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脚踏实地,别让写作“拔苗助长”

2019-04-08卢慧婷

关键词:写作教学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卢慧婷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写作的教学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这是日后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新课程的改革对当前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发生转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34-01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时期下的语文写作课程有了新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只是让小学生学会写流水账型的日记。在国内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写作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当前小学生由于社会经验较少,基础认知还不成熟,在写作中往往不能提升到较高的思想领域,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足,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来开展写作教学,做到循序渐进。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急功近利,忽略了小学生的个人感受,这无疑会对语文的教学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不利于教学的整体发展。

一、当前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拔苗助长”现象

1.教学内容偏离小学生生活实际。

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低,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等都受到一定限制,在各方面都还不成熟,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写作训练,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其训练目标通常是让学生能够借助文字和短句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或者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但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所教写作内容远离了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导致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是模仿作文书上的内容,并没有通过写作用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作文内容枯燥乏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偏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只会造成小学生对写作的热情降低,进而导致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无法顺利实施。

2.忽略了小学生语文知识积累。

写作并不是单纯的拼凑词和句,而是需要运用语文的综合知识。在写作中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其中包括修辞手法、病句,还包括文体的差异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没有要求学生从掌握基础知识做起,而是为了加快进度,直接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这样的训练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对学生的自信造成打击。

3.小学生缺乏写作练习机会。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小学语文教师依然习惯在写作课堂中对教材内容生搬硬套,按照固有模式将理论性的写作方法教授给学生,却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即使在学校的教学大纲中安排了专门的写作课,但很多教师把写作课又在主观上改成了讲解课,导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真正进行写作训练。而实际上,写作能使学生的综合素养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写作训练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写作训练与理论知识的教授相融合,而不是将两者完全分割。一旦在教學中忽略了写作的练习,那么学生在写文章时将无法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也就无法构建出写作框架,导致文章内容体现不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也就无法写出好文章,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造成严重的阻碍。

二、从基础上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教学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础。在小学不同年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通俗易懂、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读物,让学生可以结合生活体验,更全面的理解文章内容;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有趣的少儿读本或者叙事性的文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议论文等。总而言之,通过教师的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读懂文章,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为学生日后的写作奠定下良好的素材基础。

2.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小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适当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基础知识能够快速掌握。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在讲解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品读和摘抄,并仿照自己喜欢的词句和修辞手法来写几句话。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一方面能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

3.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活动。

教师应该为学生建设良好的写作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写作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通过读、画、演、说等形式来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表达自身感受的欲望,同时,积极举办写作竞赛,通过相应的评选和奖励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经验与写作相结合,从而在写作中融入自身情感和感悟,比如引导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新鲜事物进行思考,记录下每天觉得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课后作业,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4.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写作思路很容易受到经验不足的限制。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对于学生写作思路的开拓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的造句、组词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不能从标准答案的角度来约束小学生的想象力,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根据动画内容对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进而重新组成故事,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拼凑的故事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不会使课堂枯燥无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意识,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语文写作的教学应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增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的改革下不断优化写作课程的教学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照顾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行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避免在急于求成的教学心态下对学生造成误导,导致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李冬青.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168.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