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白族调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2019-04-09李沙容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9年1期
关键词:衬词白族师徒

■李沙容(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在漫漫历史进程中,民歌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理是一个自然风光绚丽,历史文化悠久的好地方,孕育着能歌善舞的白族。白族民歌风格多变,体裁丰富,是白族人民生活的艺术结晶。白族调是白族民歌的一个重要体裁,在当下全球化和社会化的冲击下,白族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影响,使其无论是演唱方式还是演唱场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而以保持白族调的原始特性为前提条件,如何发展和传承白族调就成为撒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白族民歌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按体裁可以分为白族调、白族汉调、小调、叙事歌、祭祀调、哄娃娃调及儿歌。

■白族调的传承

(一)白族调的传承途径

白族调是云南各地白族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一种山歌体民歌,主要流行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剑川等地。白族歌手将此曲种与其他民歌区分开而称为“白枯”,意即为“白曲”,汉族和其他民族称之为“白族调”或“民家调”。

白族调所用题材广泛,历史故事、爱情生活等都可涉及,这类歌体仅限于人们用来抒发情怀。各地的白族调传统歌唱形式主要是男女对唱,一部分是个人之间的对唱、一部分是群众之间的对唱,有时也有个人独唱,多数在田间、林间等,其次就是在喜庆的场合。

几乎所有的白族调歌词具有诗歌的形式特征,句式、韵律以及衬词的运用都与汉族民歌以及其他民族民歌有所不同。句式方面,一般由非对称性的七字、五字、三字等组成一句,七句、八句一段。韵律方面,有时也因歌词句式不同产生不同的方式。声律方面,一般有中平调、高平调、低平调3种类型。在衬词方面,有句式衬词、句前衬词、句尾衬词和句中衬词。

几乎所有白族人都会唱白族调,人们祖祖辈辈地传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下一辈的人学习了上一辈的技艺,这样称之为家庭传承。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中,家庭教育是教育里的重要场所,白族调也不例外。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艺术生活撒满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上一辈人在生产生活中影响着下一辈,这使得白族人民就算不经过正统的音乐教育也能显示出歌唱方面的良好天赋。通过田野调查了解到,虽然几乎每个人都会唱白族调,可是在过去白族艺人并不是很受大家的欢迎,不只是在外不受欢迎,在家里也不受欢迎,都认为那些能说会唱的人比较轻浮,并不是老实之辈,不太能够依靠等等。就是因为这些偏见,即使上一辈人有这方面的才能,也不敢在家人面前表现自己,更不能唱情歌,这就使得白族调在传承上难以实现“一对一”的模式,而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得到传承,使“鱼”和“渔”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隐形的,这就是为什么说白族调的传承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教学式的了。

白族调中特定的教学也是存在的,可是这种很多时候是师徒之间,这样的教育我们称为师徒传承。通过拜师的方式学习白族调演唱的技能,这也是白族调传承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便大大缩短了学生自己摸索的时间,使之从潜移默化的隐形传承变为有教可依的显性传承。

以阿鹏为例,从小就表现出了歌唱方面的良好天赋,会唱白族调,会弹三弦。其父姜伍发也是如此,姜伍发是当地一名出色的白族歌手,也许正是因为基因的原因,阿鹏的歌唱能力似乎是与生俱来。因为阿鹏的优秀与突出,被杨丽萍发掘之后送到昆明接受专业性、系统性的学习和改造,在第13届青歌赛上,阿鹏不负众望,获得了优秀奖的好成绩,并在星光大道上又再次获得了周冠军。在采访时阿鹏自己说,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唱歌、喜欢白族调,被杨丽萍送到昆明参加了专业的学习后,对白族音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为发扬白族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无疑是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合而为一的典范。

(二)白族调的传承方式

不同的传承途径也决定了不同的传承方式,二者是独立且相通的。例如家庭传承具有了潜移默化的特点,师徒传承的特点则是单独指导。

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家庭传承里十分突出,由于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性,白族人似乎都有先天的艺术基因。但上一代对下一代的传授并非是有意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使得下一代习得上一代的技艺。如前所述的阿鹏,父亲对他的教导并不是明显的教与受的存在,而是在潜移默化里逐渐习得父亲的技艺,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一种技能。

单独指点的方式大多存在于师徒之间,师徒传承因为确定了师徒关系从而使传与受变得明朗起来,师傅传授徒弟技艺,而徒弟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将师傅的技艺学到手,并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在传授过程中,师傅往往会从徒弟的用嗓、音乐创编、音乐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大大减少自己摸索的过程,使自己的演唱水平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单独指导有时也存在于家庭传承中,上一辈的人给下一辈的人传授自己歌唱的经验,虽然不是系统化的学习,但其传授往往是不保留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白族调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被认为浮夸的技艺却被当代人认为是一种值得炫耀的技艺,这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当下社会白族调的发展

当下就传承途径而言,白族调仍沿袭着家庭、师徒的传承方式。但是也存在家庭传承不够精,师徒传承流于表面的现象,这都直接关系到了白族调的传承程度。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往师傅收徒弟更多取决于徒弟的天资和兴趣,而现在却往往是某种利益的驱使。这种师承关系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承的广度,如一部分人由于自身条件不足,但是却对白族调产生着浓厚的兴趣,从而也很难甚至无法走进传承人的队伍。从传承方式上来说,潜移默化、单独指导也因场域发生的巨大改变而加剧了传承的难度。在过去,家里的人认为唱白族调是一种肤浅的行为,通过时代的变迁,这样的观点也随之变成了唱白族调是一种值得炫耀的技艺,为单独指点提供了条件。然而,在师徒传承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现实矛盾,即徒弟须不断向师傅求教,而且还得通过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回忆才能习得演唱技艺,很多求学者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学会了白族调。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使得白族调目前遇到的挑战更加严峻,面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百花齐放的民族文化,人们生活环境发生的改变,如何保证白族调的原汁原味就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方式,使这一民间艺术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也要保持白族调的生态环境,对其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应理智对待,使白族调在当代社会中肩负起它新的使命,发挥出新的功能。

■结 语

音乐和文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在保持民族音乐的本真的同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白族调在一个时期被认为是浮夸的,而现代却备受推崇,这就需要研究者从实际出发,自觉地将研究与世界人文思潮相融会,结合中国的实际,多进行田野考察,深入了解,将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才使得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和价值。在传承和发展白族民歌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保持其原始之本。同时,由于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一部分人对“原始”的白族调会产生“不适时宜”的美学传达,而白族调自身也在发生着自我“改良”,就客观原因而言,白族调在受到其他多元文化的影响,如流行音乐元素等。因此,作为白族民歌的白族调便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和融合新元素,倘若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着一成不变的惯性思维模式,那么只会使其更加固化,从而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但若全盘改变,那么本民族所独有的特色将也失去。因此,只有在“变”与“不变”中找一个支点,才能使白族调永远保持其本来的民族音乐生命力。因为传统文化的丢失,便是一个民族文化之魂的缺失。只有保持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本,使其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生命的轨迹,这才是一个有灵魂、有灵性的伟大民族。

猜你喜欢

衬词白族师徒
衬词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唐僧师徒再就业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中国云南大理白族女子头饰文化研究
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