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历史教学实践
2019-04-08林小晶
林小晶
【摘 要】中职历史是中职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历史学科的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方面,这对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一方面,这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后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而且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环境并成为其中一员。就目前整体教学情况来看,中职历史教学在这方面普遍做的不到位。故此,本文就如何在中职历史中渗透核心素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历史教学;创新策略
“核心素养”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直都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目前正致力钻研的课题之一。中职学校作为一个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只有这样,学生在走上社会后才能被社会所接纳,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能够快速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应工作环境。本文以中职历史学科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加以论述。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不同的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最终的目的却是一样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公布了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在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分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基础这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学会学习、科学精神、人文底蕴这六大素养。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基础教育改革明确了内容和方向。具体表现在历史这门学科上,其核心素养的构成应当包含以下几点:①家国情怀。学习历史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历史,借鉴历史,认识到中国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追求,通过学习历史对我国曾经走过的历程以及当前的国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②史料实证。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史料进行辨析,通过可信史料重现历史情景。③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学习,依据史料对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提取,同时在看待与理解历史问题的时候能够使用历史思维去辩证。④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科学看待历史这门学科。⑤时空观。与其他学科表现出一定的差别,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在学生时空观培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应当学会如何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二、中职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良好心态和性格的养成
目前的中职学生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的学生,而且都是00后,很多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各项品质和人格等都处于被塑造状态。因为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加上其他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性格存在散漫、自负、傲慢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将不断碰壁,遭受更多的挫折。如果历史教师能够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学习和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坚定、从容,很好地去抵制外界诱惑,始终保持一颗积极的上进心,并且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他们能够正确地、客观地、坦然地面对自己身边的一切人和事,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加上高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中职学生知识基础普遍较弱,加上学历上也不占优势,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很难脱颖而出,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面对这种现状,学生只有在自身素质上不断下功夫。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这样,学生走上社会后,在面临问题时能够更加理性地去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打破就业窘境,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在正确理解历史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客观的思维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更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历史教学创新策略
(一)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在传统的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一股脑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必须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调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方向、有目标地去学习。例如:在讲到宋朝历史的时候,教师对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宋朝当时已经有火器,为什么在与蒙古和辽金骑兵对抗的过程中仍然战败?”面对这样一个有思考性的问题,有的学生回答是官吏腐败,有的学生回答是因为火器还未形成规模,还有的学生说当时宋朝重文轻武。有些学生根据“杯酒释兵权”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有些学生根据赵匡胤陈桥兵变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突出,充分展现了自我。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条理会越来越清晰,语言组织能力将越来越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越来越深,学习态度也越来越积极。由此可见,这种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创新之举可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精准的师生互动,对于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教学情境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知识点如同浩瀚繁星,不僅数量多,而且比较琐碎。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将历史人物记混淆,或者将历史事件记错了时代。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感到吃力,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兴趣。为了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同时也为了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抽象知识具象化,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这对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火药发展史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英军与清朝士兵对抗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当时两国军队实力的悬殊,深刻感受当时中国的羸弱,以及面对野蛮外敌却没有还手之力的悲凉。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另外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责任感,使学生具有更加浓厚的家国情怀。
(三)基于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评析历史事件
在对历史事件过程进行评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带入进去,这就造成了历史在客观与主观上的疏离。为了防止这一问题的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历史事件的时候不能过多地融入自身情感,尽量不去影响学生的情感。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自顾自地对历史事件进行点评,就会造成“先入为主”的局面,这对学生的判断和理解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讲解历史事件的时候,教师应当将历史事件客观地呈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时候,教师应尽量让学生为自己的论点找到依据,比如说辛亥革命的发动有何意义,并举出相应的依据。这样有理有据地评析可以增强评析的客观性,也能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中职历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要给予重视并予以落实的教学任务之一。这不仅可以优化历史教学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拙见,希望能为广大中职历史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共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盛思月,何善亮.论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途径——基于近年来核心素养主题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J].教育参考,2016(02):12-20
[2]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11-115
[3]雷铭,朱立明,武丽莎.融入与充实:从核心素养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8(02):76-81
[4]赵玉洁,王德民.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考历史试题考查成效分析与建议——以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5):14-16
[5]張华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设计探析——例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8(02):44-49
[6]徐继宽.核心素养时代:叙写历史教学目标要坚守常识[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