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4-09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省市指标体系绿色

耿 直

(重庆工商大学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重庆:400067)

1 研究背景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十八大以来,从“五位一体”到“五化同步”再到“五大发展理念”、从生态文明建设到绿色化再到绿色发展。“绿色”已经成为中国一切发展的底色要求。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长江上游四省市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不仅要为中下游地区提供生态保障,还具有为全国提供公共生态产品的功能。同时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肩负着引领西部广大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基于目前长江上游四省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态脆弱,资源环境消耗强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现实,如何在这场绿色坚攻战中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绿色发展的概念,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它并未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大卫·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一书中首先提出“绿色经济”[1]。Jack Reardon在2007年认为绿色经济的中心思想涵盖可持续性、生产和分配的本地化,尊重生态局限和更平等的资源分配[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1年将绿色经济定义为,一种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降低生态稀缺性的环境经济[3]。

目前,国内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侧重资源环境的绿色指数。比如,2009年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PI),对国家和各个地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绩效进行监测和综合评价[4]。胡鞍钢2010年提出绿色发展的核心指标,即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森林覆盖率[5]。二是侧重宏观经济发展的绿色指数。比如Robert Repetto1989年将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相结合,提出国内生产指标NDP(Net Domestic Product)[6],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三是统筹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的综合性绿色发展指标。比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12年建立了涵盖经济转型、资源效率、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四大方面的绿色经济衡量框架[7]。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从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经济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和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综合考察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8]。李晓西、潘建成2011年提出了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的编制和测算方法,按照压力—状态—效应这一思路,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力、政府政策支持度三个模块进行构建指标体系[9]。

关于绿色发展的评价方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是通过统计方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常见的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权法;主观赋权法是通过专家打分等主观价值确定指标权重,常见的有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法、层次分析法。如袁文华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山东省城市绿色发展整体呈现出两极化效应和高低带交叉分布的特点的结论[10]。李华旭等人基于长江经济带沿江1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梯次分布的空间分异特征[11]。为了追求数据处理的客观性,很多学者采用客观赋权法。其中熵值法对数据的相关性要求比主成分分析的要求低,而且计算过程更加简单易行,所以对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选用熵值法更合适。

2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2.1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科学、权威、系统的原则,借鉴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印发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发改环资〔2016〕2635号)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等三家研究机构发布的《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上游四省市的实际,进行指标的补充和筛选,建立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见表1)。

2.2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定量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熵值法赋权对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基础数据采取标准化处理。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40个基础指标组成,本文首先对基础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变量间的量纲关系,从而使数据具有可比性。 具体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表1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

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本文采用客观评价法-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在数据的处理上保持了客观性。本文运用SPSS工具,对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各省市2004-2016年的统计数据。

3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3.1 熵值法确定权重的具体步骤

(1)将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式中Pij为i个评价对象上的第j个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后的数值;这里为避免LnPij无意义,将Xij做Xij+1处理。

(2)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式中Ln为自然对数;ej为熵值,ej≥0,式子中m为样本数。

(3)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

gj=1-ej,(j=1,2,…,m)

对于第j项指标,指标值Xij的差异越大,ej越小,也就对该指标的评价作用越大,即gj越大指标越重要。

(4)对差异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第j项的权重

(5)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得分

式中:U为综合评价值;n为指标个数;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U越大,样本效果越好。

3.2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及分析

3.2.1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情况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及排名

3.2.2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分析

总体上看,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具体来看,四省市的绿色发展指数平均值由2004年的12.689上升到2016年的26.264。 2004-2016年期间,重庆地区绿色发展得分表现出绝对的优势,其他省份得分排名存在差异,其中贵州省最近连续6年排名第二,具有较好的发展趋势;四川省和云南省最近6年绿色发展水平排名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上游地区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经济大战落后和生态环境严峻等两大难题。因此,长江上游四省市应在绿色产业方面积极探索发展路径。

4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了挖掘影响区域绿色发展影响因子,这里引入障碍度模型,具体公式为:

式中Zp为第p个指标的障碍度;Wt为各项指标的权重;Xip为第i个地区第p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经计算,得出每个地区排名前三的障碍度因素,见表3。

表3 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障碍度

根据表3障碍度模型的计算结果,不同地区的绿色发展障碍因子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来看,重庆市绿色发展障碍因子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农村已累计改水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和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从此项数据可以看出,农村环境治理方面有很大的阻碍作用,控制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会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应当健全农村耕地施肥的标准,并采取严格的惩罚机制。此外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庆科技创新相对滞后,建议地方政府拓展视野,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促进科技的创新发展。同样,四川地区也存在着研究经费与科教文卫支出比例小的问题。另外,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突出,反映出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有待改善。贵州省绿色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科教文卫与农村已累计改水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相对较低,其次,人均造林面积反映了绿化能力的欠缺,需引起当地政府重视。云南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均GDP偏低和教育投资力度下降,需因势利导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全域旅游和生态农业,力促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当地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资。

5 结论及建议

(1)2004-2016年,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其中在四省市中,重庆市有着相对扎实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能力上都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省份,因此在长江上游四省市中,重庆市表现最为优异。云南和贵州两省市在生态资源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四川省的工业污染较为严重,一定程度阻碍了推进绿色发展进程。

(2)在分析长江上游四省市绿色发展影响因素中,科教文卫支出占比是影响四个省市绿色发展的共同阻碍因素。可以看出由于重庆市“大山城和大农村”的特殊情况,农村环境治理执行力度不到位,未来地方政府应当健全农村耕地施肥的标准,并采取严格的惩罚机制。云南省和贵州省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是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因此云南省和贵州省接下来应当将推进绿色发展的工作重心放在把绿色资源、绿色生态培育成绿色生产力方面。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基础扎实,但是工业化比重较大,导致工业污染对绿色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的调控规制,加强发展绿色产业,加快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

猜你喜欢

省市指标体系绿色
绿色低碳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2013年1~12月中国花卉进口省市海关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