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思维导图的应用

2019-04-09任丽

关键词:生物教学应用研究高中生物

任丽

【摘 要】要想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应该利用记忆和阅读的思维规律,帮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想象和逻辑之间进行平衡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能够把生物知识变得形象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观意识。在高中阶段,生物科学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采用思维导图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生物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37-01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主体,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通常情况下,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被动接受教师讲课的内容。而对于生物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知识点比较零散。有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主观意识,缺少学习热情。对学的知识点没有及时地总结,面对一些困难和繁琐的知识点就放弃,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引进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就很符合新课标教学理念。

一、思維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1.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思维和学习有效结合,能够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梳理好生物知识整体结构。利用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逻辑思维,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完全展现出来,学生能够快速的学习。如在设计《蛋白质》课程的时候,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明确教学目标,梳理教学流程,在上课的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展现学生面前。老师利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体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想让学生轻松的学习,需要利用思维导图,学生能更加积极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几乎都是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同时学习老师的板书,课本上的知识比较枯燥,学习任务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还有很多同学出现逆反心理。但是对思维导图的展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形构造,并且结合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采用正方形、树叶形等构建核心知识,再根据不同颜色的笔对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学生看着自己做的思维导图,就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实验的设计方式进行改变,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因素都是教师必想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应该先提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具有哪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确定思维导图的中心和实验研究的主题,绘制思维导图,再对实验的要点进行设计,可以得出通过思维导图这种归纳方式实现实验设计的要点,不仅除去文字繁琐性,还能够彰显本次实验研究的重点内容,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明确,还展示了学生个体的独立思维过程。

2.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

近几年,在我国高中教学中几乎都会采用分组教学方式,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如果小组成员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就会引起激烈的争论。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还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利用图解能把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清楚地表现出来,对于理清学生的思路有着很好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课堂小结、课后巩固。

老师在讲完新的知识之后,应该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完善,之后再根据本节课制定课堂小结,这样学生既能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也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又重新学一遍,稳固基础知识。只有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所学内容,在课堂上学生才能够发挥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方面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自己记忆里构建一个框架,就可以实现对学习内容更深层次的掌握,最终实现创新学习的目的。在考试之前,选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复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对知识的记忆,让知识点能够更加具有条理性,复习的速度也能够得到提升。

4.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其由于色彩与视觉效果鲜明的优势,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充分激发出来,结合思维导图与联想记忆法,可以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主动的学习,了解一些课外的知识。学生可以按照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且进行有效地自我调节,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最终达成生物课堂高效化的目的。例如在课堂上学习“细胞的癌变”的过程中,学生就要了解癌变细胞的相关概念和特点,还有癌变机理等,还可向外延伸,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对各个部分内容的了解,就可以制作完成一个思维导图。在学生制作好思维导图之后,再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第二次预习,就会发现比第一遍学习要轻松很多,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也会更加轻松。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标对于高中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思维导图能适应新课标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有效的结合思维导图和联想记忆方法,提高学生对生物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导图和生物知识教学的完美结合,体现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在加强记忆、梳理知识等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从而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志妍.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构建与应用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6(10):53.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应用研究高中生物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