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大班额课堂教学的运用

2019-04-09闫仍

关键词:大班额交流数学

闫仍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自主学习、在交往中共同探讨,培养其动手能力、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个性发展。在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一直是数学教师实践、探讨的问题,也是数学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數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教互学、互帮互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13-02

所谓“大班额”是每班学生人数超过标准学生人数20%以上的教学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很多农民进城打工,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接受优质教育,导致城区学校班额过大(60人以上),班级管理困难,师生交流受到限制,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机会和教师及时把握每个学生学习情况机会,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为了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广大教师去探索一种符合实际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这种在热闹与自由的背后,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大班额课堂教学改革的某些缺憾。那么,如何提高小学大班额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下面我从构建小组、把握契机、培养习惯、等几方面着手,组织学生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提高大班额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组建互补型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动达到目标。我在构建小组时,注意结构的合理性,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根据大班额特点,我先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同质”分类,再进行“异质”组合,使其成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大班额下,低年级学生缺乏一定的合作技能,因此组内人数不能过多,常见的合作学习小组是按前后座位分成6人小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的分组虽然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按学生知识基础分组,可兼顾性别、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弹性调整,如有的学生想象能力强而计算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而逻辑思维差。我在教学八年级“分式方程”一知识点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所提供的“整式方程的解法”布置了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在人员配置上我依照上述原则合理搭配,达到合作、交流的最佳效果;在组员作用上,我注意角色分配,一般设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报告员等;注意角色的轮换,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各自的价值和担任不同角色的感受,帮助学生树立责任心。

2.改变单一的合作方式。

(1)自愿组合合作学习。同桌自主合作学习是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丰收的果园”一课时,低年级学生没有经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加上班级人数较多,我难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我把时间给了学生,同桌一起学习,学生在与同桌交流过程中,检验自己和同桌答案是否相同,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能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要。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我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进行小组交流,学生提出了“乘方意义”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思维活跃了起来。这样的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体会、交流的机会,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自由组合合作学习。自由组合是学生自由结合成临时学习小组。在小组里,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更大。如我在教学八年级“统计”时,要求学生分小组统计,调查每个人喜欢哪种颜色,学生都逐个记录了下来。为了让每个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统计过程,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学生很有兴趣地完成了统计任务。

二、大班额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注意事项

1.根据班级学生实际选取恰当的小组合作内容。

并非任何知识都一定要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有话可讲、有事可做,同时我们所提供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争论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2.根据教学内容准确地选择合作时机。

①在新旧知识衔接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新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基础上引申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复习,做好铺垫,这时,让小组同学合作,说出各自的看法,相互启发,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识的效果。

②在动手操作、探究问题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操作来发现、探究、总结规律。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时就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挖掘集体潜能。

③复习梳理知识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学完一个知识点,对一个单元知识进行复习、梳理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互评、互测、互学、互帮中达到了补缺补漏的目的。

三、问题与反思

大班额课堂情境下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由于班级人数多,好学生参与的机会相比更多些,他们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一些学困生往往成了听众,从而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

2.评价的不公平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但这种评价往往忽视了对个体的评价,这时的成绩往往只代表小组中那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不能反映小组中一些学困生的真正水平。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怎样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评价等,需要今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总之,通过大班额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了大班额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大班额小组合作数学教学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就需要中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探索,寻找对策与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大班额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本文为2018年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农村大班额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探究》(zkjy18176037)。

猜你喜欢

大班额交流数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有效评价之我见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
错在哪里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