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的构建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

2019-04-09,,

关键词:舆情指标体系民众

,,

(浙江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时代新矛盾的重要方面,自提出以来,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在内涵意蕴、理论基础、实现途径等方面已有了一定理论成果。李磊认为“美好生活”是一个深奥复杂的概念,将其丰富内涵归纳为充裕的物质条件、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丰富的精神食量、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优美的生态环境[1]。谢加书认为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探索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的建设道路[2]。杨宜勇认为要满足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首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其次需要有为的政府和实干精神,再次要树立伟大梦想的奋斗目标,最后还要通过美好劳动实现美好生活[3]。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两大薄弱点:其一是停留在学理性的研究层面,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无论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实体性建设行动,还是民众对此产生的舆情反应,都是一种实践性的形态,学理性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无可替代,但没有实践层面的展开,这一理论命题将成为无本之木。其二,人民美好生活的建设离不开人民的舆情反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多地蕴含在民众的舆情反应之中。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的实证研究,对其指数的研究更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点。

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建构的理论基础

所谓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一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任何舆情都具有四大要素,包括舆情主体、客体、中介性事项和舆情空间[4]。根据王来华教授的研究,中介性社会事项是指国家管理者权力运行的状态及结果[5],因此我们认为舆情实质上是指国家在行使各个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针对社会和民众的具体事项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和态度。所以说,舆情的产生必然拥有一个刺激源,就是中介性社会事项。我们在构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必须明确国家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所做的任何行为和事项都属于产生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的中介性事项。明确了这层逻辑关系之后,就可以更加清晰地构建人民美好生活舆情指数的理论框架。人民美好生活舆情指数的构建首先应该侧重于民众层面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和情绪的客观测量,其次在把握和测量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指向的客体必须是国家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实施的行动。需要强调的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不是测量人民美好生活的指数,不是对建设人民美好生活这一本体工作的指数化测量,而是对基于此中介性社会事项产生舆情的指数化测量。

(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的舆情学原理

笔者认为,从舆情学的基本原理[注]尽管学界对舆情学的存在与否尚有讨论,但在舆情基础理论研究层面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给以较高的认同,而且从学科理论研究的实践层面来看,舆情学的学术成果已经初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出发来解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可以在两个维度上展开。第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是对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和社会情绪的客观测量。第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直接产生于国家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战略行动与具体举措。

根据舆情的定义,在讨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时,必须从社会政治态度和社会情绪两个层面展开。其一,所谓社会政治态度是指在一定社会空间中,社会成员对特定的政治权力运行和与此相对应的社会成员应当享有的政治权利的一种心理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往往具体表现为社会成员对具体事项的肯定或否定的意见。笔者认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当今中国民众应当享有的一种集合化的政治权利,于他们而言,往往表现为个人的行动方式,但其本质应该是一种政治权利。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力是对立统一的,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家在建设人民美好生活层面上的战略展开就是国家政治权力具体运行的结果和状态,即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具体实施。其二,社会情绪也是一种社会态度,而社会情绪在社会成员的主观意愿和态度两方面表现得更为特殊,即对事项的认知更加非理性、表达形式更加低层次、意见更加非系统化。这便是舆情运行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从事舆情研究以及舆情处置的必要性所在。如何从零星琐碎、非理性的社会态度中梳理其本质性的意见非常重要,而将其上升为舆情指数是一种更为直观的方法。

舆情的产生有其特定规律,它必须有对应的刺激源头。从舆情的四要素结构论出发,具体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即为舆情产生的刺激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人民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行动,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在实践层面,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行动已经蔚为大观。所以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已经构成了一个现象级、规模型的社会舆情,对此进行研究,并将其上升到指数的研究层面,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的发展学原理

