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2019-04-09郑翠红
郑翠红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83-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的起点,只有阅读能力提高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才会越来越强,对文字的识别及其分析能力才会进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将是受益终身的。我认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应该从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大方面同时抓起。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关于课堂阅读,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存在问题,语文教学只是简单的满堂灌,或者是满堂问,总是对内容进行分析,课文被支解,教学方式过于单调。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还要做重复的、机械的训练,学习的负担太重,在学生写作时感觉无话可写,长此以往,学生们对语文由喜爱变为厌烦,语文课堂上也黯然无光,语文教学变得可悲,师生对语文教学感觉苦不堪言。
2.关于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任务较重,因而存在一些教师为完成教学进度,忽略了课外拓展阅读重要性。另外,小学生心性还不稳定,喜欢玩,难以集中精力去看完一篇文章,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认知能力,小学生初步涉及阅读,虽说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语言能力,但对于广泛的阅读来说,还很缺乏知识经验,对于阅读任务能逃则逃,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效果的检查,从而造成课外拓展阅读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际功效。
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实施方案
我从课堂和课外两方面谈起:
1.提高课堂阅读。
课堂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读”,以读为本,在读中,深化理解,提高能力。小学生处于天真活泼的阶段,阅读的教学要针对他们的特性有的放矢。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读”的训练。每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多次、多遍地阅读,但切忌盲目地读,机械地读,而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读。在课堂上,小学生的阅读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间断地课堂提问,引领学生理解文章内涵。课堂提问这种方法在语文课堂中比较普遍,这也足以说明了它的重要性。比如,在讲解《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用环环相扣的提问方法,在一开始询问学生是否见过乌鸦?通过引导进入课文学习,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再次提问:如果你是乌鸦,你会怎么喝到水?在学生纷纷回答后,讲解课文中乌鸦喝水的方法,最后再提问:你认为乌鸦是怎样的?这样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精力会非常集中,学生会绞尽脑汁想办法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的授课效果会更好。
(2)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阅读教学的良好气氛。比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幻灯片展示。如上《我要的是葫芦》,用幻灯片来演示葫芦藤、小葫芦、小花,以及和葫芦有关系的根。幻灯片展示葫芦施肥浇水后,养料被根吸收,通过藤,送到叶子,叶子被阳光照射后,把养料加工成葫芦成长所需要的营养,这样葫芦就慢慢地长大了。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再加上生动的动画效果,自然兴趣就来了。这时教师把叶子与葫芦的中间加上了蚜虫(用动画来显示),一只只的蚜虫是那么开心地啃吃叶子,聪明的学生一定想到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没长大就落了呢?学生就会带着这样的疑问很有兴趣地,有目的地去寻找答案,得出结论。学生在生动的幻灯动画中有了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乐趣,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是不会学不到知识的。
课堂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的起点,这样能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在课堂上,要脱离过去的“一课一课地教”,“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讲”的老模式,学生们也不是围绕老师设计的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记。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名言非常透彻地解读了多遍读书与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老师只有不断训练学生阅读文章,他们的知识面才会变得更加广泛,理解的深度才会更加透彻,阅读水平也就自然而然的越来越高。
2.重视课外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的评价在实践中,许多老师均有同样的感慨,由于学生数、作业量,以及实际工作量限制,及家庭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往往课外阅读有布置无检查,或者检查不力,导致了课外阅读流于形式。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课外阅读面的拓展,制约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新的课标》中有关课外阅读目标的达成度大为降低,这就需要一定的评价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那如何进行课外阅读的评价,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些努力。
(1)简约性原则。课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充分培养和发展的绝佳空间,因此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约束,他们很容易感觉自己徜徉知识海洋的佳境。因此,对课外阅读的评价不能像课内阅读那样,从语感知识等各个分层目标的达成情况作准确的判断、评价,而要遵循简约性原则,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速度,课外阅读的面以及课外阅读的整体效果作出模糊性简单的评价。这样,更有利于调动所有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促使这些学生继续努力,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
(2)激励性原则。因为课外阅读多半是利用自己在家或课后自己独立支配的时间内进行。这些往往是作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空白地带。因此,评价很重要。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显得更重要。试想,一个幼小的心灵,在课外阅读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得不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肯定,对于他们来说,该是多么淡然无味的事情呀!因此,对于这些进步,老师一定要在激励性的原则下,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作出评价,哪怕是细微的进步,点滴的收获都应该看成是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伟大发现。
(3)互动性原则。由于课外阅读的特殊性,教师不可能每个人都看见,更不可能每个人都给以评价,因此,更要注意评价的互动性。比如,征得家长的密切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可以利用联系卡,家访等形式,了解孩子在家进行课外阅读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在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汇报课,同桌之间交流学习课外阅读的经验与方法,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等。这样,采取全方位的互动,以增强课外阅读的实效性。从而避免了课外阅读有布置无检查的形式主义。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语文阅读更重在持之以恒。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也不是在天天做题中得来的。阅读要以语文素养的培养为出发点,以读为基础,巧妙地以教材主题为范本,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阅读方法也由课内习得变为自如的课外应用,让我们的阅读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課外”的说法,让阅读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良师益友,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有了思想,培养了情感,促进知识体系形成,在阅读中,老师不苦了,学生乐学了,师生感觉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着阅读所带来的情感熏陶。
本文系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fgjy180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