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课应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2019-04-08马元良
马元良
小学科学课标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但在科学实验课中,部分教师,只知道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是明文规定,像是天经地义的做法,教条而又片面地曲解了要求的精神,而忽略了学生的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在实验课中,通过实验进行改进,大胆地帮助学生思考,取得效果比较满意的几个案例。
一、提出问题,大胆思考
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这课时,我改变传统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和探讨。当时,我们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屏住呼吸,隔上几秒钟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会增高呢?
让学生带着这个的问题,按照原来屏气法试了试,结果,效果并不明显。通过小组内讨论,我提出这样的大胆想法:呼吸是相对的,肺部气体的交换是相对的,平衡的,屏住气停顿呼吸并不等于就增多了二氧化碳的含量。
我们在做第一个实验用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时,用“屏气法”是不会增大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还倒不如让学生深吸一口气,憋一会儿,再慢慢地向瓶中吹气,只要多吹几次就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在做第二个实验,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时,只要注意呼气时,呼得慢一点,越慢越好,收集得满一点,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另外,在指导学生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当发现瓶内的水排完后,不要立刻停止,应立即把胶管从瓶中移出,再盖上玻璃片,把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这样可以避免收集到的气体从管中倒泄出。
二是收集气体满后,将胶管的一端立即用手捏住,移开胶管再盖玻片。
三是当收集满后,一边吹着一边盖玻璃片,同样可以收集一满瓶气体。
只要收集满瓶呼出的气体,就能保证二氧化碳的含量。
通過对该实验的以上改进,实验效果很理想,从而,也更加调动起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兴趣。
二、因势利导,激发思考
我在教学《杠杆》时,本课目的要求是,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平衡的原理。材料有:支架、立柱、杠杆尺、钩码(4个)、底座。当时,我指导学生安装完成后,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利用手中的材料,让杠杆尺平衡。接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学生做得很快,不一会,各个小组的汇报就交上来了。总共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等距离的格上,左右各挂一钩码,平衡;二是在等距离的格上,左右各挂两个钩码,平衡。
我首先对学生的正确做法,给予肯定和表扬。
接着,我话题一转,问道:“你们和大人玩过跷跷板吗?”
学生回答:“玩过!”
我又问:“你是怎样压过大人的?”
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你们用钩码模仿着做一个跷跷板的游戏吧。”
学生的热情一下子上来,小组内相互思考、讨论,实验又活跃起来,并欣喜得纷纷举手,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情况:一是在杠杆尺的左端第一格上挂二个钩码,在右端第二格上挂一个钩码,平衡。
二是在杠杆尺的左端第一格上挂三个钩码,在右端第三格上挂一个钩码,平衡。
三是在杠杆尺的左端第一格上挂两个钩码,在右端第四格上挂一个钩码,平衡。
以上实验,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的改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能力,使本节的目的——使用杠杆省力,得到完美的体现
三、发现问题,讨论思考
教学《斜面》这节课,本课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斜面能省力,且斜面越长越省力。本课的实验材料有:(表面光滑程度相同,长短不同的木板)各1块、测力计1个、垫木1块、带挂钩的小木块1块。
实验过程是,我首先给学生进行演示实验,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不一会,学生的实验结果就出来了:一组在短木板上的拉力是1牛、长木板上的拉力是1.5牛;二组在短木板上的拉力是1.2牛、长木板上的拉力是1.6牛;三组在短木板上的拉力是1.4牛、长木板上的拉力是1.6牛……
为什么,各个小组的拉力不同呢?就是同一小组的拉力也是不同的呢?问题的出现,引起的学生的好奇,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自己的思考想法,进行逐一验证,最后使他们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一是由于木板的长度不一样长,测出的拉力就不一样大,并且是木板越长,拉力就越小。
二是即便是同一块木板,虽然长度相同,由于垫木高度不同,测出的拉力也不一样,并且是斜面越陡,坡度越大,拉力就越大。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我深深认识到,实验课并非是简简单单的操作问题,学生学会操作,按照老师的演示再重复一遍罢了。还应该,设身处地让学生开动脑筋,好好去想想,去思考思考。
【作者单位:沂源县石桥镇中心小学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