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蓝海战略的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创新发展研究

2019-04-10

关键词:蓝海海事外语

方 群

(广州航海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一、引言

在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在海洋强国建设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对于中国地方海事院校而言,外语学科的发展十分重要,因为外语学科的发展关系到大学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软实力”的提升。“软实力”(soft power)这个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软实力是相对于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一个大学是否可以进入一流大学行列的判断标准由硬实力和软实力组成,硬实力是基础建设,软实力是文化建设。具体到地方海事院校而言,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航运管理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建设是评价其核心竞争力的硬指标,而海洋文化等人文精神建设以及大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素养是衡量大学整体水平的重要软实力指标。鉴于外国语学院是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建设力量,地方海事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全国所有地方海事院校都已设立外语学院,大多成立于2000年以后,这些院校的外语学科在所属高校的学科建设中大多处于边缘地位,学科发展不受重视。即使部分地方海事院校目前已经意识到外语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其外语学科的发展依然停滞不前。以广州航海学院为例,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体现海洋特色的蓝色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设置中,几乎没有开设海洋文学、海洋文化、海洋文明、海洋艺术以及航海史等人文课程,导致海事院校学生对中西方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态文明缺乏深度认识。二是没有把校园海洋文化建设与创新作为人文学术氛围建设的关键。当前许多海事院校外语学院举办的文化活动缺乏创新性,多以英语角或各类英语技能竞赛为主,缺乏鲜明的海洋文化主题与特色。三是没有形成可以与外国语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外国语学院竞争的外语学科团队。

上述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遭遇的困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解决这些问题并突破发展瓶颈呢?笔者在调研国内外海事院校语言和文化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地方海事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教师发展方面所处困境,提出地方海事院校必须抓住机遇,以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大学综合实力为导向,运用蓝海战略理论构建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核心竞争力,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建设“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和“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应用平台”,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海洋特色的外语学科创新发展模式。

二、蓝海战略与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发展

“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和“红海战略”(Red Ocean Strategy)概念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W·钱·金(W.Chan Kim)与勒妮·莫博涅(Renee Mauborgne)两位教授在他们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1]2两位教授在书中假定市场是由红色海洋(红海)和蓝色海洋(蓝海)组成。红海代表现存的所有产业,这是已知的市场空间。在这个市场空间中,各个产业的界限已经清楚划定,竞争规则也已制定并为所有参与者熟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利润空间狭窄。红海战略是指在众多竞争者参与竞争的领域内参与竞争的战略。蓝海代表现今尚不存在的产业,也即待开发的市场空间。蓝海一般是通过拓展红海领域中已存产业的边界而创建。在蓝海中,竞争并不存在,游戏规则尚未制定,蓝海意味着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高利润空间。蓝海战略是寻找竞争相对较弱的领域参与竞争的战略。蓝海战略认为,企业要赢得市场主动权,必须通过“价值创新”、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主动开创蓝海,制造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取得游戏规则制定权,走上利润增长之路。蓝海战略在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占有巨大优势。[1]2-8

在蓝海战略视域下思考和研究高等院校外语学科的发展问题, 将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理解。依据蓝海战略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本体研究是红海。在这片红海领域中,学科已经过渡分化,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包括语言学研究(可细分为词汇学、句法学、语音学、语义学、叙事学、文体学、符号学、认知语言学等)、应用语言学研究(可细分为语料库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翻译学、词典学等),以及文学文化理论研究等传统研究方向。在外国语言文学本体研究这片红海中,研究范式已被所有研究者熟知。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际外语学界已经围绕语言本体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的哲学思考与研究,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中国外语学界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在这些理论体系的框架内进行验证或者分析研究,并试图对这些理论框架进行创新性修补。在外国语言文学本体研究这片红海中,存在许多外国语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外国语学院。这些院校外语学科建设历史悠久、研究基础雄厚,并建有外语学科博士点。同时国内外语核心期刊数量甚微,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要在外国语言文学本体研究这片竞争异常激烈的红海区域产生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难度巨大。

因此,地方海事院校必须转变发展方向,寻找外语学科发展的绿色生长点,回避与其他大学在外国语言文学本体研究领域的红海苦拼,采用蓝海战略。具体而言,在学科建设中执行蓝海战略,即是在大学内开展跨学科研究,推进传统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开拓交叉空白地带。由于各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方向需要根据各大学自身的学科结构以及各自面临的实际问题来确定,这就形成了各所大学跨学科研究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产生重大原创性成果的几率就很大,这就是蓝海战略的差异化追求和价值创新。

