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办公软件教学方法分析

2019-04-09仲佳佳

关键词:教学方法

仲佳佳

【摘 要】在新时期,中职院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领域,为保证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需要重视计算机教学的时代特性。尤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应该分析其不足,从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入手,结合校企合作、有效评价及有效的云平台,不断探索有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办公软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17-01

一、经济发展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效果的影响

现在人们在生活上、工作上、运用到的信息传递等其他功能的工具计算机已经随处可见,运用的范围很广泛,加上当今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发展,如何培养计算机人才这个教育话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效果上,培养的学生是要求具备拥有熟练的操作能力,较好的应用能力,能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学生自己能有意识去锻炼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水平,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上,计算机专业以及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中就有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直接受到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1.学生掌握计算机水平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学校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到一起,不同地域环境与生活环境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学生在初中或者高中上过计算机相关的课程,或者在家里很早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还有一部分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和频率较低,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不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快完成教师课堂任务,大块时间无法集中注意力与课堂,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就会显得吃力,两者之间的平衡教师很难掌握。

2.教学方法与过程单一。

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的对象为不同专业,不同起点的学生,同时课程的知识广而多,教师用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既不能因材施教,又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3.课堂内外互动较少。

在课前,教师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不了解学生当前的对于课程的认知状态的情况下,单纯凭借自身的经验去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会因为缺乏针对性而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少,填鸭式教学,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三、解决中职计算机现存问题的对策

1.增加可操作性实验内容。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计算机基础教学十分重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时,需要增加可操作性实验内容,做到实验与理论并重,在增加可操作性实验内容的过程中,解决中职计算机存在的问题,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增加可操作性实验内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专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水平。第二,将实验操作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研究具有实践价值内容的设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确保计算机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分层次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基础,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计算机教学效果。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一般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划分为不同层次,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一般能力。对基础较差,学习吃力,又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而言,需要注重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可以知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一些基础软件,常用软件的运用,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维护。例如,注重Windows、word文档、PPT演示文稿以及表格等软件的基本处理,使学生掌握一般计算机学习技巧。第二,中等能力。针对学习成绩一般,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需要使学生掌握中等能力,可以進行一些简单的常用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可以对软件进行卸载、安装,掌握一些重要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与水平。第三,高等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应用,熟练掌握网络技术,获得发布信息的能力,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分层次开展教学,根据不同生源质量,培养学生不同能力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计算机教学效果。

3.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要结合多媒体,因为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向学生演示,更加直观生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能提高。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是哪个,老师要注意以下两个地方:第一,为了让学生更直观能跟上老师演示的步骤,老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学生的电脑桌面是可以看到老师的演示,这时候,老师就要控制学生的电脑桌面。第二,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老师使用多媒体,老师的板书就展示在电脑上,学生记笔记的时间也就减少了,所以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锻炼学生思考的思维。

4.设置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

地方中职院校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时,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及基本素质提高为目的,优化课程内容,充分满足职业教育的特点。实际中大部分中职院校根据本科教学大纲与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就需要中职院校选择合适中职生特点的教材,提高公共计算机教师素质,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岗位设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实现岗位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通过分析学生就业岗位能力进行,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专业需求,也就是保证学习知识可以满足日后岗位与专业需求。如,建筑类专业的学生,日后岗位对计算机需求不大,课程设置时侧重培养其计算机理解力及专业知识既可。

结束语

总之,当前市场转型的背景下,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具有战斗力的师资团队,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文远.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办公软件教学方法分析[J].求知导刊,2015(01):144.

[2]李海源.浅谈办公软件教学方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4(35):64.

[3]崔建荣.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办公软件教学方法探析[J].时代教育,2015(02):148.

[4]赵婷婷.浅析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办公软件教学方法[J].电子制作,2013(18):86.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