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农户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2019-04-10张庆红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年3期
关键词:户主连片片区

张庆红,夏 咏

(1.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2; 2.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0 引言

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南端,占新疆总面积的29%,生态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片区农户以粮食、棉花和林果种植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少,传统农业经济特征明显,收入渠道单一,增收缓慢,收入贫困人口占全疆贫困人口的83%,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新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16年,该区域总人口数为756.74万人,其中维吾尔族占91.57%,柯尔克孜族占2.22%,塔吉克族占0.67%。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全国对口援疆工作重点扶持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各项惠民政策和工程向片区不断倾斜,与此同时,新疆地方政府通过陆续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结对帮扶”行动计划等,对贫困家庭一对一实施结对帮扶,并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援疆扶贫、社会扶贫、驻村工作扶贫和结对帮扶等多种扶贫模式相结合深入推进片区扶贫工作,以期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此背景下,片区扶贫攻坚的强化政策效应充分显现, 2016年,新疆片区共脱贫60余万人,但是仍有266万扶贫对象,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边境地区、荒漠地区、高寒山区,扶贫工作十分艰巨。

新疆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现象一直备受国内学者们的关注,关于新疆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形成的原因,学者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如王朋岗[1]从人口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导致新疆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高发的关键因素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低、人口负担重、人口缺乏流动性; 单信凯、王健[2]从要素短缺视角分析认为,片区农户致贫的主要因素是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缺土地、缺水、交通不便、因病致贫。一些学者如李学军[3]、赵渊博[4]、朱金鹤、崔登峰[5]等则将该区域农户的致贫因素总结为生态环境脆弱、所处地域偏远、民族人口高度集中、教育落后、社情复杂、产业发展滞后等。

从国内已有的成果来看,关于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农户贫困成因,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论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环境成因论、文化贫困论、要素短缺论等等,仔细比较和分析上述观点,可以将片区农户致贫的原因最终归结为个人、家庭和外部环境3个层面的因素。已有的研究成果极大丰富了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体系,为后续探索与片区实际情况相契合的精准扶贫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现有的对片区贫困影响机理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宏观层面,且以理论探讨和定性分析为主,鲜有学者基于微观视角就片区少数民族农户致贫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基于新疆连片特困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从户主、家庭和村庄外部微观环境3个层面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少数民族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为新时期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参考。

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1.1 户主个人特征

(1)性别。户主是农户家庭的最高决策者,国内学者认为,民族地区女性在获取权利、教育、培训、生产资源等的机会有限,在遭遇经济危机、自然灾害时更是脆弱,在进行家庭决策时更趋于保守,户主性别的差异将导致农户决策的差异,进而导致家庭收入水平的不同[6]。该文预期,户主为女性的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大。

(2)年龄。年龄可以反映生活经验和处理外界信息事务的能力,一般来说户主的年龄越大,其生活经验和处理外界信息事务的能力越强,有利于家庭收入的提高,但是年龄大可能也意味着户主的思想趋于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身体状况会变差[7]。该文预期,户主年龄对贫困的影响不确定。

(3)受教育程度。文化程度是反映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指标,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育首先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劳动生产率,然后作用于收入和贫困,文化程度低的户主多从事技能相对单一的简单劳动,难以获得高收入的就业机会[8]。预期,户主受教育程度的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大。

1.2 家庭基本特征

(1)家庭劳动力所占比重。一个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家庭获取各种收益的能力[9]。该文预期,家庭劳动力所占越多,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越小。

(2)未成年子女所占比重。未成年子女作为纯消费人口,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一个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10]。该文预期,农户家庭未成年子女越多,农户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越大。

(3)熟练说国语的人口所占比重。熟练掌握国语可以使少数民族人口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该文预期,熟练掌握国语的家庭成员所占越高,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越小。

(4)是否兼业。兼业农户即指“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业活动而获得收入的农户”。农户家庭的劳动力若能够在闲暇时间能够从事其他兼业活动,有助于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该文预期,农户家庭成员兼业,农户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小。

(5)是否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有利于农民对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性和计划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此外是否参与农民合作社是衡量其社会关系网的一个重要指标[11]。该文预期,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家庭,其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越小。

