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研究
2019-04-10王元伦
王元伦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要板块,“三渔”应根据乡村振兴总部署明晰发展战略。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有着丰富的渔业文化资源,早期的人类依水而居,江河、湖泊、海滨等近水地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也积淀了丰富的渔业文化资源。渔业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的“三渔”资源类型,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和高效的开发,就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渔业文化资源价值的科学评价,不仅是全面把握其本质内核的过程,更是进行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渔业文化资源的研究甚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更是无从谈起,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从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学术视角切入,分析渔业文化的属性、特征及类型等方面的内容[1];二是少量的对渔业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的阐述。[2]总体看来,当前对于渔业文化资源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影响了社会的重视程度;同时,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缺乏,降低了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效率。因此,在全面考察分析渔业文化资源各种价值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既可以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渔业文化资源研究的体系,又可以在实践上为人们科学保护和有效开发渔业文化资源奠定科学、全面的基础。
一、渔业文化资源的内涵、特点与类型
(一)渔业文化资源的内涵
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早期的人类近水而居,在农业灌溉和捕食鱼虾的过程中,逐渐孕育了渔业文明。渔业文化蕴藏于渔业文明之中,从渔村村落到渔风民俗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文化风貌的具体展现。目前,关于“渔业文化”概念的界定多是参考《辞海》中关于“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解释,认为渔业文化是指“人类在渔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涵盖了“以捕鱼行为所派生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生产技艺、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内容”。[3]与文化的分类相似,渔业文化也可以具体分为渔业物质文化和渔业精神文化两个层次。渔业物质文化主要以器物的形式存在,是人类从事渔业生产生活的物质体现,是一种可以感知的表层次文化;渔业精神文化既包括人类对渔业的精神感知和价值认识,也涵盖人类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所应遵守的规则制度,是一种核心层次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渔业文化资源的内涵目前尚未见明确的界定,结合上文对于渔业文化概念的梳理,参照资源的定义,将渔业文化资源的内涵界定为:人类在从事渔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生成的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
(二)渔业文化资源的特点
文化资源的特点很多,由于比较对象的多样和具体类型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资源又呈现出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特点。与其他类型的文化资源一致,渔业文化资源也具有文化性、意识性、多样性、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社会性、传承性、教化性等特点。[4]同时,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资源类型,渔业文化资源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同渔业生产生活实践的密切关联性。任何类型的文化资源的存在和发展,都与其所处的生态系统密切相关。文化资源所依托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三个方面。渔业文化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是围绕渔业生产展开的,是以生存需要和经济需求为出发点,这使其呈现出更为突出的生产生活实践性的特点。采食鱼肉、制穿鱼皮衣、沿江河高处建造房屋、制造船只等关系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均是围绕渔业展开的,并由此衍生出有关渔业的娱乐艺术文化、体育运动文化、宗教信仰文化,这些文化内容共同构成了渔业文化资源。
2.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协调性。张胜冰教授在其《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一书中,指出“文化资源同自然资源一样存在生态问题,要从生态保护的视角关注文化资源的生存状况,维护文化资源的生态性要求”。[5]由此可见,渔业文化资源的孕育、发展和保护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近水而生的渔业文化资源,作为人与地理环境互动的产物,两者之间具有更强的整体协调性。以我国北方渔业文明的典型代表“赫哲族”为例,他们身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地区,高寒的地理环境影响到渔业文化的方方面面。用鱼皮制作的衣服既可以抵御严寒,又轻便耐磨;依据季节变化,夏季多傍水依山建造一次性住房,冬季则以地穴为房,抵抗严寒;以水为邻的生产生活环境,自然也就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鱼干、腌制鱼料、炒鱼毛等食物存储方法,适应了高寒地区无霜期短的环境特点。
3.同其他文化形态的巧妙包容性。渔业文化资源是以渔业为基础的,狩猎式的生产方式和渔业贸易,决定了流动性特点。与其他文化资源类型稳定性的特点不同,渔业文化在流动的过程中,吸收了平原农耕文化、草原畜牧文化、山林采猎文化等文化形态,[6]体现出较强的对其他文化形态的包容性特点。以我国南方渔业文明的典型代表“京族”为例,他们主要聚居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在与外界进行渔业贸易的过程中,吸收了其他的文化形态。近海浅滩地势平缓,京族人借鉴其他地区踩高跷的技艺下海捕鱼,丰富了民间杂技的种类;受汉族饮食文化的影响,在与外界贸易的过程中,改变了以鱼肉为主食的饮食结构,形成了以粮食为主食、鱼肉为副食且副食种类繁多的饮食习惯;受内陆地区建房方式的影响,京族人在竹木构造房屋的基础上,学会了用草和泥作壁的方法,房屋结构也与内陆地区极为相似。[7]京族渔业文化资源正是以其包容并蓄的精神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风采。
(三)渔业文化资源的类型