发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人类社会的发展形式是多样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发展观也是丰富的,发展学在各类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理论。具体到本命题中,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国家发展行动是党和政府发展理念和发展举措的具体实现形式,而舆情指数研究就是通过分析社会成员对党和国家这一发展行为的主观评价,进而将其提升到指导国家战略行动的一种理论。从发展学的价值内涵来看,它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终极指导思想,在具体层面和相应的发展领域中,一以贯之地强调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整体推进、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首先,从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旨归上看,建设人民美好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成立与发展的根本宗旨就是实现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只有将社会成员合法合理的利益诉求上升为党和国家治理的价值理念,才能在发展行动上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最终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现阶段离不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为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次,从具体的发展路径来看,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中国行动是发展学框架内的科学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的指导理念,明确了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行动逻辑,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此外,在美好生活建设层次与标准的确立、路径选择与方法运用、物质基础的准备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具体而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不断去提高民众美好生活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这都是发展学理论内涵的实践展开。

具体的发展行动必然产生舆情,因此,构建舆情学和发展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将成为理论研究的一种常态。本命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意义也体现在此。社会舆情很好地展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建设行动的主观评价,指数的研究将这种主观评价体系化、系统化、集成化,可以成为指导国家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

(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的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的内涵是很丰富的,舆情作为一种社会态度,也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解构。笔者在这里应用了社会互动和社会参与等理论来分析,认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是引领民众自我追求和国家建设发展的前行指针。

社会互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其产生离不开社会主体的参与,且必须是两方及以上的主体,所以在本命题的研究里不将社会互动与社会参与两个理论分开来讨论。所谓社会互动,是指不同社会主体为了追求和达到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社会情境和信息传递等方式所发生的直接影响对方的相互沟通和交互反应的行为[6]。在本研究命题中必须明确的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并不是民众单向性的态度和情绪的表达,其中还暗含另一方主体,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国家。从这个角度出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可以理解为是民众与国家社会互动的行为结果。究其根本,社会互动实则各方社会主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手段。民众通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社会政治态度,同时更加清晰地认识现阶段的生活状态,对未来的生活进行合理规划,更重要的是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预期;而国家则通过此项指数对当前工作开展的实际成效进行评估,并判断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再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讲,各方社会主体正是通过各自的行动和彼此间的互动来促进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美好生活建设需要的是国家和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如图1所示。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的产生必有其社会学意义,指数化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将民众主观性评价以客观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期通过它民众能够更加享受当下憧憬未来,党和国家在建设美好生活的工作上更加有效地开展。从社会学角度去分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更多体现的是其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上述分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的指标体系建构明晰和确立了学理基础。进一步而言,将舆情学、发展学和社会学确立为本命题的学理基础,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本体与上述学理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通过对这一内在联系的解构,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的学理分析框架得以有效确立,这是本命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在上述讨论中,有效地建立起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与三部分学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三个不同视角进行学理分析构成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的学理分析框架。其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化的学理演进逻辑得以有效明晰。“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人民美好生活的建设(具体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在现实发展进程中的社会互动——舆情反应与政民互动”构成了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循环发展模式,也在学理上清晰地构建了一个闭环的逻辑演进路径。最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的现实指向得以明确。从上述学理逻辑分析可以看出,从党的执政理念出发的建设人民美好生活战略行动就是由党和政府来推进的各种具体的中介性社会事项,由此产生的社会舆情就是最佳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具体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践中,党中央作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就是建构人民美好生活的总体行动,这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政民互动的最主要的话题。因此,研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的唯一现实指向应该归结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上来。

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的指标体系设计以及指数化分析

(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分析

学界对于其他指数的相关实证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例如民生发展指数、幸福指数、全面小康指数等等,这些指数研究一方面为进行人民美好生活舆情指数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另一方面则更加证实了舆情指数建构的必要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行动逻辑是特定的,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的国家重大战略行动。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也是特定的,就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路径也是特定的,建设的主体、实施的模式与举措都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具体展开的。基于上述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工作的分析,初步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内涵归纳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维内涵。