(6)是否有重大疾病或伤残人口。家庭有重大疾病或伤残人口,将削弱家庭获取收入的能力,且需要花费大量的医药费,导致家庭生活水平的下降。该文预期,有重大疾病或伤残人口的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大。

1.3 社区环境

(1)村庄离县城的距离。一般情况下,村庄离县城越近,农户接触新观念新思想的可能性越大,越有利于各类信息的获得和农产品的销售[12]。该文预期,村庄距县城越近,农户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越小。

(2)人均耕地面积。一般而言,耕地面积大,获得的农产品多,农民将其出售获得收益,从而可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13]。该文预期农户家庭耕地面积越大,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越小。

(3)是否遭受过自然灾害。地震、冰雹、大风、雪灾、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作为一种外来风险冲击,对片区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一定危害,对农户生计的负面影响较大。该文预期,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农户越容易陷入贫困。

(4)是否通公共交通车。村庄否通公共交通车是反映片区农户出行交通便利度的重要指标,村庄通公共交通车将扩大人们外出的活动半径,更便于农户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提高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14]。该文预期,没有通公共交通车的村庄农户容易陷入贫困。

2 数据来源、方法与样本描述

2.1 数据来源

该文实证研究采用的数据来自2017年8月对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农户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调查的农户家庭主要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和林果业生产活动,调查以结构化的入户问卷调查为主,以半结构化访谈为补充,采用多阶段抽样抽取少数民族农户家庭样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查以维吾尔族为主,抽取的维吾尔族人口比例为71%,柯尔克孜族人口比例为20%,塔吉克族人口比例为9%。该次调查最终收回有效问卷775份,有效率为96.9%。入户问卷调查针对18~60周岁的户主或户主配偶,问卷内容包括户主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生活水平、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环境情况、劳动就业等。该次调查问卷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可以作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分析的一个工具和尺度。

2.2 模型设定

农户家庭是否贫困是一个二元分类变量,Logistic模型是针对二分类或多分类响应变量建立起来的回归模型[12],因此该文选择二元Logistic进行分析,则其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

(1)

式(1)中,pi=P(yi=1|xi1,xi2,..,xip)为已知模型自变量x1,x2,…,xp时事件发生的概率,α是回归截距,xi1,xi2,…,xip是自变量,β1,β2,…,βp是相应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一种重要应用是通过估计优势比来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2)

式(2)中,xk1和xk2分别表示第k个自变量两个不同状态下的取值;odds表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当Xk从xk1变动到xk2,反应变量j水平发生概率和参照水平发生概率之比变动的比率。

2.3 贫困户的划分标准及现状

学术界一般利用贫困线界定贫困人口。该文以我国农村贫困线即人均纯收入2 300元(2010年不变价)为标准确定贫困人口,当农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 300元(2010年不变价)时,该农户家庭陷入贫困。调研结果显示,在绝大数指标上少数民族贫困户的状况比非贫困户差,农户收入贫困发生率达到27.01%,其中,和田地区为37.06%,喀什地区为21.4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21.52%,贫困现象比较严重。

解释变量的具体说明及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样本描述统计

变量含义及赋值贫困户非贫困户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户主特征性别虚拟变量:女=0; 男=10.80.40.850.36年龄单位:岁47.8316.6949.7814.98受教育程度实际受教育年限4.340.576.460.68家庭特征家庭劳动力所占比重单位:%79.4721.8182.1822.85未成年人口所占比重0-16岁人口,单位:%56.6123.253.3837.61家庭成员中能熟练说国语所占比重单位:%0.350.220.420.25兼业情况虚拟变量:无=0; 有=10.410.490.420.49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组织虚拟变量:无=0; 有=10.220.510.280.53是否残疾或重大疾病虚拟变量:否=0; 是=10.240.530.170.38村庄环境离县城的距离单位:km42.3518.4338.0716.33人均耕地面积单位:667m21.812.053.374.87有无自然灾害虚拟变量:无=0; 有=10.140.320.120.35是否通公交车虚拟变量:否=0; 是=10.210.460.290.41