三、“依托本体、发展特色”: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创新发展模式

体用范畴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对范畴,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素有体用、本末之辩,“体用范畴的基本涵义有二:一是实体和作用、功能、属性的关系,一是本体(本质)和现象的关系”。[2]“体”注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用”注重理论基础上的实际应用。就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发展而言,“体”是指外国语言文学本体(ontology),“用”是指海洋特色。所谓基于蓝海战略的“依托本体、发展特色”的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创新发展模式,即是在外国语言文学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的海洋特色,在所属大学内开展跨学科研究,推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与海事学科、海洋学科、航海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开拓海事语言研究和海洋文化研究这两片学科发展蓝海区域,构建“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与“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应用平台”,形成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其独特的差异性与可持续竞争优势,通过价值创新和差异化追求,实现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在调研国内海事院校外语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与应用平台规划方案: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本体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理念,外语学院与海运学院、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轮机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等二级学院建立横向学科联系,组建中青年教师学科团队,形成科研与教学合力,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建设“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充分利用本体研究理论成果,致力于“海事语言研究”与“海洋文化研究”两个方向的学术研究。同时,建设“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应用平台”,下设“海事翻译工作室”、“航海英语培训中心”以及“蓝色课程与教材研发中心”,推动外语学科研究成果实现多维度转化,形成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独有的竞争力,在国内激烈的学科竞争中产生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建设

海事语言研究方向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框架,以海事英语研究为中心,开展海事语言学研究、海事/航海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和海事英语翻译理论研究三个子方向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团队建设,具体见图1。

图1 “海事语言研究”方向

海事语言研究能够凸显地方海事院校海事/航海特殊用途英语(ESP)研究特色。通过设立海事语言研究方向,可以系统整合全国海事院校海事英语研究成果,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本体研究最新理论的框架内,建构海事语言学理论及教学实践体系,其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海事英语翻译实践以及更高效地培养海事方向大学生的海事/航海英语运用能力,提高中国海员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竞争力。

海洋文化研究方向以文学、文化学、叙事学和伦理学等本体研究作为理论框架,以海洋叙事为中心,开展中西海洋文学比较研究、海洋文学文本研究、海景画/海洋电影研究三个子方向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团队建设,创建海事院校海洋文化研究特色,具体见图2。

图2 “海洋文化研究”方向

海洋文化研究能够凸显地方海事院校研究的海洋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在2011 年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谈到:“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单位,文化至关重要。就大学而言,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因为文化可以产生凝聚力、创造力、教育力和影响力。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同时,就我们个人而言,文化也是自立自强的根本。”[3]通过设立海洋文化研究方向,依托文学、文化学、电影学、绘画学与叙事学本体研究理论,可以推动海洋强国战略下的中国海洋文化建设,建构海洋文化蓝色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体系。海洋文化研究的成果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国家、沿海各省以及海事院校的海洋文化建设实践中去,更高效地培养涉海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海洋的深度认识与热爱、对涉海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以及学生船员素质培养。

在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的“两大主研究方向及六个子研究方向”这一框架设置下,外语学科的学术研究既依托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化学、文学、绘画学、电影学等本体研究,又凸显地方海事院校的海洋特色,特色发展与本体研究形成合力。两大研究方向下的六个子方向既各自开展独立研究,又联合开展全局性的综合研究,六个子方向之间形成互促互补关系。如此,就能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事语言研究与海洋文化研究理论,积淀外语学科发展经验与学术成果。在课程研发上,一方面依托“海事语言研究”分平台的学术成果,开发海事英语文体学、海事英语词汇学、海事英语翻译等海事语言素养提升类专业选修课程;另一方面依托“海洋文化研究”分平台的学术成果,开设西方海洋文学、西方海洋艺术、中西海洋叙事、中西海洋文化比较、中西航海史等海洋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类通识选修课程。如此,就能建构出系统的海洋文化蓝色课程体系,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研究。

(二)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应用平台建设

依托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建设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应用平台,下设“海事翻译工作室”“海事英语培训中心”以及“蓝色课程/教材研发中心”,具体见图3。