需要指出的是,舆情的本质特征和反应形式决定了研究的指向和特定内涵。也就是说,在构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标体系时,必须与舆情的具体刺激源头即舆情产生的中介性社会事项相对应,这种在具体领域中或者说在具体问题选择上的统一性,保证了本命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笔者在具体实践中根据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五维内涵,进而构建了一套有关衡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总指标,二级指标分为“经济信心”“政治善治”“文化丰富”“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五个指标,三级指标设计为20个具体问卷调查问题,其设计思路主要包括相关满意度和相关预期值两个层面[7],以及信心指数、信任状况、安全感受、生活感受多个角度。这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包含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五层内涵,设计思路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是科学的、合理的,为开展浙江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的实证调查提供初步的分析框架。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评估指标体系的好坏不仅需要分析指标体系本身在逻辑上的严密,在内容上的全面,还需要分析体系是否能够准确结合调查对象的特点、社会发展阶段、调查意义的要求以及调查范围的有限性[8]。需要特别研究的是,该指标体系如何开展科学甄别?从具体的问题阐述来看,该指标体系究竟属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测量指标还是属于舆情测量指标?舆情来源于具体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就人民美好生活这一特定事项而言,其内涵、路径和具体任务都已经聚焦。因此,在构建舆情测量指标体系时,自然要从实践层面的具体事项展开,至于如何将此类事项的问题选择有效地转化舆情测量指标,应该从舆情概念的特定内涵中去寻找答案。舆情本体与舆情产生源头的这种统一性决定了问题选项的设计中可以将上述具体问题作为舆情测量的指标体系来建构。

(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标体系指数化的科学性分析

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指数化就是为了反映多种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的总体变动情况。笔者认为,指标体系指数化就是指在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将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通过一个媒介因素转化为可以直接相加的数值,从而测定所研究现象的变动情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是用来了解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情况的综合指数。其科学性体现在:一是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走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宏大的国家工程,其系统性整体性特征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从一个侧面或者一个具体事项来看问题,如何在具体而又琐碎的舆情反应中把握全局,舆情的指数化就是最好的路径。二是有利于精准把握舆情反应并综合施策。在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人民需要的舆情反应,从中把握规律和民意走向,进而在整体上进行国策优化。三是有利于传播并建构全社会良好的发展环境。人民美好生活不仅仅是民众的需要,更是党长期执政的关键举措和重要利器,而这需要全社会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为了达到这样的战略目标,利用综合化、指数化的舆情测量和传播就变得格外重要。

表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标体系设计

(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标体系的分项研究

1.经济信心指标体系设计。经济是判断人民生活是否美好的基础因素。生活质量的改善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最基本的需要,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就在于经济的发展,所以,经济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在具体考量这组指标体系时,必须重点测量民众对经济发展的反应。笔者认为,能够统领这一领域舆情的指标应当聚焦在经济信心层面,因为信心作为民众最为直观的一种社会态度和社会情绪,它涉及了现状认知和未来预期两个维度,对现状的认知是基础,只有满足经济现状才能对未来展现出正向的社会心态。由此可见,经济信心的指标设计在测量维度上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层面,并辅助于具体的经济状况感知度,这样就具有极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代表性。具体而言,经济信心的三级指标设计包括4个问卷问题:“您对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满意吗?”是民众对目前家庭收入的满意度,以此考察民众的生活感受;“您认为今后三年我省的经济会保持持续的增长吗?”考察民众对经济发展的预期,用来评估民众对经济的信心指数;“您认为今后三年您家庭的收入会持续增长吗?”与“您认为今后日常开支会增加吗?”是民众对今后收入与支出的预判,因为收入与支出是经济信心最直观的体现。

2.政治善治指标体系设计。政治是人民群众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保障。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民众在政治方面的诉求日益增长。单从字面含义来理解,政治就是指政权主体为维护其自身统治所实施的社会治理行为,而这种行为正是舆情得以产生最为典型的刺激源,即所谓引发舆情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因此,民众对政治是否善治的态度是构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标体系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政治领域能够反映舆情的具体指标应该聚焦在政权主体以及其所产生的治理行为上,而政治善治的指标设计在测量维度上既应包含民众对党和政府这一政权主体廉政善治水平的当前感受与未来预期,还应包含民众对主体治理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的评价,这样的指标体系设计才是全面且具体的。所以,将政治善治的三级指标设计为4个问卷问题:“您觉得现在到政府部门去办事方便吗?”是基于过程,考察民众对政府工作的评价;“您能感受到政府对您生活的关心吗?”是基于结果,考察民众对政府工作的切身感受;腐败是影响民众政治满意度的主要问题,“您认为政府会越来越廉洁吗?”与“您认为与以前相比,现在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减少了吗?”是考察民众对于政治善治的信心与评价。