3 模型结果分析

3.1 户主特征的影响

在户主特征变量组中,户主年龄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与预期假设不符。可能的解释是,片区农户是否陷入多维贫困与年龄关系不大。户主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对家庭贫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预期假设一致。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女户主家庭,男户主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将下降40%,即片区贫困存在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可能的解释是,户主是家庭生产经营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南疆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大多数没有个人收入,社会地位低,对现代生活接触少,受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习俗等的影响,女性户主在人力资本、思想意识、社会流动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进行家庭决策时缺少足够的冒险和创新精神,相对保守的生计策略难以让家庭脱贫致富。

关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密切关系,已经被许多学者所证实。模型结果显示,片区户主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该户主所在家庭贫困将减少24.3%。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和新知识的速度越快,家庭收入的来源越多样化,家庭抗风险能力也越强。

3.2 家庭特征的影响

在家庭特征变量组中,农户家庭中劳动力所占比重、未成年人口所占比重均没有通过统计上显著性检验,与预期假设不符。可能的解释是,近年来,新疆地方政府在南疆加快落实“五个一批”工程,建立“六个精准”工作机制,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组、深度扶贫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帮扶脱困,对农户家庭劳动力少,未成年子女多的家庭展开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救助,并取得良好效果,从而使得这两个指标对片区贫困的影响不显著。

其他4个变量即家庭成员中熟练说国语人口所占比重、兼业情况、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组织、是否残疾或重大疾病对贫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预期假设一致。

模型结果显示,家庭成员中能熟练说国语人口所占比重每增加1%,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将减少74.1%,可见农户能否熟练说国语对减贫起着重要作用。调查中了解到,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下,由于农村国语教育起步较晚,熟练说国语的少数民族农户不足10%,因为语言、思想观念等问题,很多人不敢也不愿意外出打工,只能在当地从事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生产活动,由于连片特困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均耕地面积少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户经营种植业的规模和收入十分有限,不会熟练说国语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农户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就兼业情况而言,全国各地农村实践活动的一个普遍规律是:兼业化经营越发达越普遍的地方,其农村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越高。模型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从事兼业活动的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将下降26.8%。由于片区农户国语水平差,且缺乏专业劳动技能,外出打工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不多[15],从事兼业活动的农户少见,且主要集中在贩卖干果、水果、牛羊肉、打馕、开饭馆等层次较低的商业、饮食业领域,兼业化发展程度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户收入的提高。

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组织能够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减少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模型结果显示,与没有参与农业合作组织的农户家庭相比,参与农业合作组织的农户家庭陷入贫困概率将下降29.8%。调查中了解到,片区农业合作组织主要从事鲜活农产品生产、购销、农产品简单粗加工等活动,由于多数农业合作组织规模小、经营水平有限,农户加入后难以立即得到预期收益等原因[16],导致片区农户对农业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不高,十分不利于提高片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家庭中有残疾或重大疾病的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将增加46.1%,“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片区农户贫困产生重要影响,预期假设得到有力支持。

3.3 村庄特征

在村庄环境变量组中,离县城的距离、有无自然灾害没有通过统计上的显著性检验,与预期假设不符。可能的解释是,近几年,自治区政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极大改善了农村的出行条件,而在南疆贫困地区开展的“访惠聚”等工作突出精准扶贫,对片区农村贫困户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根据不同致贫原因施策施力[17],使得村庄距县城的距离对贫困的影响不显著; 此外,自治区加大特色农牧业保险扶贫力度,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保障功能,对试点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性农业保险自负保费全额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受灾农牧民的损失[18],从而使得农户遭受自然灾害对贫困的影响不显著。

人均耕地面积、是否通公共交通车均对贫困产生显著影响,与预期假设一致。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片区农户人均耕地面积每增加667m2,贫困发生风险将降低17%。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就业所占比重达92.2%,人均耕地面积仅667m2左右,远低于全疆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19],影响了农民农业收入的增长。

