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管控义务教育公用经费

2019-04-08曹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经费义务教育管控

曹坤

摘 要 教育有益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如何更好地利用义务教育经费,关系到国家资金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使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管控面临着经费管理的诸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关键词 义务教育 经费 管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中小学教育支出中的重要部分是义务教育经费,义务教育经费使中小学正常教学活动和后勤等方面能够得到正常运转。这项费用包括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及学校的正常运转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产生的各种费用。随着教育会计集中核算,义务教育活动公用经费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在预算编制上依然有些学校不够重视,管理不规范不合理呈现出常态。

1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不足之处

1.1是预算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管理水平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编制不完善。只强调预算内经费的安排而忽略公用经费编制问题。在实际运行中有些学校存在编制不够详细等问题,尤其是编制公用经费预算没有明细项只有总体,语言说明不详细不具体,预算资金用途不明确,公用经费与专项资金不清,预算透明度不高,不利于监督管理。有些学校的经费年初预算和实际使用数存在较大的差异,预算计划随意性大,没有严格按计划执行,编制预算计划和执行预算结果不一致。这样既不益于规范支出标准,也不能保证资金使用正确性。

1.2是不按规定程序使用公用经费

有些地方的公用经费是由该地方财政直接拨付给学校,由学样自主安排和使用。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明确了公用经费的使用范围,但一些学校没有按上级要求合理分配公用经费支出项目,存在超范围支出现象,这样就造成学校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经费不足。

1.3是学校公用经费不应按学生人数拨付

目前,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预算往往依据学校规模大小和学校的发展来确定,由其是在校学生人数是衡量学校规模及学校发展所需公用经费的重要依据,政府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划拨都是以学生数量为标准,按在校生数量来计算。由于学校规模不同,学生人数差距大,同样的公用经费标准规模大的学校可以维持正常教学费用,而农村学校在校生少,获得公用经费也较少,且只能维持正常学校运转开支,再加上现在大部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达标,所需改善经费多,这就导致农村学校收支不平衡和入不支出的情况,造成学校正常运转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对中小学校按在校生人数拨付公用经费是不合理的。

2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控的几点建解

2.1是合理安排公用经费细化预算编制制度

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农村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少规模小所以公用经费也相应较少,这就造成学校的正常开支无法保障,更谈不上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为了改变這种情况规模较小的学校在编制年初预算时应申请追加经费或专项拨款。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实际调查基础上,计算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对公用经费安排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补助拨出专款,来弥补小规模学校的经费短缺,从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要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规范程序、高效通畅的原则安排公用经费,制定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制度,既要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所需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文化活动所需经费。同时核算中心应根据学校年初上报的各项目进行审核,核实报销各项费用凭证,要严格控制预算执行,保证支出使用的严格性,避免出现铺张浪费,防止支出的无计划性和随意性,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率。

2.2是明确支出项目,强化经费统筹管理

要明确规定学校经费使用范围和标准,建立接待标准并由专业部门具体安排,并建立详细登记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每年招待费的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对于超出范围应拒绝报销。更不能将公用经费用于人员经费、职工考察费等。切实降低非教学支出的比例,充分发挥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对于学校的基建维修、教育教学仪器采购、校长和教师外出学习考察等重大事项的管理和审批,都通过核算中心的经费监督,实现财务事项的全程监管。

2.3是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公用经费管理质量

加强对公用经费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督促学校领导主动建立和完善财经制度,建立可行的内部控制和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制度,细化支出范围和标准,建立商品采购核算,规范经费管理程序,明确责任,严格控制,保证学校的每项开支有来源,有依据和保障。逐步建立一套系统化、易操作的监管机制,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学校的每学期末教育主管部门都应对学校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把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有效程度作为校长绩效考核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直接跟校长的政绩、职务任免、星级评定挂钩,通过奖优罚劣办法促使学校科学合理地使用公用经费。核算中心要根据规定加强对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指导和严格审核,规范学校收支行为,利用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加强对学校的监督与审查,既要注意分配的合理性,不挤占挪用公用经费,又要保证公用经费的有效性,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核算中心要实时掌握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保证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财政、教育、审计、工商等部门要定期组织对中小学校的预算执行、会计核算、收支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更加科学合理,杜绝违法、违纪或违反财务规定的现象发生。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要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并及时向社会透明,接受社会广泛监督。

参考文献

[1] 刘维忠.浅析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6(33):180.

[2] 欧阳洁英.关于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01(05):98.

猜你喜欢

经费义务教育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继续推进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
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工作的思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失控还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