3.文化丰富指标体系设计。文化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食量,文化使民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使民众的道德情操更加高尚。从文化的功能层面来讲,文化对民众个人以及其所持有的情绪情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说文化通过作用于民众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社会舆情的发展走向。从文化的发展层面来讲,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民众对文化发展需求的这种具体的舆情反应,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发展、激发了文化的活力。由此可见,文化和舆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与此同时,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绝对不能缺少丰富且健康的社会文化。这些都决定了文化丰富必须作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丰富的三级指标设计包括4个问卷问题:“您对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吗?”考察民众对现阶段精神文化生活的满意度;“您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判断民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程度;“您对孩子的读书教育情况满意吗?”这一问题的设计是因为教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您经常会感到孤单吗?”通过对民众精神状况的测评,判断影响人民社会文化生活感受的因素。

4.社会和谐指标体系设计。社会和谐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人民美好生活具体的特定的内涵,构成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性指标。同时,从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本体性事项而言,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路径,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都应该产生丰富的独特的社会舆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而言,教育、就业、医疗、社会安全稳定等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在指标体系建构中必须聚焦这些领域。此外,改善民生与维护社会和谐都会提升民众对生活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这是社会舆情的具体体现。所以,社会和谐的三级指标设计包括4个问卷问题:“您对目前的社会治安满意吗?”与“您对近年来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的解决满意吗?”是考察民众对涉及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的满意度;“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能给您安全感吗?”是对民众社会生活感受与安全感受的考察;“您认为今后社会会更加和谐吗?”考察民众对未来社会和谐的信心指数。

5.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设计。生态文明的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9]。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越来越重视身心的健康和生活环境的舒适,对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这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心理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标志性特征,其实践内涵也有效地构成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将在终极层面代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特定内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标体系必须包括该项内容,否则该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都是不存在的。另外还需从词义上加以说明,生态文明在本指标体系中的词义是主谓结构,与其他二级指标体系一致,具体词义是指生态建设达到一种良好的结果状态。在具体设计中,把生态文明的三级指标设计为4个问卷问题:“您觉得目前的生态环境安全吗?”与“您对自己周边的生活环境满意吗?”考察民众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感受与满意度;“您认为今后生态环境会好起来吗?”与“您认为我省‘五水共治’会取得成效吗?”考察民众对未来生态环境改善以及相关治理的预期。

三、浙江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测量与指数化

(一)问卷编制

本问卷调查项目旨在了解浙江省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包含甄别信息、背景变量、主体内容三个部分。甄别信息,即让调查对象选择其年龄所处范围;背景变量,是指调查对象的居住地、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人口学特征;问卷主体内容依据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标体系,结合浙江省的背景资料设计而成。由二级指标五个维度的分表构成,分表中各包含4道题目,具体内容如表1中的三级指标所示。主体内容部分的问题选项均进行分层设计,例如“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说不清楚”。

(二)数据处理

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来源于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调查的样本是浙江省下辖11个设区市(包括90个县级行政区: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具有电信固定电话的城乡居民,问卷调查实际抽取的有效样本为2 500个。本问卷调查项目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系统,随机拨打相应住宅电话,展开结构化问卷调查获得相应数据,访谈成功率在20%左右,符合电话调查理论设计要求。

(三)赋分原则

问卷调查中的选项都是分层设计的主观性指标,为计算出浙江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就要对这些主观性数据进行合理的量化处理。一级指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设置满分为100分,二、三级指标的权重采用均分法,即每项二级指标赋值20分,每项三级指标具体调查问题赋值5分。当问卷问题的前两项肯定选项的占比为100%时,得分即为满分5分。