表2 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农户贫困影响因素模型

变量类型变量名称BS.EWalsSigExp(B)odds户主特征性别-0.510∗∗0.2374.6420.0310.600∗∗-0.400∗∗年龄-0.0080.0061.8980.1680.992-0.008文化程度-0.278∗0.1483.530.060.757∗-0.243∗家庭特征劳动力所占比重-0.0040.0040.7270.3940.004-0.9960~16岁孩子所占比重0.0030.0031.5390.2151.0030.003家庭成员中能熟练说国语所占比重-1.351∗∗∗0.4389.5260.0020.259∗∗∗-0.741∗∗∗兼业情况-0.313∗0.1753.1770.0750.732∗-0.268∗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组织-0.354∗0.1853.660.0560.702∗-0.298∗家庭中是否残疾或重大疾病0.379∗∗0.1864.1460.0421.461∗∗0.461∗∗村庄特征离县城的距离0.0270.0680.160.6890.9730.027人均耕地面积-0.186∗∗∗0.04219.65100.830∗∗∗-0.170∗∗∗有无自然灾害0.4140.2762.2470.0341.6610.661是否通公交车-0.516∗∗0.2066.30.0120.676∗∗-0.324∗∗-2倍对数似然值850.87∗∗卡方检验值78.38∗ 注:∗、∗∗、∗∗∗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

与所在村庄没有通公交车的农户相比,村庄通公共交通车的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将下降32.4%,交通便利性对减贫有显著影响。目前新疆连片特困地区主要公路运输网点客票销售实现全覆盖,铁路与公路运输的无缝接驳,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但是农村地区不少行政村村内道路未硬化、多数村内无夜间照明设施,一些自然村没有通公路,片区许多偏远农村出行交通不便利,影响了农户参与市场的积极性。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户主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中熟练说国语人口所占比重、兼业情况、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组织、是否残疾或重大疾病、人均耕地面积、是否通公共交通车均对贫困产生了重要影响,与预期一致。说明反映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高低的基本内容如教育、健康、技能等同时也是影响其脱贫的关键因素,而反映村庄自然禀赋条件的人均耕地面积和交通便利性等因素也不可忽视。

户主年龄、农户家庭中劳动力所占比重、未成年人口所占比重、离县城的距离、有无自然灾害对贫困的影响均没有通过统计上的显著性检验,与预期假设不符。究其原因,“一户一策”的精准脱贫政策以及相关配套的惠农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应主要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实现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两个方面提高片区的脱贫成效。

4.2 建议

(1)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首先,在片区全面普及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对贫困人口扶智扶智,有利于贫困人口开阔视野,拓宽就业渠道,提高自身的自我发展能力[21]。可以利用每周闲暇时间对贫困村民开展国语培训,国语教学师资可由返乡大学生、村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组担任。其次,加大对于贫困家庭初高中未升学人员、中青年富余劳动力、家庭妇女的职业技能和语言的培训力度,使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通过教育扶持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最后,加大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和重大疾病防控宣传力度,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保健意识; 不断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自治区新出台的“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行动计划,“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综合施策,建立联动保障机制”,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妇女性的扶持力度。动员少数民族女性积极参加各类适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贫困女性在技术培训中的比例,推动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重点向片区少数民族贫困女性倾斜,动员其参与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服饰制作、手工刺绣、特色餐饮等产业脱贫。

(3)扩大非农就业渠道。在片区乡村有针对性地发展一批就业门槛低、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中小微企业,积极推进农村园区就业基地、卫星工厂、家庭工厂等的建设,实现“走不出、走不开、走不远”的贫困人口的就近就地就业,对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人口,可以有组织地向对口援疆省市、内地企业、疆内企业转移就业。

(4)推进现代农业合作组织建设。片区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地方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和扶持十分重要,可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示范、引导、交流和学习,激发贫困人口的积极性; 鼓励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牵头出资兴办带动型、服务营销型、股份合作型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社,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人口进入市场,。

(5)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片区耕地细碎化现象普遍,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必要通过加强土地流转工作,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一方面可以让一部分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其他兼业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一些农户的耕地可以形成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6)加强片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访惠聚”工作村级惠民生工程加大对县乡道路建设改造力度。推进人口密集的乡镇客运站和村级招呼站点建设。积极推进邮政、快递、物流、商贸、供销等运输服务网络的完善,更好地为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交通便利。

猜你喜欢

户主连片片区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回来(外一首)
户主视角下医疗资源可达性对就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郊区为例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