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痕德育在非主流语文教学环节中的渗透

2019-04-09李文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早读非主流

李文娟

【摘 要】课堂是无痕德育实施的主阵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促使语文课堂与无痕德育更是亲密无间。但在时时德育、处处德育的今天,无痕德育同样可以渗透到早读、周测和晚修这样的非主流语文教学环节中。情感使德育方法委婉化,让它在早读吹响无痕德育的号角;师表将德育目的隐藏起来,使其在周测中激出无痕德育的火花;环境让德育效果间接化,在晚修创设出无痕德育的情境。

【关键词】无痕德育;非主流;早读;周测;晚修

20世纪60年代,国外掀起隐性课程的热潮起,到新课标的逐步开展,无痕德育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所倡导和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更是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见,无痕德育不应只满足于在课堂生根,还应在课堂之外的非主流语文教学环节中发芽,以践行时时德育显无痕,处处德育有真爱的德育新理念。

一、早读吹响基于情感的无痕德育的号角

早读作为语文日常教学中的第一个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和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

二手班的特点大致相同:纪律差,学习习惯糟,学习态度懒散……作为中途接班的老师,面对学生薄弱的基础和蚊子般的早读声音,在与学生没有情感基础的情况下,向早读要效率,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要实现高效早读,就应吹响基于情感的无痕德育的号角。情感基础打好了,并不代表学生的坏习惯瞬间就能扭转过来。早读蚊子叫,男生懒散,不愿开口,导致背书全军覆没。于是我撂下狠话:上课时若还没有一个人能背出来,语文课就取消。看到一直和颜悦色对待他们的我如此生气,学生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思考着如何打破这个僵局。而我在说完这句话后也在思考:如果他们还是背不出来,我是不是真不上课了?带着矛盾而复杂的心情走向教室,刚到走廊,我就看到走廊尽头站着一排九班男生,一个个拿着书,大声地读着要背的那篇课文。虽然,有的是装腔作势故意大声读,只为让我听见,但看到这番情景我还是深受感动。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道歉,让我看到了我对他们的爱不是白白地付出。此时,书背不背得出来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孩子们的信赖。

如果就这样原谅了他们,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太好哄了,以后早读做做样子就行。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早读引导,也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在课后写了一篇《就这样被你们感动》的文章,文中写到:看着你们一个个真情的眼眸,我知道你们知道自己错了,我感动于你们真诚的道歉,你们是一群勇于认错和担当的少年。听到你们一个个响亮的读书声,我知道你们是爱读书的,我感动于你们的求知欲,你们是一群会学习的少年。写完之后,我专门在课堂上伴着音乐与他们分享了我的感受,让他们真切地知道,原来自己是很棒的,原来读书时如此美妙的。以情促情,让老师和学生的情感共同升华,班级的早读效率稳步上升。

情感永远是道德认知的基础,是道德行为的催化剂,是激发道德动机的桥梁,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就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孩子跟你在情感上是亲近的,他就会信赖你,依靠你,心悦诚服地受你教育”。

二、周测激出基于师表的无痕德育的火花

周测是毕业班特有的产物,它既是对学生一周学习成果的检测,又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并且,周测一般是任教老师监考,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答题进程和答题情况,以便更好地实施下一阶段的教学。师表即教师的表率作用,它包含教师的自身形象、知识形象和人格形象。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就是师表对学生的影响。周测和师表相隔千里,与无痕德育八竿子打不着,它们能激出火花?我与科代表的火花就是在周测上激出的。

我的科代表是我自己指定的,他是班上的混世魔王,课堂纪律、行为习惯都很糟糕,可头脑聪明。之所以选他,是为了培养他的责任心,让他进行一些自我约束。

周五下午的最后两节课,我安排的是周测。其他学生很安静地答题,唯独我的科代表,因快放学的兴奋难以安静,趁发试卷的空隙引发骚动。第一次,我温馨提示他,第二次我提出了警告。但他继续各种“不安静”行为。考虑到周测对学生的重要性,第三次我忍无可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请他去班主任处反思。如此,其他同学才得以安静考试。周测快结束时,他带着一脸怨气回到座位,开始收拾书包,并故意弄得很大声,影响其他同学。我终于忍不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呵斥他:“你怎么这样冥顽不化?”他大声回我:“不都怪你吗?”矛盾的火花正式激起,我反问他:“你自己无视考场纪律,影响其他同学,反倒说怪我,你还想到班主任那去反思吗?”说完我就自顾走了。

周末回到家,他的那一句“不都怪你吗?”像一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想着一直以来对他的良苦用心,他却当作驴肝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跟我吵起来,我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瞬间大打折扣。他的那句“不都怪你吗?”缘于何种心理,会这样来反问我。我试着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终于恍然大悟:我践踏了他的自尊心,不留一点情面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赶他出去。他自然也想践踏我的自尊,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丢脸。看来,我确实有错。我以错误的人格和师表去引导他,让他最终以怨报怨。

