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08张泽敏
张泽敏
【摘 要】根据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及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我认为在教学中注重营造探究氛围,明确探究目标,引导独立探究,提倡合作探究,及时进行评价,扩展探究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21-01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任务,或者在某一情景中自己发现问题。这一任务或问题可以使完整的,也可以使局部的(如只是提出假设,或知识设计方案),但应符合下四个要求:能引起学生兴趣;有一点难度;不同的学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首先通过学生对已掌握的圆的有关知识,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我还想知道圆的周长、面积等有关知识来引入新知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感知摸一摸,知道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让学生从开放式的周长可能会与什么有关系猜:“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于是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设想:“圆的周长可能和直径有关系”,“那么圆的周长究竟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对自己的学具进行测量、计算,得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3倍多一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是积极主动的探究者,知识的构建者,而且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二、精心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要解答的问题往往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机械地呈现给学生,学生感受不到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或价值,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和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对问题的发现也就谈不上对问题的探究,而问题往往产生于学生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来探索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设情境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创设情境的形式要多样化,可结合生活创设情景、借助演示或操作创设情景、通过讲述故事或事件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现场表演创设情景等。在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例如,教学“比例尺”时,我们创设了“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教师说:“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学生一听:很奇怪,正当学生疑惑之时,教师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由你们出题考老师,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興趣。教师说:“这里有一幅地图,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我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教师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都说:“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您是怎样算的?”教师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作保证。另外,有些老师往往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进行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指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是为学生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探究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工具,提供一个有较大自由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教师可提供一些完全一样的梯形(上面印有1平方厘米的方格,学生很容易数出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4厘米,高是8厘米),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并根据自己的算法尝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数方格得出面积是80平方厘米。(2)如图一分割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3)如图二分割成二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8÷2+14×8÷2=80平方厘米。(4)如图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6+14)×8÷2=80平方厘米。(5)如图四沿梯形中位线剪开后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14)×(8÷2)=80平方厘米。(6)如图五分割成二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根据不同算法想出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的方法。小组汇报时气氛热烈,学生们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课外延伸是探究性学习的迁移与拓展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结束。这一活动在课外的延伸,对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探究成果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到更广阔的时空去探究创造,可激励学生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课堂学习。例如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建议实际测量一下自己的红领巾的底和高并算出所需的布料,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等。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涉及学生的主体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检验探究结果,有助于强化搜集、处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总之,在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探究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些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