图3 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应用平台

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应用平台建设将推动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的科研成果多维度转化,面向社会提供生产性的服务,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与海事局、海洋与渔业局、海洋博物馆、中国远洋集团公司以及各大出版社等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横向合作关系,翻译工作室可以承担各类涉海文献和涉海类国际会议的口笔译工作;海事培训中心可以承担各类涉海特殊用途英语(ESP)的培训与测试工作;蓝色课程/教材研发中心可以承担各类涉海人文蓝色课程体系教材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这种高校与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横向合作项目将会极大地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动力与热情,帮助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以及在横向项目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践问题而选准学术研究切入点与创新突破口。

四、以研究平台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和学科教师管理机制

在海洋文化蓝色课程体系建设上,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的“两大主研究方向六个子研究方向”这一框架设置使得外语学科的学术研究既依托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化学、文学、绘画学、电影学等本体研究,又凸显地方海事院校的海洋特色,特色发展与本体研究形成合力。两大研究方向下的六个子方向既各自开展独立研究,又联合开展全局性的综合研究,六个子方向之间形成互促互补关系,能够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事语言研究与海洋文化研究理论。同时,课程研发一方面依托“海事语言研究”分平台的学术成果,开发海事英语文体学、海事英语词汇学、海事英语翻译等海事语言素养提升类专业选修课程;另一方面依托“海洋文化研究”分平台的学术成果,开设西方海洋文学、西方海洋艺术、中西海洋叙事、中西海洋文化比较、中西航海史等海洋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类通识选修课程,建构系统的海洋文化蓝色课程体系,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研究。

在外语学科科研团队管理上,推行以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为基础的“两个主研究方向下设六个子研究方向”为导向的学科教师管理。这种以学科平台为轴以学科方向为导向的教师管理机制是一种纵向分类而非横向分割的教师管理机制。因为学科平台的高融合性,两大主研究方向下六个子研究方向的研究团队之间能够互促互补,形成科研与教学合力。这种以学科研究平台为基础、纵向分类的教师管理机制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首先,外语学院在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上,分别设立海事语言研究方向和海洋文化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两位学术带头人引导中青年教师从研究平台六个子方向中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组建和管理海事语言研究、海事英语翻译理论研究、海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海洋文学研究、海洋绘画研究和海洋电影研究六个学术小团队。其次,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应用平台下设的翻译中心、海事英语培训中心和蓝色课程/教材研发中心的成员是根据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横向项目而组建的临时工作团队,团队成员根据横向项目工作需要从上述六个学术研究小团队中抽调组建。应用平台的三个工作小团队与研究平台的六个研究小团队在团队成员上具有一定的重叠性,研究平台六个研究小团队的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小,而应用平台三个工作小团队的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

在以研究平台为基础以研究方向为导向的纵向分类外语学科教师管理机制中,海事语言研究方向和海洋文化研究方向的两位学术带头人可以及时为团队成员提供各种学术会讯,积极组织团队成员申报各类研究课题,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督促团队成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各子方向科研小团队中的教师在研究或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便捷地咨询学术带头人和团队成员。这种纵向分类外语学科教师管理机制可以直接改变青年教师因为缺乏学术引导、科研激励和研究资源支持而游离于学科建设之外,无力且无心参与外语学科教学改革研究的现状。

基于蓝海战略的外语学科创新发展模式能够为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在激烈的学科竞争中开拓出外语学科与涉海学科交叉地带的蓝海区域,通过依托外语研究本体,发展海洋特色研究,找到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发展的绿色生长点。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克拉克认为,学科是专门化的知识领域,是大学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等基本职能的平台,学科的划分是为了实现教学与研究双重目的。因此,基于学科平台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有其科学性。[4]由以上图表及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建设“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研究平台”和“海事语言与海洋文化应用平台”,有其科学性、灵活性与可操作性,能够解决当前地方海事院校外语学科发展中面临的人文学术氛围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发展困境,从而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作为所属大学“软实力”建设主力军的作用。地方海事院校要适时抓住机遇,积极搭建学科平台,组建学科团队,建构可供其他同类院校借鉴的学科发展模式,掌握这片蓝海区域的话语权。

猜你喜欢

蓝海海事外语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猪迪克之蓝海奇缘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外翻拍,国产影视IP下一个“蓝海”?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