

[什]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奘]多闻是妙菩提,起真实行故。

支谦、鸠摩罗什和玄奘都用汉语中表示同样意义的“从NP”对译表起始处的从格,用“VP故”对译表原因的从格。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探讨《无量寿经》和《维摩诘经》中对表起始处的从格的翻译。

二、《无量寿经》④对梵语从格的翻译

在《无量寿经》支谶和支谦译本中,以“从NP”对译表示起始处的从格。在佛陀跋陀罗和菩提流志的译本[3]中,⑤除了“从NP”之外,还采用介词短语“于NP”和方位短语“NP中”表示起点。此外,罗译本和志译本以框式结构“于NP中”和“从NP中”对译从格,指示起始处。

(一)介词短语“从NP”和“于NP”

现存梵本中指示起始处的从格,与支谶和支谦本对应的分别有2例和3例,都以“从NP”对译。支谦本中3例用“从NP”对译的从格,在佛陀跋陀罗本中有1例沿用,2例改为“于NP”;在菩提流志本中2例沿用,1例改为“于NP”。

(3)athaind.khaluind.nm.sg.N.nandam.sg.N.utthyager.santn.sg.Abl.(5-1)

这时尊者阿难站起 从座位

这时,尊者阿难从座位上站起来。[4-5]

[谶]阿难即起。

[谦]贤者阿难,即从座起。

[罗]尊者阿难承佛圣旨,即从座起。

[志]尔时,尊者阿难从坐而起。

支谦、佛陀跋陀罗和菩提流志都用“从座”和“从坐”对译从格,指示“起”的起始处。

(4)kiyantasm.pl.N.punarind.bhagavanm.sg.V.bodhisattvsm.pl.N.itasind.tn.sg.Abl.

多少又世尊 菩萨从这里 从佛土

得圆满 别的 或 佛 世尊

antiktm.sg.Abl.yerel.N.sukhvatymf.sg.L.lokadhtaum.sg.L.upapatsyante3.pl.fut.pass.(143)

从旁边 极乐 世界 出生

世尊啊!多少得圆满的菩萨,从这个佛土或别的佛世尊的旁边(离开),出生在极乐世界中?

从这里 弥勒 从佛土(离开) 七千二百亿

菩萨 得圆满 极乐

世界 出生

弥勒啊!七千二百亿得圆满的菩萨,从这佛土(离开),将出生在极乐世界中。

[谶]今佛国土,从是间当有几何阿惟越致菩萨往生阿弥陀佛国?……从我国当有七百二十亿阿惟越致菩萨,皆当往生阿弥陀佛国。

[谦]今佛国,从是间当有几阿惟越致菩萨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从我国当有七百二十亿阿惟越致菩萨,皆往生无量清净佛国。

[罗]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

[志]世尊!于此国界,不退菩萨当生极乐国者,其数几何?……阿逸多!从难忍如来佛国有十八亿不退菩萨当生极乐世界。

除此之外,佛陀跋陀罗和菩提流志采用“于NP”对译抽象名词,指示起始处。例如:

(5)sacetind.me1.sg.G.bhagavanm.sg.V.bodhipr

如果 我 世尊 得觉悟 那里 佛土

别的 佛土 那些 菩萨 我的

名字 听 他们 依靠听闻名字 不

第一、第二、第三 法忍 获得 不

不退转 是 从佛法 不

aham1.sg.N.anuttar

我 无上 正等正觉 觉悟

世尊啊!如果我得觉悟之后,我的佛土和别的佛土中的那些菩萨,如果听到我的名字,不能依靠听到名字,获得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不能从佛法中不退转,我就没有觉悟无上正等正觉。

[罗]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志]若我成佛,余佛国中所有菩萨,若闻我名,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菩提。

从格“buddha-dharmebhyas”(佛法)指示“na avaivartiks”(不不退转,退转)的起始处。佛陀跋陀罗和菩提流志以“于诸佛法”对译从格,指示起始处。

在《无量寿经》佛陀跋陀罗和菩提流志的译本中,指示起始处的“于”的用法与中土文献有所不同。

(6)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墨子·公输》)

(7)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8)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如此,则霸王之业成矣。(《史记·苏秦列传》)

对比以上3例和例(5)可以看到,佛陀跋陀罗译本和菩提流志译本中,“于NP”和VP的前后位置与中土文献不同。中土文献中,指示起始处的“于NP”位于VP之后;而罗译本和志译本中,“于NP”位于VP之前。此外,中土文献中指示起点的“于”“跟谓语动词和‘于’的宾语乃至语境都有密切关系”,[6]通过运行动词和“于”搭配的名词凸显起始义。而罗译本和志译本中,“于NP”搭配的动词可以是非运行动词“得”和“现证”。

