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疏导
2019-04-09孙艳丽
孙艳丽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个口号表明在物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信息化时代,心理健康问题是各行各业都日益重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如今,小学生受家庭环境、学校压力、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影响,难免会产生各种情形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他们来说,无疑将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只有尽早并且正确的解决心理问题,加以引导,才不会让他们走上不正确的发展道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份内之责,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疏导,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师;小学生;心理健康;预防;疏导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82-01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是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因素。
1.社会因素。
毋庸置疑,在如今的互联网信息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网络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和思想的传播交流,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孩子更方便的获取书本中不能获取的信息,然而,孩子们甄别信息的能力还不足,当孩子们遇到“网络游戏、暴力视频”等信息,并不能判定出此类信息是否适合自己接收。数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教师和家长都认为,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中,对于小学生而言不良信息更多,85%的教师和73.4%的家长对此表示担忧;在各种信息的影响下,孩子有可能出现“模仿暴力、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等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心理健康倾向,甚至影响现实生活。
2.学校因素。
应试教育以分数选拔人才的模式固然能衡量大部分孩子的学习能力,但往往也会忽视学生学习能力以外的思政、心理素质等,形成了父母、老师更为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名次”,对于孩子的心理状态了解甚少,也造成了近年很多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情况,这都跟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抗击打能力有关,同时也说明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的不够充分。
3.家庭因素。
因为我校大多数孩子都是来自农村,家庭情况有些较为特殊,或许是父母离乡去外省打工,将孩子交给祖父母照顾教育的,或许是家庭条件非常困难的,但是这类孩子的家庭教育和父母所能做到的关注程度,只是让孩子完成校内老师预留的作业,每日安全上下学而已。许多家长仍然报着如今已被当代社会摒弃的教育观: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职责。根本不会抽出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内心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倾听和指导,不得排解,就很有可能走上无法挽回的道路。
4.自身因素。
(1)自信心缺失。造成孩子自信心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成长环境,有的是学习成绩,有的是家庭条件,有的是外貌长相等,因为接受不了同学和老师的点评,而产生自信心。
(2)逆反情绪强烈。如今的孩子都有着很成熟的想法,心理发育尤为突出,好奇心也旺盛,不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告诫,反而故意去做家长和老师明令禁止的事。
(3)自控能力差。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到了学习时间,如果家长不加以提醒,学生也不能自觉学习;上网玩游戏毫无节制,甚至对于家长不让玩游戏的要求十分抗拒。
(4)自私。这是当代许多孩子都会有的性格缺点,任性妄为、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不友善,不会换位思考,小学生中此现象尤为明显。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
1.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我国早在2002年就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的指導和规范作用。在2010年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中,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因此,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其一,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度低,学校应采用开设集中教育课程或张贴海报进行宣传,让学生较为直接的接触到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能够正确看待和理解,通过学习,结合自身情况了解自己的心里健康状况;其二,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一来能够为教师提供稳定的工作场所,二来也能保证学生的个人隐私。
2.心理健康问题应针对全体,着重个别。
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学校不是普通的心理咨询机构,不能被动的等待问题找上门,再进行解决,而是应该提前预防问题的发生,针对提高学生的心里健康素质制定详细、准确的方案,使学生真正的得到全面的提高和进步。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协助所有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教学服务”。每一位学生都应及早得到此教育。与此同时,在面向全体学生普及此教育的基础之上,也要考虑每一位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发展,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此教育的成果最大化发挥。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
1.优化教师素质,给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
优化教师的素质是指优化教师的教育素质及心理健康素质,是为学生开展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的明确前提和根本保障,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有主题有内容的心理健康培训,主要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可以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减少教育中的失误,对症下药。
2.家庭学校有机结合,确保学生接受正确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学生最温暖的避风港,也是成长的摇篮,是心里建设的第一站。学校可与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和基础知识的宣传讲解,让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心里建设。只有家庭和学校的有机合作,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完善。
3.学校应开设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大力普及此教育的重要性和基础知识。既能加强学生对此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又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里指导,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学校可以开设固定的心理指导场所,组织一个专业的教师心理指导小组,定期组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教师可采用多样的手法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指导。
5.学校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才思,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心理倾向,丰富课外生活,提高心理素质。
结语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阶段重要的基础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每一个小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小学生更是祖国的未来,而值此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疑惑与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疏导,将会严重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只有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及时的预防与疏导,才能让学生的学识、思维、道德、身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本文为2018年度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疏导实践研究》(zkjy182170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