当前学术界已开始尝试对渔业文化资源进行分类,但大多是以渔业文化资源的地理位置、客体种类、民族类型等自然基础作为划分的标准,可归纳为三种重要的分类方式:其一,按照地理位置的差异,可以分为海洋渔业文化资源和内陆渔业文化资源;其二,按照渔业客体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鱼文化资源、贝类文化资源、珍珠文化资源、蟹文化资源等;其三,按照民族的差异,可以分为少数民族渔业文化资源和汉家渔业文化资源。既有的分类方式,多是以原本的“自然”属性作为参照依据,难以体现资源的文化属性。因此,参照文化的分类方式,将渔业文化资源划分为渔业物质文化资源和渔业精神文化资源两个大类,各类型渔业文化资源的说明及其包含的亚类和具体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渔业文化资源分类体系
二、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
渔业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价是科学保护和传承其文化精神内核的依据,也是其产业化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出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以科学、合理的方法量化计算,是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的关键基础性工作。当前,针对文化资源价值评价的研究,学术界的成果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其一,从资源效用的角度,将文化资源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包括观赏价值、科教价值、经济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包括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两个评价指标[8];其二,从文化学、历史学、艺术学的角度,将文化资源的价值分为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社会精神价值等评价指标[9];其三,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将文化资源的价值分为开发条件、资源品相、资源价值、转化能力、市场预期、文化驱力等评价指标[10];其四,从渔业形态的角度,分析海洋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价指标。[11]目前,尚未见有学者对渔业文化资源的价值进行细致甄别,既有研究的空缺,使渔业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撑,也难以引起社会的重视。基于渔业文化资源的特性,兼顾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维度,充分借鉴已有旅游资源、遗产资源、文化资源、海洋文化资源等价值评价研究成果,设定渔业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价的指标,具体见表2。
表2 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的指标及说明
评价角度 评价指标 说明生态价值原真性 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本真的程度稀缺性 数量的有限性程度环保理念 体现“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保护环境”等内涵的程度可持续性 可长久维持发展的可能性程度体验价值情感性 满足人的情感需求的程度刺激性 引起人的精神反应的程度情境性 将人带入某种氛围的程度舒适性 带给人的方便、舒适程度实用性 带给人物质功能享受的程度经济价值知名性 在公众和媒体中的受关注程度创新性 可进行生产复制的新颖程度市场需求 在一定地区和时间条件下,人们对相关产品的需求程度和购买力可开发性 转化为商品或服务并获取经济效益的难易程度行业环境 特定区域内的产业及经济发展、政策配套和基础建设情况
三、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的实证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将复杂的决策目标按既定的标准分为不同的准则层和子准则层,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各层次指标或因素的权重,进而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层次分析法设定目标层、准则层和子准则层三个层次。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确定优化决策问题的总目标,即目标层;然后将该目标层分解为多个子目标或准则,即准则层;最后,将准则层的各个因素分解为不同的指标,形成子准则层。为判断矩阵中各层面各因素、子因素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关系的协调性,还需要对单层次判断矩阵一致性和所有层次判断矩阵的总体一致性进行检验。
(一)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确定目标层,目标层是研究优化决策问题的总目标,即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Z,该层只有一个因素;其次,确定准则层,准则层的各个因素与目标层相关性最大,是实现优化决策问题的核心环节。本研究的准则层因素有5个,分别为文化价值X1、社会价值X2、生态价值X3、体验价值X4和经济价值X5。该准则层计算出的各个因素的相对权重直接反映了各因素对于目标层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Z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第三层是子准则层,即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准则层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具体分解,形成新的分层,具体见图1。
图1 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二)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并与相关领域专家讨论确定了各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后,设计了专家打分表,并邀请行业学者进行打分。专家打分表包括准则层的1个5×5矩阵表格,子准则层的4个5×5矩阵表格和1个4×4矩阵表格。表3是列因素与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判断标准。
表3 列因素与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判断标准
取得学者的打分表数据后,首先进行判断矩阵的正互反性检验,并重新确定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每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和主特征向量,即准则层、子准则层的权重。其中,层次分析法要求判断矩阵具有正互反性,在收回专家打分表后,我们检查了每一个判断矩阵中元素的数值,确认专家填写的矩阵都具有正互反性;随后,进行一致性检验。随机一致性指标RI是判定矩阵一致性的重要常数,矩阵的一致性比率公式为YR=YI/RI,RI数值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导致矩阵的一致性比率YR的大幅变动,因此,RI的数值精确度非常重要。在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中,通常认为当YR小于0.1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回收的打分表在通过正互反性检验和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利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对打分表进行群决策分析,进而得出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具体见表4。
