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探讨

2019-04-09苏富军

关键词: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初中历史

苏富军

【摘 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只有找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契合点,才能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推进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先是结合实际分析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误区,然后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结合在一起,弥补传统初中历史教学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54-01

就目前而言,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初中历史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结合在一起,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堂学习氛围。但教师应考虑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科学选择融合方式,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一、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误区

目前,现代化教育技术已被充分应用在教学中。但是在应用中也出现了弊端。为此,若要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有效融合,就需走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误区。第一,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在应用时,教师不能只关注其教学方式、手段的改进,而忘记了最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师应将现代化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服务手段。第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不等同于教师放手不管。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合理把控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度,并认真设计教学。第三,现代化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在应用时,教师应选择合理的应用时机、方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渠道

1.教学设计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结合。

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课后总结。在现代化教育背景,教师已不再沿用传统的纸质教学备课,而是应用多媒体课件。另外,从整个教学设计组成来看,其教学过程是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关键部分。为此,教师若要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设计时,可从教学过程入手。

在教学过程的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并制作课件。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所搜集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说、影视资源等;在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展示出学习问题,或者是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依据文章层次,逐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展示学习问题,从而帮助由浅到深地理解历史知识;在最后的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总结并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总的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不仅仅能改变传統板书式教学方式,缩短板书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还能实现整个教学设计资源的重复利用,方便教师、学生的二次利用。最重要的是能有效提升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重难点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结合。

破解教学重难点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处理并不够合理,其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在现代化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尝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深入挖掘知识细节,设置有效的学习活动,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教学。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重难点,可以采用假设法、材料分析法、直观图示法、形象类比法等方法。若是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师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应用渠道。比如在一些概念性问题的理解上,教师可以选择材料分析法。这时教师就可利用互联网,多收集一些历史材料补充课堂教学。尤其是可搜集一些具体的事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又如在一些抽象的知识讲解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直观图示法,展示出具体、生动的历史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历史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表格对比法、分层设问法,细化重难点知识,并进行层层递进式的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学习重难点知识。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灵活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新重难点知识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历史知识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结合。

虽然历史的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但是初中历史知识并不够生动、有趣,其中还存在一些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面对这一情况,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展现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首先,对于课本知识。教师可以先进行课本知识的难易筛选、重次筛选,对于不重要的知识可以仍借助课本进行传授,对于难点知识、重点知识,可以将其融入到课件、图片、动画、影像中。这样就能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提升知识的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对于课外扩展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查找各种表现形式的历史知识。比如给学生推荐历史书籍、影视、图册等。最后,从教学实际来看,初中历史知识最好的呈现方式包括生活化方式、社会化方式、问题化方式、情景化方式等。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实际,科学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选择合适的知识呈现方式。比如将历史文本转变为相关的知识背景,并借助视频、动画等历史资源,进行知识的导入,从而创设出有趣的知识情境,方便学生学习。又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历史知识问题,将历史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总之,无论是课本知识,还是课外拓展知识,教师不必再拘泥于传统的书本知识呈现方式。

综上所述,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成为当前教育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从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结合点,优化初中历史教学体系。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欢.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郭可景.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适应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1):126-127.

[3]董亚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中学历史动态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初中历史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