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立庄居住区项目的养老设施设计

2019-04-10ZHAONing

住宅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剪力墙屋面住宅

■ 赵 宁 ZHAO Ning

1 高立庄居住区的托老所设计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和政府、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事业发展迎来难得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完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任务,到2020年,实现社区养老设施每千人用地面积130m2。北京市丰台区高立庄居住区是国家保障安置房项目,项目建成后居住人口达2万人。该项目内建设一个用地面积4 100 m2,规模3 500 m2的托老所(图1)。由于节约用地需要,将托老所设计于高层住宅一二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托老所在总图布局中的特点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托老所与住宅区域的管理问题;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型式对托老所设计的影响;住宅设备管线穿过托老所带来的干扰问题;托老所屋顶设计及屋面设备对住宅的影响,托老所与住宅立面设计的协调。

1.1 总图平面布局

该项目托老所设置于高立庄居住区三期用地东南角的14号单元住宅楼一二层及南侧裙房,总图布局避开城市主干道及交通流量大的交叉路口,与相对安静的社区道路系统有良好的衔接,并满足小于500m的服务半径(图2)。托老所用地设有独立的出入口,与住宅区通过透空铁艺围栏及绿篱绿化分隔,南侧设有通路与居住区道路相连。既保证了景观视线的通透,又形成相对独立安静舒适的环境,方便日常的安全管理。老人既可以在托老所用地内南侧的景观绿化及活动场地中休闲活动,也可以步行到北侧邻近的中心绿化区,与居住区的生活相融合。托老所用地南侧与该项目的学校操场相邻,这样的总图布置既可满足托老所活动场地的充足日照和开阔的视野,又可使老人看到孩子们的活动。同时,这样的布局可以方便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关心帮助老人的活动,促进老人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

1.2 结构型式与平面功能

该项目主体建筑为L型20层单元式住宅,为剪力墙结构,托老所设于主体建筑一二层及南侧裙房内,一层建筑面积1 800 m2,层高3.9m,二层建筑面积1 700 m2,层高3.6m。位于主体建筑以内的结构型式同地上住宅剪力墙结构,主体建筑以外的裙房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柱网与剪力墙结构相对应,体现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托老所的主要住宅房间采用标准模数化设计,由于地上住宅剪力墙结构不适宜布置模块化的标准间,因而,将大部分标准化的住宅房间,布置在主体建筑以外南侧的框架结构裙房内。而在主体建筑以内,在满足与住宅剪力墙上下对位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房间面积功能及流线关系,布置厨房、餐厅、小型活动室、医疗、办公及配套服务房间等,因势利导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大型活动室布置在南侧框架结构的裙房,既满足开展各项娱乐活动对大空间的需要,又具有充足的日照,为老人提供布局规整、宽敞明亮的多功能活动空间。餐厅布置在主体建筑内,当地上住宅剪力墙落入餐厅中时,会对空间产生不好的感受,因而设计时将这部分剪力墙在一层餐厅处转换为框架结构,以满足空间功能需要(图3)。

图1 居住区鸟瞰图

图2 总平面布置图

1.3 绿化中心庭院与休闲空间设计

托老所位于住宅楼底层,虽然功能布置受住宅结构条件所限,但同样需要通过良好的绿化中心庭院及娱乐休闲空间设计,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为老人营造阳光健康的生活氛围。老人喜欢享受阳光,接触自然;老人喜欢热闹,渴望更多的交流。在贴临住宅楼主体外侧,托老所中心位置,设置一个两层通高的绿化中心庭院,突出二层屋面设计双层夹胶安全玻璃采光顶,采光顶四周设有通风百叶,以满足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同时,内庭院设计良好的排水系统,为室内景观绿化提供设计条件及更多的可能性。一二层各类供老人日常活动交流、康复训练的功能房间,以内庭院为中心展开布置,行成一系列丰富且具有活力的娱乐活动空间。在托老所平面东侧尽端位置设计相对安静的休息区空间,这里采光充足,可为老人提供温馨舒适的休闲场所,同时又临近护理台位置,可以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图4)。

1.4 医疗空间设计

托老所医疗办公用房集中布置于二层主体建筑北侧区域,方便管理,医疗用房设计上与康复活动室临近,方便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每层均设置护理站,护理站具有安全管理及优质服务的功能,因而护理站设计要具有良好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所有住宅房间出入,并且靠近电梯,以便观察到每个老人的进出情况。护理站临近休息室、药械室、处置室的流线设计,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护理站配有污洁分区的置物室,放置微波炉等设备的调理台,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务。护理站与休息区相邻的设计,可供应早餐、下午茶等简单的餐饮,使护理人员与老人增加更多的互动,营造亲切的氛围(图5)。