表4 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权重
目标层 准则层 权重 子准则层 权重 排名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体验价值 0.14815情感性 0.03755 13刺激性 0.0284 20情境性 0.02415 24舒适性 0.03105 18实用性 0.027 21经济价值 0.1577知名性 0.03225 17创新性 0.0303 19市场需求 0.0263 23可开发性 0.02635 22行业环境 0.0425 12
从分析结果来看,文化价值在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估中所占的权重最高,是影响资源价值高低的核心要素;社会价值次之,表明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生态价值关系到渔业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对于资源的价值评价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经济价值和体验价值,都与渔业文化资源的开发相关,更多的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对资源的价值评价影响较小。
同时,根据权重大小,将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指标划分为核心因素(≥0.055)、重要因素(≥0.035)和次要因素(<0.035)。其中,原真性、认同性、艺术性、观赏性、完整性对渔业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价至关重要,属于核心因素;独特性、环保理念、传承性、行业环境等因素对渔业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价的影响稍弱,属于重要因素;其他各类因子虽属于次要因素,但对于渔业文化资源价值评价的意义也不可忽视。
四、渔业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让渔业文化资源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起点
受渔业文化资源特性的影响,其一直是乡村经济发展的盲点。要把渔业文化资源作为乡村振兴的新思维起点,政府应充分发挥好主导性的作用。首先,政府应该将文化价值的挖掘作为保护和开发渔业文化资源的第一要务,最大可能的保证相关渔业文化资源的完整性,注重对渔业文化资源艺术性、观赏性和独特性的挖掘、研究、整理和宣传,以提升渔业文化资源的整体文化价值。其次,政府部门要重视渔业文化资源社会价值的开发,通过加强渔业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力度,增强人们对渔业文化内涵和价值的认同性,借全民之力实现对渔业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再次,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渔业文化资源生态价值的重视力度,将原真性作为保护、开发和传承渔业文化资源的首要抓手,构建渔业文化资源良性运行的生态体系,将环保理念贯彻到渔业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每个环节,尤其需要制订相关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突出对稀缺性渔业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最后,政府还要建立和完善渔业文化资源开发的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为文化企业的产业化运作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
(二)中观层面: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渔业文化品牌
基于渔业文化资源开发的渔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渔民直接参与经济发展的平台与载体。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托于资源的优势,资源的竞争力又取决于品牌的影响力。因此,系统化打造乡村渔业文化品牌,对渔业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至关重要。一方面,将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作为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渔业文化品牌的着力点。各渔业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应根据自身资源的禀赋,制定主题鲜明且布局合理的乡村渔业文化发展战略,突出各自渔业文化资源在原真性、艺术性、观赏性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将渔业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振兴的浪潮之中,借助全社会的力量打造独具风格的乡村渔业文化品牌。另一方面,遵循“主题总揽”与“个性塑造”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加强与时代发展的融合度,以增强全社会对自身渔业文化资源的文化认同性;又要注重自身特色、风格的营造,借助对资源独特性和稀缺性的突出来实现乡村渔业文化品牌的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三)微观层面: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在渔业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作用
我国属于典型的海陆兼具国家,渔业文化资源分布广阔、种类繁多,单纯的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对渔业文化资源的全面保护、开发与传承。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吸引和鼓励大中小型企业、社团组织、民间机构、相关基金组织等加入渔业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行列中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一方面,企业经营者和相关组织的管理者应该主动亲近渔业文化、认识渔业文化、保护并合理开发渔业文化,以充分的解读渔业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使渔业文化成为全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增强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国内外关于渔业文化资源保护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创新性的借鉴国内外关于渔业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模式与路径,重视渔业文化资源的体验价值的发掘,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挖掘蕴藏其中的经济价值,进而为渔业文化资源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丰厚的经济基础,从而构建渔业文化资源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体验价值和经济价值互为补充和影响的有机统一体,以丰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类型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