(二)方位词短语“NP中”

除了介词短语“从NP”和“于NP”之外,在佛陀跋陀罗和菩提流志的译本中,还采用“NP中”对译从格,指示起点。例如:

从所有 从宝莲 三千六百亿

发出 从所有 从光线

三千六百亿 发出

从所有的宝莲中发出三千六百亿(光线),从所有光线中出现三千六百亿(佛)。

[罗]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

[志]是一一花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光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诸佛。

他 这样的 善业 修行 即

菩萨行 奉行

无数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等同、不可衡量、不可言状

百千千万那由他劫 胜过天国香气的栴檀香

mukhtm.sg.Abl.pravti3.sg.pres.smaind.(39-1)

从口中 吹、呼 [表过去]

他修行这样的善业,也就是他在无数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等同、不可衡量、不可言状的百千千万那由他劫中,奉行菩萨行,从(他的)口中呼出胜过天国香气的栴檀香。

[罗]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

[志]口中常出栴檀妙香,其香普熏无量无数乃至亿那由他百千世界。

例(9)中,“一一华中”和“一一光中”对译从格“ratna-padmt”(从宝莲中)和“t”(从光线中),指示“出”发出)的起始处。例(10)中,志译本用“口中”对译从格“mukht”(从口中),指示“出”(pravti吹)的起点。

(三)框式结构

除了介词短语和方位短语之外,佛陀跋陀罗还采用框式结构“于NP中”对译指示起始处的从格。菩提流志则采用“于NP间”对译。

(11)sacetind.me1.sg.G.bhagavanm.sg.V.bodhipr

如果 我 世尊 得觉悟 这 佛土

菩萨 出生 这样

佛土的功德与庄严 希望 这样

从种种宝树(出现) 不 感知 不 我

无上 正等正觉 觉悟

世尊啊!如果我得觉悟后,出生在这佛土中的菩萨不能感知从各种宝树中(产生)如他们所希望的佛土功德庄严,那么,我就没有证得无上正等普提。

[罗]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覩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志]若我成佛,国中群生随心欲见诸佛净国殊胜庄严,于宝树间悉皆出现,犹如明镜见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菩提。

(四)小结

《无量寿经》支谶和支谦本中只有“从NP”一种,在佛陀跋陀罗和菩提流志译本中还有“于NP”“NP中”“于NP中/间”等多种方式。罗译本和志译本中,指示起始处的“于NP”在语序和搭配的动词两方面都与中土文献有所差别。中土文献中指示起始处的“于NP”出现在“V运行于N起始处”结构中,需要与运行动词搭配,并且位于动词之后。而在罗译本和志译本中,“于NP”可以搭配非运行动词“得”“现证”,且“于NP”都位于动词之前。

三、《无量寿经》与《维摩诘经》对梵语从格翻译方式之比较

《无量寿经》和《维摩诘经》中都以“从NP”“于NP”和“于NP中”对译表起始处的从格。但《维摩诘经》中未出现以方位短语“NP中”对译表起始处从格的用例。

表1 《无量寿经》与《维摩诘经》对梵语从格翻译之比较

注:“古译”:支谶与支谦译《无量寿经》、支谦译《维摩诘经》;“旧译”:佛陀跋陀罗译《无量寿经》、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

“新译”:菩提流志译《无量寿经》、玄奘译《维摩诘经》。

十 千婆罗门 以结髻婆罗门为首 从众多的

catur-mahdvīpaktn.sg.Abl.lokadhtosn.sg.Abl.abhi-

从四大洲 从世界 来 这里 会众

聚集 有

数万以结髻婆罗门为首的婆罗门从四大洲来,在此聚会。(维摩诘经)

[谦]复有万婆罗门,皆如编发等,从四方境界来诣佛所而听法。

[什]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听法。

[奘]复有万梵持髻梵王而为上首,从本无忧四大洲界为欲瞻礼供养世尊及听法故,来在会坐。

《维摩诘经》和《无量寿经》罗译本、志译本中还采用框式结构“于NP中/内/间”对译从格,表示看视动词“见”,存现动词“现”“出现”,求索动词“求”和获得动词“得”等非运行动词的起点。

这 从那 从一个大宝盖 显现

被听到

这(佛法)从那一个大宝盖中显现并被听到。(维摩诘经)

[谦]十方诸佛佛国严净,及十方佛在所说法皆现于宝盖中,悉遥见闻。

[什]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奘]又十方界诸佛如来所说正法皆如响应,于此盖内无不见闻。

