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变小学生“唱读”现象的策略研究
2019-04-09王友平
王友平
【摘 要】朗读是把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也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一种阅读训练。朗读不仅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而且是学生积累语言和形成语感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目前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普遍存在“唱读”现象,这样会导致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课文,更不能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为了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杜绝“唱读”现象的发生,我们课题小组作了“改变小学生‘唱读现象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朗读;“唱读”现象;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06-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课标》对朗读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和阅读品味。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朗读的情况看,普遍存在“唱读”的现象已然成为小学生朗读的一大“疾病”。若不對“唱读”现象进行有效的根治,长久下去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更加影响小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感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针对目前这一现象,必须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小学生“唱读”现象的形成原因
1.说话习惯。
小学生都是从幼儿园过渡进入小学,幼儿园采用的教学往往都是儿歌、韵文教学,也就形成了小学生说话愿意拖音的习惯。同时在家庭中,学生年纪较小,大多都是娇生惯养,平时说话也是娇声娇气的,这样也形成了说话拖音的习惯。
2.学生的好胜心理强且文字识记量较少。
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往往比较强,为了向同学或者老师证明自己是一个朗读很棒的学生,他们往往会用最响亮的声音对课文进行朗读,把朗读变成了“喊读”造成了“唱读”现象[1]。同时小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对于文字的掌握量相对较少,在朗读课文时,常常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会停顿下来进行拼读,长久下去,就会很容易造成在朗读过程中出现“唱读”现象。
3.教师教学方法不正确。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部分教师都认为朗读不在考试范围,大都重视书面表达的指导,因此忽略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导致学生在朗读时没有感情,只好进行“唱读”;其次部分教师的普通话不标准,对于课文的生字以及情感把握不到位,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又强,因此将教师的朗读方式照搬学习,形成了“唱读”现象。
4.教师过度要求整体朗读。
教师过度要求整体朗读是造成“唱读”的重要原因。对于刚刚升学的小学生而言,整体的朗读可以形成一定的朗读氛围和气势,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课文整体语感的把握,是一种有效提升朗读学习的技巧[2]。但随着年级不断升高,部分教师缺乏经验,在课堂整体朗读时没有把握住,把整体朗读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们会因为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而对朗读产生厌倦心理,部分学生更是为了能在整体朗读时增加乐趣,故意拉长词语的音调,长时间则将养成“唱读”的习惯。
二、纠正小学生“唱读”现象对策
1.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出现“唱读”现象的原因之一对课文内容不够理解。只有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才能有效地预防小学生在朗读过程出现“唱读”现象。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司马光》一课时,该篇课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文字内容虽然不多,但字音如“一儿登瓮中的“瓮”、“足跌没水中”的“没”字的读音,和“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朗读节奏等,都需要教师多次进行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把握好停顿和语气,再在理解课文内容并了解人物司马光的特点的基础上,带着感情朗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使朗读更有乐趣。
2.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和动机,朗读形式多样,注重评价。
对于生性好玩的小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往往没办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时,教师可收集各种形状的梧桐叶贴在黑板上,并用多媒体放映美丽的景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将自身感受融入到课文中,并可以用梧桐叶作为奖励,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还应经常变换朗读的形式,根据课文内容和不同的教学需要,采用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朗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多样评价,加强朗读的反馈、评价与矫正。教师在让学生朗读前要提要求,朗读后要有评议,并及时纠正错误。小学生的自信心往往都通过他人的鼓励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应该对于学生有多元化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互相帮助,消灭学生的“唱读”习惯。
3.教师要具备示范朗读的良好素养。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并且都把教师作为模仿对象,教师做什么,他们就模仿什么。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朗读水平,具备示范朗读的良好素养,提升自身的普通话标准程度以及流利程度,不断提升朗读能力,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并避免出现“唱读”现象。
4.教师应重视示范朗读的作用。
小学生的朗读语感相对不成熟,因此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朗读,能使学生更加能亲身体会课文的情感、朗读节奏以及朗读美感。所以平时在教导小学生朗读时,根据课文感情基调的不同和变化,灵活地运用恰当的语调、语气、语速朗读课文,做到停顿恰当、语气自然,多读多注意细节[4],使之与课文的思想感情相吻合。如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时形容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叶、橙色的果子等,文中语句描写非常生动。教师可以通过适合的语速变化进行示范朗读,融入情感表达,使学生都能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更能亲身体会到秋天的美,同时进行示范朗读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更好地解决“唱读”现象。
5.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
低年级应以指导读正确、读流利为重点,中、高年级学生应在读出感情上下功夫。一年级着力抓好读正确的问题,逐步提出读流利的要求;二年级巩固和强化读正确、读流利的目标;三年级起提出有感情朗读的要求。在不同的课型上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散文、童话、诗歌、文言文等,因材施教。我校的校本教材《悦读》内容,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增广贤文》这些的韵文类的课外朗读材料,由课内至课外,教师更要有针对性的训练。还可以请家长配合,在手机上安装适合小学生朗读训练的APP,每天进行一定的朗读训练,日积月累,使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呈波浪式前进、螺旋形上升。
结束语
综上所言,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方法。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朗读素养,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能够认真耐心地指导并及时发现纠正在朗读时学生所出现的错误,使每位学生的朗读水平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在课堂上进行有声有色的朗读,把学生们带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焕发出朗读的勃勃生机,让课堂上响起朗朗的读书悦耳之声,杜绝“唱读”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储呈进.小学低年级学生“唱读”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08):42-45.
[2]金芳芳.预防和纠正低年级学生“唱读”现象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95-96.
[3]卢朝忠.低年级小学生唱读现象的成因及矫正对策探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6(S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