语文老师,不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施人以德、授人以道。如何挽回这个局面,让科代表怨气全消?如何让全班同学正确地認识这件事的正误,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在三斟四酌后,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先回忆自他当科代表以来我们的相处和感情。然后向他道歉,告诉他老师赶他出去是错的,但同时也指出我之所以这么做的是“舍弃他而保全班”。最后向全班同学澄清这件事的是非导向,教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凡事要三思后行,知道如何尊重老师,错了就应道歉等。并相信科代表能继续带领全班同学,其他同学也应该原谅并继续支持他。写完之后,我在班上朗读了这封信,向科代表和其他同学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并讲明道理。这之后,我和科代表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每次的周测都能安静有序地进行,班级的语文成绩大大提高。

三、晚修创设基于德育环境的无痕德育的情境

晚修存在于寄宿式学校,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室自主完成作业。为提高晚修效率,一般会安排老师坐班看管纪律或答疑解惑。德育环境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施无痕德育活动至关重要的载体。德育环境熏陶的意义在于潜移默化,语文教师对校园德育环境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可以通过人文气息的形成来实施无痕德育,也可以结合学校的德育理念来加深学生爱校爱师爱学的品行。晚修作为一个安静、自由的学习和交流空间,很适合老师和学生一起创设一个基于德育环境的无痕德育情境。

周二晚上第二节,我在初三(12)班的晚修课上。那晚我一走进教室,就看到了学生们哀怨的眼神。我问:“怎么了?”我的科代表告诉我,他们被抛弃了。仔细一问,原来同学们向班主任反映物理作业太多了,班主任找物理老师问能否少布置。物理老师说不是他布置的作业多,而是学生做得慢,如此班主任和物理老师在沟通上发生了一些口角。物理老师一气之下就干脆不布置物理作业,把练习册都收上去了。看到学生无助的眼神,我说:“这节晚修我们就做二十分钟的作业,剩下二十分钟老师跟你们一起想办法,让物理老师回心转意。我在他们做作业的二十分钟里,思考着用什么办法来让学生既能理解物理老师的做法,又能在晚修期间合理高效地完成作业。

学校的德育理念之一是培养品德优良的学生。品德优良的学生首先应做到爱师。为了不让学生对物理老师产生抵触心理,我告诉他们,你们去班主任处告物理老师的状就是不相信老师的表现,你们应该让科代表与物理老师沟通作业多的问题。你们伤了老师的心,老师才会这样。接着我建议学生利用简洁黑板报的形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歉意,学生自己构思和设计,目的是让物理老师消气。

学校的德育理念之二是提倡学生的高质量学习,我从这个理念入手,教学生如何在晚修高效完成作业。学生和物理老师的冲突正是从晚修的作业开始的,学生嫌老师布置的作业多,老师嫌学生做作业的效率低。如何做到高质量学习?我告诉学生,首先,目的性要强,注意力要集中。比如:我今天只给二十分钟的时间完成语文作业,比平时少了一半,你们还是一样完成了。为什么呢?因为你们的目标很明确,注意力很集中,完成了语文作业要解决物理老师的问题。其次,要乐于去做。我拿本学期学过的课文《敬业与乐业》给学生举例,学生立刻明白,只有从心里上主动接受了,才能在行动上快半拍。

学校的德育理念之三是培养能力优异的学生。作为一班之长,要有处理班级事务的能力,物理科代表要有协调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矛盾的能力。我鼓励班长和物理课代表,想一个办法挽留物理老师,让他继续上十二班的课,带好十二班的孩子。说完,预留十分钟给学生想办法并付诸行动。在晚修结束前,学生们已在黑板上画好了黑板报,用图画的形式画了一个学生和一个老师,用文字的形式写出了:老师,对不起,我们需要你!而班长则是让全班同学在上物理课时向老师鞠躬道歉,物理科代表则写了一封歉意满满的信给物理老师。学生既锻炼了能力,又在无形之中理解了老师。通过这些方式,十二班孩子和物理老师的关系得以和谐,且对我的崇敬又增加了几分。这样,不仅师生关系更融洽,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及热情度也大大提高。

通过真情表白使德育方法委婉化,早读的号角从此吹响。由周测引发的一封信,把德育目的隐藏起来,激出了基于师表的无痕德育火花,也使老師与学生进行了心灵上的沟通。将德育环境渗入语文晚修这样一个非主流教学环节中,让德育效果间接体现出来,无痕德育情境的创设就在一个浓情满满的晚修中结束。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2]陈兆凤.“无痕德育”研究[EB/OL]

猜你喜欢

早读非主流
反思西方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以近年来国内非主流历史话语为对象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早读效率
对高中英语早读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早读,让高效从清晨开始
学生追逐非主流文化好吗?
“非主流”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特征*
照片视频 我就要“非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