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4-08孙运良
孙运良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和对语文的灵活运用能力,对小学生后续的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必须重视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又是学生提高知识文化素养的基础学科。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学校和教师逐渐重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核心素养语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的转向也成为小学语文学科中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小学语文也有着愈来愈紧密的联系。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教师就要立足于语文学科育人及其培养各种综合能力的特性,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转向,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打基础的一门学科,对教育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孔子学院”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高等学府,外国都在学习中国文化,那作为一名中国人,就更应该学习并且学好中国文化了。比如当你看到一群鸟从天空飞过,是可以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还是只会一个劲儿地指着天空说“鸟,鸟”?这虽然只是网络上的一个段子,但它何尝不是对当今文化教育现状的一种反映?这可以很清晰地反映出一个没有文化素养的人是多么可怕,由此也可以看出,阅读对人们,尤其是小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小学语文从拼音的认读、单音字的识读,再到组成词、句子、段落,最后形成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但我国大部分语文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采用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这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在近年来并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其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以自己的课堂任务为教学中心,严重忽略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此外,大部分语文教师只重视传授所讲解课文的阅读技巧,而没有介绍课外的相似文体以及延伸性的内容。同时,单一的阅读课本也不利于学生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类比性思维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朗读感知文本,建构语用能力
学生初步接触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朗读课文语句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朗读课文语句,对课文进行反复的朗读,促使学生能初步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学生熟练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涵,初步感受到课文中五壮士的英雄壮举,体会到作者表达的对五壮士崇敬之情。在研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采取导读、全班朗读、小组朗读、个人朗读或默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深入课文语句之中,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语句的含义和情感内涵。研读课文第三、四部分(第3~5自然段)语句时,这部分的内容是讲述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的经过,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文中语句:“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学生在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五壮士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困难的精神;朗读文中“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句子后,学生体会到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朗读课文最后一部分课文语句,如,“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学生从中体会到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通过朗读感知,学生的阅读情感与文本情感相互共鸣,爱国情怀也被充分陶冶,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生成。
2.品悟词句内涵,发展个性阅读
品悟文本的内涵是从研读重点词句开始的,它也是阅读教学活动的重点。因而,教师要挖掘教材的内涵,抓住文本中重点词句进行品味解读,准确抓住文本意、作者情,在对话互动中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思考和领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形成富有个性的阅读见解,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掌握作者写作技巧,完善了对文本角色的个体认知,张扬了学生阅读个性,使阅读课堂成为富有特色的个性阅读平台。例如,教学《梅花魂》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提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是个多大的孩子?”学生再一次深入课文之中,通过一番品读后,生1:“从课文插图里看出当时作者应该是个五六岁的孩子吧!”生2:“文中‘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这句话提到五岁时,她弄脏外祖父的画,之后才有妈妈要带她回国,那时她只有五六岁。”生3:“文中‘小小的心充满了快乐这句话看出作者当时还很小。”生4:“文中叙述了外祖父的一些言行,让作者幼小的心中产生了许多疑问,看出作者当时还很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准确解读,教师则紧扣学生的解读,继续提出:“外祖父的言行确实使作者幼小的心灵产生了许多疑问,谁能在文中找到作者的疑问吗?”生5:“文中描述了外祖父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些句子时,他伤心地落泪了,作者感到十分疑惑。”生6:“作者经常摆弄古玩,外祖父都不在意,只是弄臟了那幅梅花图,外祖父却大发脾气,作者对此很不理解。”生7:“当作者要和妈妈一起回唐山,文中描述了外祖父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起来,作者感到不解。”生8:“作者和妈妈要回唐山,船快开了,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他把自己十分珍爱的墨梅图和绣有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作者感到十分不解。”生9:“她从记事起到回唐山时,外祖父对她讲的那些话,她一直不了解。”……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词句进行解读,利用阅读对话交流平台,引发学生深入文本之中解读文本,阅读情感与文本情感相互共鸣,抓住了作者的心绪,感受文本人物形象,实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见解,完善了个体的阅读认知,提高了个性阅读能力。
3.开展语言训练,提升语用能力
学生领悟语言的内涵和运用方式,是有效提升语用能力的途径。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涵,紧扣语言训练点,组织学生开展语言训练:或模仿文本语言表达方式;或给文中语段填空;或运用文中重点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等等,所有这些语言训练都将有利于学生的语用能力获得训练,学生在文本语言训练过程中,一方面感悟作者寓于文本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更深刻地体味到作者运用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通过这样的语言训练活动,学生运用个性化方式进行表达,语用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有效生成、巩固和提升。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学生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出示短句填空的训练题:( )的天空;( )的圆月;( ) 的沙滩;( )( )的西瓜。学生填好这些题目,进行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后的答案,针对这些短句,要求学生探讨:填上的词语是否能够去掉?填上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根据这些短句,能够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通过填一填、说一说,一致认为这些填上的词语在段落中是不能去掉的,填上了这些词语可以使文中的语句形象、生动、具体化,有效地增强了课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对这些短语的体会与感悟,学生从中体会到作者向往闰土广阔天地的生活的情怀。接着,教师根据这段课文描写海边月夜下看瓜刺猹的景象,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活动:请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方法,观察中秋月夜下大家吃月饼赏月的欢乐情景,用一段话表达中秋夜团圆情。学生再次深入课文解读作者的表达方式,然后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阅读想象,动笔写一写中秋夜在皎洁的月光下亲人欢聚的快乐情景。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仿写成果,补充各自不足之处。在仿写活动中,学生进一步解读课文的语言表达技巧,训练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在今后习作中的语用能力。
4.重视拓展创新,强化语用能力
在学生学习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和创造语言的能力,并学会如何发展语言,强化语言创新运用能力。学生研读文本语言内涵时,教师可以借助文本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如,利用文中的反问句式改写成比喻、拟人或夸张句子;挖掘文本語言空白处,充分发挥学生阅读想象,给文本空白进行填补;或给文中插图编一个故事情节;或根据课后小练笔进行语言训练活动。只有在阅读课堂活动中进行语言拓展与创新,学生的阅读思维自然充分拓宽,将进一步强化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怀念母亲》时,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文中语句:“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学生理解了“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想象作者当时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样子,并动笔写一写,然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作者为什么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教师紧扣文中语言的空白处,引导学生进行补白活动,深入地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当学生研读文中语段“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出“思念是凄凉的,又为什么与普通凄凉不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教师拓展学生阅读想象空间,开展如下练笔活动:①夜深人静,当我想到故乡时,我仿佛听到了故乡( ),又仿佛看到了故乡( );②夜深人静,当我想到故乡的老朋友和亲人时,我仿佛听到了故乡的老朋友和亲人( ),又仿佛看到了故乡的老朋友和亲人( )。通过借助小练笔活动,学生深刻体会了作者那股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情,训练语用表达能力。又如,教学《詹天佑》时,学生研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内涵后,教师利用文中插图,让学生同桌间根据插图讲一讲图意,再编一编詹天佑是怎样设计人字形线路的故事,动笔写一写,把编写好的故事在班里交流,进一步感受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与爱国情怀,也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阅读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之,核心素养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该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质出发,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养成。
【作者单位:灌云县伊芦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