1.5 户型设计

托老所共设52个床位,老人住房24间。其中标准双人间14间,布置在主体建筑以外的裙房部分,框架结构型式,按照开间3.5m,长度9m的模数化设计。根据老人不同性格喜好,还设有5个单人间及4个4人间。从心理学考虑,人们容易俩俩结伴,当3人一房间时,总有一个容易被孤立,因而该项目未设置3人间。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托老所还设置了家庭套间,户型设计与上部住宅户型相类似。托老所住宅房间除个别为东向外,大部分为南向布置,日照充足,并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室内家具的布置及卫生洁具的设计均考虑老年人生活特点,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设计轮椅回转空间,每个床位均配有独立的贴壁式贮藏壁橱,床边留有护理、急救操作空间。

图3 平面功能分区图

图4 剖面图

1.6 排水系统设计

由于地上住宅排水管分散布置,当其下穿托老所室内时,要注意将这些排水管设置于卫生间、储藏间等非主要房间内,尤其要注意避开餐厅、厨房等房间,并采取有效减噪措施。

1.7 屋顶设计

由于托老所二层屋面与三层住宅南侧相连,因而在二层屋顶的设计上,要尽量减少对住宅采光、噪声方面的干扰及环境的污染。

托老所二层屋面板采用降板设计,在满足托老所二层室内净高前提下,将突出二层屋面的庭院玻璃高度设计低于三层住宅用户窗台。位于托老所中庭内的电梯,采用无机房设计,不会对三层住宅有视线干扰问题。考虑三层住宅面向二层屋顶的私密性和安全性,托老所所有楼梯间均未突出屋面,二层屋面的检修问题,通过在二层露台外墙设置的钢爬梯解决(图6)。

1.8 屋面设备设计

同样,为了减少屋面设备对住宅用户的干扰,采用尽量减少屋面设备,或尽量远离住宅用户的设计原则。通过合理的外墙开窗,及中庭顶部侧墙百叶通风,采用更加环保节能的设计,使托老所室内均能满足自然通风及自然排烟的条件,避免在屋面设置风机设备,并降低今后的运营费用。为提供更加优质的室内空气环境,该项目设计采用VRV空调系统。为减少二层屋面的设备对住宅用户的干扰,将空调室外机放置在建筑西侧二层露台。托老所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将太阳能集热器放置在屋顶最南侧远离住宅外窗的位置,将太阳能水箱放置于建筑首层贴邻厨房的热水机房内,通过太阳能循环泵,达到太阳能预热供水的条件。为避免厨房油烟对住宅的环境污染,将厨房的排烟道设计在主体建筑西侧山墙,一直通到住宅屋顶最高处,通过屋面上油烟净化装置排放。以上措施均可有效地减少托老所屋面设备对住宅居民的影响。

1.9 立面设计

托老所的立面设计从设计手法、材质颜色、开窗形式到装饰线脚以及门头的设计都与住宅立面设计协调统一,避免大量使用装饰性构件,与住宅融合为一个整体。由于住宅与托老所的空调形式不同,住宅使用分体空调,外立面设有空调板及装饰百叶,托老所采用VRV空调系统,室外机统一放置于二层露台。虽然外立面不需要设计空调板及装饰百叶,但考虑到建筑整体立面设计效果,将住宅部分装饰百叶设计一直延续到托老所部分,同时也为托老所的空调形式提供多样性的选择。

图5 护理站及标准户型平面图

2 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前景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比如养儿防老、推崇孝道等,很多老人不愿待在养老机构,同样,很多子女也不愿意将老人送到养老院。社区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在社区养老设施内老人能享受到生活的照顾、饮食的调理、精神的愉快和康复的护理,同时,晚上也可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它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和扩大的家庭。让养老设施更好地融入居民区,需要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使养老设施成为居住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引入社会组织、企业承担运营,这样通过市场化的渠道,使之成为老人享受美好生活的欢乐大家庭。从生活起居到餐饮活动,再到医疗保健及各项交流活动等等,无处不都体现对老人的照顾关爱,相信这样温馨体贴,具有人文关怀的生活居住环境,会吸引更多需要照顾的老人愿意入住。

图6 屋顶外墙节点设计

3 结语

居住区内的养老设施,需考虑总图布局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住宅区域的管理问题;需解决住宅剪力墙结构与养老设施实用功能的结合,尽量减少养老设施设备噪声对住宅用户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保证养老设施的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形成完善的养老设施。让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入住紧邻社区的养老机构,提供优质的住养、生活、护理等服务,是今后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剪力墙屋面住宅
Jaffa住宅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一场屋面火灾引起的思考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坡屋面挂瓦施工技术的探讨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建筑屋面防水渗漏的原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