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教学是实施生本课堂最主要的一种途径

2019-04-09陈华

关键词:生本课堂对话教学初中教育

陈华

【摘 要】近几年,远安县教育局在全县大力推进生本教育、生本课堂,追求“成绩、快乐、素养三丰收”,既指向学业成绩,又指向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身心健康,还指向精神层面和人格层面的健康成长。与我们历史学科开展的《历史新课程“对话教学 灵动未央”教育研究课题》不谋而合。“生本课堂”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学生多想多动多说。我认为目前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多元交流对话即所谓的对话教学是实施生本课堂最主要的一种途径,对话教学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使学生的情感“活”起来。

【关键词】初中教育;历史教学;对话教学;生本课堂;“活”起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59-01

曾经有幸看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的主编任鹏杰先生的一篇文章《历史教学必须走出上位不清下位糊涂的窘境》,文中的许多观点和想法我非常赞同。任鹏杰先生在文中提出“教学转化是历史教学实践的一大难题,实因教与学之间往往鸿沟存焉。评价教得好不好,依据定在学得好不好,如何由教之效,转化为学之果,当中涉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艺术等诸多本领,在其另一面还有一个用何种途径和方法才能有效评价学习者学的好不好的问题。显然,充分暴露(外显)学习表现,才能获得可靠可信凭据。怎样暴露?除书面测验外,目前公认的更重要的良法是对话,对话能力公民素养所必须,亦当今中学生普遍所欠缺,故须重视”。文中提出的“让学习者说出来”和我们生本课堂的理念是一致的,“生本课堂”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学生多想多动多说。目前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多元交流对话即所谓的对话教学是实施生本课堂最主要的一种形式。

对话教学是对传统教育下的灌输式教学的批判,是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对“教师权威”“知识本位”等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的颠覆。其实我们对对话式教学并不陌生,追溯到几千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已经身体力行地将对话式教学实践了一番,并取得“桃李三千,贤人七十二”的优绩。在《论语》中收集了大量他与学生的对话,可以看出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对话交流,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疑思问,每事问”,让学生产生疑问,在疑问的一个个解决的基础上,增长学生的能力。同样,在西方也有这样的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是对话式教学的源泉之一。苏格拉底对学生的不断追问,让学生对自己已知的答案产生疑问。一问一答之间,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学生了解的知识就会越全面。前人的种种实践或者是理论阐释,都在向我们表明,对话式教学是“活”的。“活”在“师生的关系”,“活”在“课堂的氛围”,“活”在“学生的思维”。

“活”在“师生关系”。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是对话中的首席,是指挥者、引导者,而不是过去的知识的代言人,传道者,学生也不再是唯教师是从的对知识没有发言权的被动的个体,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考对教师、对知识质疑的个体。由于师生之间没有了以往的权威和被權威的关系,师生之间就少了一层隔阂。师生之间甚至可以像朋友一样在对话中交流自己的想法,不管对错与否,重在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由此,师生之间的关系比以往更加的民主、和谐,师生之间的交往将会充满真诚、信任、平等。

“活”在“课堂氛围”。过去,在灌输式教学下,教师说,学生听,学生记,学生背。教师埋怨说的太多,教的太累。学生埋怨学的太多,学的太累。而如今,随着对话式教学的推广,教师说的少了,说的更多的是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遵循教师的指导,自己去找知识,找答案,释放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欲望。在一堂课中,师生,生生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讨论的热火朝天,课堂氛围较以往的更加的活跃。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再抱怨,都能在活动中尝到快乐学习的滋味,老师热爱教学,学生喜爱学习。

“活”在“学生的思维”。黑格尔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个体,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不可复制的思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支持他们个性化的发展,而不是成为流水线上的整齐划一的产品。对话教学,让学生在对话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观点没有反人类,反社会,没有逾越道德底线,都是应该被允许的。学生的每一次表达,都是思维的一次活动。平常性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比教的死知识更具有价值,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对话教学,也包括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在自己的小团体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倾听着别人的想法,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再者,在讨论中,每个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也为其他人打开了思路,拓宽了知识面,重新建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次能力的成长。

对话教学是“活”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伪对话教学现象。如只关注师生之间的问答,以为对话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简单的满堂问答,或者,教师事先预设好问题的答案,然后通过问答的形式诱使学生往这个答案上靠拢,以求认识的完全“统一”。这样的课堂,其实不过是停留于热闹表面的貌似对话的言语形式,只关注言语层次的对话,忽视了情感交流层次和灵魂交流层次的对话。只关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忽视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对话行为无所依附,使学生的对话往往显得浮浅苍白等等。

以上观点和看法我也是学习和借鉴了许多专家和同仁的成果,在此与大家分享,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被压迫者教育学》保罗.弗莱雷.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对话教学初中教育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