说 空性 居士 从哪里 寻求

说 空性 文殊师利 从六十二 从见解中

寻求 说 六十二 又 见解 从哪里

寻求 说 从如来解脱中 寻求 说

如来解脱 又 从哪里

说 从众生的心意和行为中 寻求

(文殊师利)问:“居士啊!空性应该从哪里寻求?”维摩诘答道:“文殊师利啊!空性应该从六十二种见解中寻求。”问:“六十二见又从哪里寻求呢?”答:“从如来解脱中寻求”问:“如来解脱从哪里(寻求)?”答:“从众生的心意和行为中寻求。”(维摩诘经)

[谦]又问:“空者当于何求?”答曰:“空者当于六十二见中求。”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如来解脱中求。”又问:“如来解脱者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众人意行中求。”

[什]又问:“空当于何求?”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奘]又问:“此空当于何求?”答曰:“此空当于六十二见中求。”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有情心行中求。”

四、汉译佛经中因翻译梵语从格而产生的特殊语法现象之分析

《无量寿经》和《维摩诘经》中,译者运用汉语中具有相同功能的介词短语“从NP”和“于NP”对译表起始处的梵语从格变化。在中土文献中,“于NP”需要与运行动词搭配,并且位于动词之后,以“V运行于N起始处”结构指示起始处。但在梵本中,与指示起始处的从格搭配的动词可以是非运行类动词,从格指示的起始处可以是具体处所和抽象来源。因此,《无量寿经》和《维摩诘经》中,指示起始处的“于”既可以和非运行动词“现证”“求”“得”搭配,也可以指示抽象的来源“六十二见”“如来解脱”“诸佛法”。

除了“于NP”的特殊搭配之外,《无量寿经》和《维摩诘经》中“于NP”在句中的位置也与中土文献有所不同。在此,我们将详细分析两部佛经中的特殊语序。

由于受到梵本的语序影响,在《无量寿经》中,指示起始处的介词短语“从NP”和“于NP”位于动作作者之前,而不是与指示终到处的动宾短语一起位于动作作者之后。例(4)梵本中,疑问词“kiyantas”(多少)询问“bodhisattvs sukhvatym lokadhtau upapatsyante”(菩萨出生在极乐世界中)的数量。“itast”(从这佛土离开)、“s”(得圆满)和“buddhnm bhagavantm antikt”(从别的佛世尊身边离开)说明“bodhisattvs”的属性。从格“itast”(这佛土)指示起始处,支谶和支谦用“从NP”对译,罗译本中采用“于NP”对译,志译本则采用“从NP”和“于NP”两种形式对译。

在中土文献中,指示起始处的“从”位于动词之前,而指示起始处的“于”则位于动词之后,即“从N起始处(V起始)V终到N终到处”或“V起始于N起始处V终到N终到处”。除了介词短语“从NP”和“于NP”之外,中土文献中疑问代词“几何”“几所”在句中的位置和功能也有限制。朱庆之指出:“汉语文献中,疑问代词‘几何’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和宾语”。[7]

作谓语,如:

(15)“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史记·赵世家》)

作定语,如:

(16)不知去几何年月,不知以何为过,忽然若卧,复下至此。(《论衡·道虚》)

作宾语,如:

(17)欲请蜀刀,问君贾几何,对曰率数百。(《汉书·酷吏传》)

作定语的“几何”只能修饰宾语,而不能修饰主语,如:

(18)禹至,让汤曰:“君何不知分也!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史记·张汤传》)

“几所”仅在《汉书》中出现了1例,作疑问宾语:

(19)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共具。(《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

“几”在中土文献中作疑问宾语和修饰宾语的定语:

(20)范睢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21)秦则前代也,汉国自儒生之家也。从高祖至今朝几世?历年讫今几载?初受何命?复获何瑞?得天下难易孰与殷、周?家人子弟学问历几岁,人问之曰:“居宅几年,祖先何为?”不能知者,愚子弟也。(《论衡·谢短》)

综上所述,依照汉语书面语的规则,例(4)应该译为:

(22)今佛国土,阿惟越致菩萨从是间往生阿弥陀佛国者,当有几何?当有七百二十亿阿惟越致菩萨从我国往生阿弥陀佛国。

(23)阿惟越致菩萨从是间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其数有几/当有几人?七百二十亿阿惟越致菩萨,皆从我国往生无量清净佛国。

(24)不退菩萨出于此世界生彼佛国者,有几所?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出于此世界往生彼国。