(四)浙江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得分

根据上文的赋分原则以及问卷的调查结果,计算出2014年至2017年连续四年的三级指标各项问卷具体问题正向回答百分比对应的分值(均保留两位小数),相加得出一级指标:浙江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指数,2014年为73.17分,2015年为76.93分,2016年为77.78分,2017年为80.48分。具体情况如表2~表6所示。

表2 经济信心得分

表3 政治善治得分

表4 文化丰富得分

表5 社会和谐得分

表6 生态文明得分

四、讨论与建议

(一)浙江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的总体性评价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构建经济信心、政治善治、文化丰富、社会和谐、生态文明五大维度20项三级指标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标体系,通过理论的梳理与实证的调查,以期能科学、合理地得出浙江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从得分来看,浙江省人民美好生活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且舆情指数也呈现逐渐提升的趋势。目前学界还鲜有其他省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的研究,所以无法通过与其他省份的对比,来判断浙江省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的高低。但是按照100分为满分,60分为及格线的标准来看,2014年至2017年连续四年的浙江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均在及格线之上,2017年的80.48分更是高出及格线20余分。而纵观这四年的调查数据,大部分指标的得分都在持续增长,只有极少部分呈现波动状态,且波动幅度不大。整体来说浙江省民众对人民美好生活表现出良好的信心和较强的满意度。这足以说明浙江省在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是得到人民认可的,也是经得起检验的。浙江省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并提出“两个高水平”的发展目标,即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奋斗目标上,浙江重点落实“八八战略”,统筹推进富强、法治、文化、平安、美丽、清廉的“六个浙江”建设,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说,浙江省的全面发展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总体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

(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值得关注的问题

根据得分情况,得分相对较低的几个问题分别是:“您能感受到政府对您生活的关心吗?”“您对孩子的读书教育情况满意吗?”和“您对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满意吗?”集中在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可见,民众对政府的态度、对教育的满意度、个人收入状况等都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得出以下几点明确的结论:第一,浙江省一直在为提升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上做出努力,但从得分来看结果并不理想,民众对政府关怀的感受程度距离真正满意度还存在一定差距。浙江省各级政府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需要更多地体察民情、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进一步提升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第二,教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浙江省民众整体的精神面貌。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低收入群体对孩子的教育情况较容易满足现状,而高收入群体因为自身优越的经济实力,有能力满足较高的要求,满意度往往也比较高,而中间收入群体夹在二者中间表现出不太满意的态度。浙江省在教育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加速教育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中间收入群体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着手解决改善。第三,民众对收入的满意度是影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的重要因素。收入不平等、再分配偏好对主观幸福感都存在直接且显著的负面影响,居民存在明显的收入不平等厌恶情绪,对当前收入分配政策越不满意的居民其幸福感会越低[10]。浙江省各级政府应该在“富民”的浙江特色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协调经济与民生的共同发展。

(三)浙江经验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预期

浙江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理应作为国家建设的示范区,为中国发展提供浙江思想和浙江方案。浙江省在建设人民美好生活方面的经验如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命题。第一,坚持富民安民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理念。浙江省把富裕和安定看作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始终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人民群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达到终极意义上的长治久安。第二,坚持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坚持按照“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经过长期的奋斗和努力,在建设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品质是浙江成功的宝贵经验。第三,持之以恒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浙江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时,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和创新性作用,走出了一条可以示范全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浙江省将生态文明的建设作为新经济的发展引擎和高质量的发展路径,将生态资源的保护有效地转换为发展资源和经济资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经验。第四,坚持改革创新的历史担当和方法统论。浙江省坚持改革不停顿,狠抓改革落地,近年来的“最多跑一次”就是自加压力、勇于进取的精神体现。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道路还很长,任务非常艰巨,没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是难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同时没有改革创新的强力推进也将使得这项事业举步维艰。浙江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这不仅是呼应民意的战略举措,更是一种科学方法,在这方面浙江的示范效应也是明显的。

猜你喜欢

舆情指标体系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数字舆情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