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性培养策略
2019-04-08葛健慧
葛健慧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学校教育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其实,这种要求正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体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并没有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总是用统一的要求对孩子进行施教。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小学美术教育的角度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小学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为一线美术教育更好地进行学生个性教育提供了一种参考。
一、引言
对于“个性”一词内涵的阐述,不同学科对其定义具有一定的偏差。本文所论述的个性发展是指在遵循学生个性差别的基础上,借助教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进而促进学生个体在身心、德行以及才智等方面得到最佳发展。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育者,在对学生施教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这种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张扬。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提出几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二、整体感受作品,张扬学生个性
每一幅美术作品都有着相应的创造背景及想要塑造的艺术形象。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不能将美术作品肢解开让学生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作品,而应该让学生在完整地看完一个美术作品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并理解作品。整体感受一个美术作品,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能力,对张扬和发展学生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美术作品时,老师可以先讲述该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然而用多媒体在班级展示这幅作品,让学生先独自去感受、理解画中人物的特征。这时,很多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对画中人物的各种表情进行评论和猜测,可见学生已经投入到画面的欣赏之中了。这時,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去进一步地去理解作品,学生能对同一幅美术作品,老师提出的同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正是每个学生个性的体现。不过,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应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同的答案,要对学生答案中蕴含的积极元素予以肯定与褒奖,这样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会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最后,在学生对作品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再对作品的独特之处进行分析,这样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借助学习探究活动,发现学生个性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是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真正地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其教学过程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自主学习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对于需要解决和探究的问题,授课老师并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一连串相关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材料、相互讨论,找出结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借助自主探究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美术兴趣等提高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我曾经在教学生学《拼贴装饰画》这部分内容时,这节内容非常有趣,学生本应该都愿意参与动手拼图。可实际上我在一个班级上完课后,发现并非这样,很多同学在座位上,只是无聊地坐着,并没有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其原因是我准备的拼图材料这些学生并不感兴趣。于是,我在另一班上课前就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将自己喜爱的拼图材料准备好,并拼出自己满意的图画。在上课时,我在这个班级并没有直接把自带的拼图材料拿出来,而是介绍了拼图的一些注意事项,并提出三个问题:你们回去准备好拼图材料了吗?你们拼出了自己想要的画面了吗?你们愿意把自己的理想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吗?我的问题提出后,班里同学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拼图材料,并有几个学生主动举手愿意将自己的拼图作品在黑板上进行展示。于是,我就邀请了几个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拼图,在台上同学拼图的过程中,台下学生不时对台上学生图片搭配和组合提出了质疑。最后,我让台上同学阐述了自己图片设计的目的及意图,并让学生代表提出对台上同学作品的质疑之处,以供大家参考。这种学生带着问题而进行课堂探究的教学活动,避免了教师讲解的枯燥,避免了课堂的沉闷,利于每个同学各抒己见,各显个性。
四、创设美术课堂活动,搭建学生个性展示平台
小学阶段的孩子常具有“自尊心强、爱表现”的特征,这是对小学生进行教学需要明确的前提。为此,作为美术老师就应充分借助美术课堂教学的机会,通过各种课堂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搭建个性展示的“舞台”。具体可以这样做:
(一)设置“课堂五分钟艺术展”活动。为了让美术的课堂不再沉闷,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示自我,在课堂上找到存在感,老师可以在每节课前专门预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这里的“才艺”展示,不单纯指绘画作品、艺术品制作,只要与美术有关的都可以。起初,学生可能上台展示的积极性不高,这时老师应邀请一些美术绘画、设计制作能力强的学生上台做榜样,并鼓励一些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经过若干节课的坚持,孩子们对“课堂五分钟艺术展”便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便会主动参与活动,在欢乐与笑声中展现了自身才艺,增强了自信心和对美术的兴趣,利于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
(二)创设机会,促进学生自由想象。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其价值比知识更重要,利于促进人创造力的提升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就应该创设机会,促进学生进行自由想象。例如,在学习《小泥塑造型》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改变常规的课堂教授方法,自己不给小泥人设定具体的形象,而是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去用橡皮泥捏制小泥人形象,并用彩笔给小泥人设计衣服的颜色。没有固定的模型限制,学生纷纷凭借自身的理解去捏制小泥人,并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小泥人配上不同的颜色。其实,这一过程不论孩子设计得好与坏,不可否定的是孩子思考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孩子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