(25)不退菩萨离于此国界当生极乐国者,其数几何?十八亿不退菩萨当从难忍如来佛国生极乐世界。

在《维摩诘经》中,由于梵本语序的影响,对译从格的“于NP”位于求索动词“求”之前,指示求索的来源。例(14)梵本中,从格“kutas”(从哪里)“dv”(从六十二种见解中)“tathgata-vimuktitas”(从如来的解脱中)和“sarva-satva-citta-caritebhyas”(从众生的心意和行为中)位于指示动作的分词“mrgitavy/mrgitavyni”(寻求)之前,指示“寻求”来源。汉译本中以“于NP”和“于NP中”对译从格,并依照梵本的语序,将其置于动词“求”之前。

魏培泉指出,在上古时期中土文献中,“于NP”位于“求”“乞”等求索类动词之后,指示求索的来源。[8]

(26)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7)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

在《史记》中出现了以动词前的“从NP”指示求索来源的用例:

(28)(重耳)饥而从野人乞食。(《史记·晋世家》)

(29)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根据汉语书面语的规则,应该以“求N对象于N来源”或“从N来源求N对象”指示求索的来源。按照这一规则,例(14)应该译为:

(30)又问:“空者当求于何?”答曰:“空者当求于六十二见中。”又问:“六十二见当求于何?”答曰:“当求于如来解脱中。”又问:“如来解脱者当求于何?”答曰:“当求于众人意行中。”

(31)又问:“空当从何求?”答曰:“当从六十二见中求。”又问:“六十二见当从何求?”答曰:“当从诸佛解脱中求。”又问:“诸佛解脱当从何求?”答曰:“当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五、结 语

本文梳理了《无量寿经》对梵语从格的翻译方式,并对比了《无量寿经》和《维摩诘经》翻译方式之异同。在两部汉译佛经中,译者都采用汉语中具有相同功能的介词短语“从/于NP”和框式结构“从/于NP中/间”对译表示起始处的从格。《无量寿经》中还出现了用方位短语“NP中”翻译表起始处从格的用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由于对译梵语的从格变化,在汉译佛经中出现的特殊语法现象。由于梵本语序的影响,《无量寿经》中指示起始处的介词短语“从NP”和“于NP”位于动作作者之前,而不是与指示终到处的动宾短语一起位于动作作者之后。在《维摩诘经》中,对译从格的“于NP”与梵本语序一致,位于求索动词“求”之前,指示求索的来源,而不是如中土文献中一样,以“求N对象于N来源”或“从N来源求N对象”表示求索的来源。

通过汉译本与梵本的对勘,我们厘清了汉译佛经中特殊语法现象的来源。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通过汉译佛经与中土文献的比较,探究这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是否进入汉语共同语,对于汉语语法的演变是否产生了影响。

注释:

①“古译”“旧译”和“新译”是东亚佛教学界普遍采用的汉译佛经分期。“古译”指公元五世纪以前的汉译佛经,以支谦和竺法护的译作为代表;“旧译”指五至七世纪的汉译佛经,以鸠摩罗什和真谛的译作为代表;“新译”则是隋唐时期,尤其是玄奘及其后译出的译作。

②本文所引《维摩诘经》梵汉对勘用例均来自“汉译佛经梵汉对比分析语料库”,网址:http://ckc.eduhk.hk:8080/vimala/list。《维摩诘经》现存三个汉译本,分别是:三国吴支谦译《佛说维摩诘经》、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和唐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在文中分别以 [谦]、[什]和[奘]标记。

③文中出现的特殊梵语标注及其对应的语法属性如下:Abl.(从格),Ac.(宾格),G.(属格),L.(处所格),N.(主格),V.(呼格);m.(阳性),n.(中性),f.(阴性);fpp.(将来被动分词);ppp.(过去被动分词);prp.(现在分词);ind.(不变词);Abs.(独立式),ger.(连续体),aor.(不定过去时),opt.(虚拟语气)。

④《无量寿经》梵本引自藤田宏达注《梵文无量寿经·梵文阿弥陀经》。现代汉译依照黄宝生译注《梵汉对勘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中,“梵汉对勘无量寿经”部分对梵本作的翻译。汉译佛经译本采用 CBETA 电子佛典中收录的《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⑤《无量寿经》现存五个译本,分别是:东汉支娄迦谶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三国吴支谦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刘宋佛陀跋陀罗共宝云译《无量寿经》、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和北宋法贤译《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文中以[谶]、[谦]、[罗]、[志]标记东汉至唐的四个汉译本。

猜你喜欢

维摩佛经无量
敦煌壁画中的“探身维摩”像①
云冈石窟中维摩诘造像的类型与分期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刘少白
无量寿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六月节令殊胜之维摩诘居士维摩无病自灼灸 不二门开休闯首
莫高窟第98 窟《维摩诘经变》新探
论书绝句·评谢无量(1884—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