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学士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对策

2019-04-09谢春辉

关键词:问题对策培养模式广西

谢春辉

【摘 要】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学士学位”教育为例,探讨该体系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双学位学位”教育的优化发展。

【关键词】双学位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广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01-01

一、广西商务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的发展需求

在当今中国-东盟贸易区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迅速壮大的背景下,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熟悉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具体地说,广西的发展需要一大批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有效地完成诸如国际市场开拓,产品的展介,客户服务,接待外商来华参展、投资、旅游,进行对外贸易,外轮通关代理,以及商贸谈判翻译、商务合同翻译等业务的外向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由于历史的原因,广西的经济和教育在全国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外向型人才较少,国际化程度不高,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内外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外向型人才严重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广西开放开发的步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在此环境驱动下,商务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以其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市场吸引力,引起了广西高校、就业单位以及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普遍重视。

作为广西地方重点院校,广西师范大学义不容辞担当着为广西和中国-东盟贸易区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及辐射地区培养外向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重任,并建构了符合广西发展需求的國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其中,“双学士学位”教育的开展已历经10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及管理经验,对于“双学士学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也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为例,说明该教育体系现存的问题,拟结合我校现状,提出一些改善问题的思路和构想,以进一步推动“双学士学位”教育的优化发展和建设。

二、广西商务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的发展现状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体系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中心,打破传统的学科界线束缚,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该项目面向本校全日制普通本科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招生,学有余力且符合条件者均可申报。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宽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够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教育等工作。要求学生具备如下三方面的能力:第一,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即能够站在国际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二,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理解和适应及沟通能力;第三,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金融、外贸等专业知识以及商务意识。学制为2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最低学分要求为60学分,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英语视听、英语阅读、综合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口语、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等。

广西师范大学“双学士学位”教育始于2002年,当时仅限于英语专业招生,发展至2011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双学士学位”教育的招生专业自英语改为商务英语,在雁山和育才两个校区单独开班上课,吸引了大批在校学生的兴趣,并积极申报入读,每年计划招生人数为60人,实际招生人数则多达110人,学生生源通常来自政行、法学、经管、生科、数学、物理、教育等学院,目前2012级在读学生有105人,2013级在读学生有120人。2011届毕业生有58人,2012届毕业生有62人,他们的就业方向通常包括英语教师、企事业单位、读研(含英语专业研究生)等。

三、广西商务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现存的问题

虽然“双学士学位”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难以弥补的问题:

1.生源的问题。

生源足,但生源流失量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对于其可观的就业前景具备比较深入的认识,为了提高自身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当一部分学生愿意在此专业内修读“双学士学位”。但开课以后,逐渐有学生退出项目,真正能够坚持两年的学习,并且按时获得学位证书的学生人数仅占招生总人数的一半,而另一半学生则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逐渐流失。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英语水平的问题。学生自身英语水平薄弱,不能很好的跟进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二是时间的问题。学生本专业课业及实习任务繁重,与“双学士学位”课程学习严重冲突,不能兼顾;三是认识的问题。“双学士学位”培养计划中课程较多,占据学生过多休息时间,使学生疲累不堪,进而产生懈怠心理。这三方面因素,导致了“双学士学位”教育体系内商务英语专业令人忧虑的生源流失现象。

2.课程设置的问题。

语言基础课程偏重,商务知识与实践课程偏轻。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以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为依托,商务理论和实践为根本,其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考虑到“双学士学位”教育所招收的学员均来自非英语专业学生,虽然其英语水平已在招生环节中得以筛选,相对比较优秀,但是还远远不能应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因此“双学士学位”教育体系内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偏重于语言基础课程的教学,而对于商务类课程则尽量简单化、模式化、少量化,以免对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但是由此也引发了相应的负面影响,即学生认为自己在该专业的学习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失去学习热情。

3.师资的问题。

基础英语课程师资充足,但商务类专业课程师资匮乏。我院英语教师共76人,其中能够承担商务类专业课程的老师仅11人,人均教学任务繁重,难以在普通本科工作范畴以外继续承担“双学士学位”教育系列课程。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培养模式广西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