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习作的教学思考

2019-04-08毛颖

关键词:禁区理想习作

毛颖

【摘 要】“儿童习作无禁区”——降低习作教学的目标,为学生轻松习作创造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82-02

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为什么会有这一现象呢?这是涉及到习作教学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习作教学理念陈旧

习作教学是研究儿童,还是研究习作?是重“人”,还是重“文”?是关注最终的结果,还是关注表达的过程?当前的习作教学,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文”,而不是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独特个体、有着自由思想的“人”的表达的需要,过多地关注习作的内容和结果,而不是关注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情感的体验、表达的惬意、交流的快乐。

[案例]一个三年级农村孩子的习作:《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

“阿爹还没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

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不怕了……”

老师在作文上打了个“×”,并写:“这也叫理想?这也叫作文?”

对低中年级孩子的习作而言,我认为可以不必成文。在上述案例中,在老师的眼里,“变成一条狗”的理想显然“不远大”,“思想境界不高”。而且这样絮絮叨叨的,似乎也不符合作文的“规范”,因此就有了“这也叫理想?这也叫作文”的批语。可教师没有看到孩子在习作中表达的真情实感,没有感受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因而没有给孩子应有的肯定、鼓励和安慰,一个“×”,否定了孩子的理想,否定了孩子的情感,也泯灭了孩子用习作表白心声的热情。

习作是学生生活的直接反映,习作是学生心灵的真实再现,有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就会有什么样的习作。尽管我们谈起小学作文教学时都会讲“要引导自由表达,鼓励孩子做真人、写真事、抒真情”,但过于强调习作的思想性、技术性,这些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扎了根。我们常常在不经意之间用之作为衡量学生习作的标准,在不自觉中忽视了学生生活的独立性和习作的个性。

二、习作教学定位太高

1.偏离实际。

习作就是学习作文,有的教师和家长则要求学生不用学就天生写出好文章,是一个“小文学家”。这种过高的期待使得学生的习作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而丧失习作的兴趣和自信。试想,当您的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何曾要求过“吐词清晰、语言生动甚至出口成章”?哪怕孩子发出一个模糊不清的发音,我们都是那样激动欣喜?如果当时我们用高要求来强调孩子的说话,恐怕孩子一辈子也开不了口了。这个道理是相通的,当前我们的习作教学就存在着这一“脱离实际”的现象。

2.目標定位过高。

几十年来小学作文教学目标一直“居高不下”;习作教学承载了教师和家长给予的太多的思想方面的要求、表达技巧方面的要求。早在1992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到2011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里都提出:“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究竟“恰当”到什么程度?这两部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是:“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看来这个“恰当”就是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这些要求对于小学生仍然太高。这些“高要求”,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一代教师和家长,思想定势使我们对学生的习作评价常常是高标准,使得习作成为学生心中难以承受之“重”,成为学生心中难以跨越的“坎”。

3.跨越阶段。

由于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和思考,又由于习作教学自身具有极大的灵活度和创造性,造成教师在习作训练中阶段性目标不明显,有着“信马由缰”的倾向,甚至产生一二年级就要求写作文;用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来指导中年级习作等现象,没有非常清晰地认识和把握各阶段的教学特点和训练重点。这些超阶段的习作练习无疑加重了学生习作的负担,造成了学生对习作的恐慌。要求孩子写出“有思想、有深度、语言优美”的文章,并进行一些写作技法的指导,结果造成大量的“抄袭”范文、套用范文的现象,作文中出现大量的假话、空话,甚至“编造惊天大案,制造美的谎言”。

诸如此类习作教学目标定位上的偏差,使习作教学远离了学生生活,远离了学生实际,远离了学生心灵,使习作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学生内心表达的需要、交流的需要、生活的需要,这势必增加了学生习作的负担,使学生习作的目的性发生错位,制约了习作能力的发展。

习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的需要,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能顾及孩子习作是内心的需要而一味地高标准,孩子怎敢提起那杆沉重的笔来抒写自己稚嫩的心?小学生作文是习作,习作不同于创作;习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写作,虽然要求学生自写作文,那也是在教师指导下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提高,逐步达到自写作文的目的。

小学生作文是一个练习过程。其教学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早已指出的一样:“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辞之工,谋篇之巧,初非必要之需求。能之固佳,不能亦不为病。”这段话明明白白地指出了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我的理解就是小学作文做到意思清楚明白、语句通顺即可。

因此,在小学生习作上,我们提倡“儿童习作无禁区”!要求学生习作时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就是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教师则要做到“童言无忌”、“宽容童言”、“呵护童真”,切实把习作的目标降到应有的程度。提倡在习作教学中,“儿童语言无禁区”!“儿童表达无禁区”!“习作内容无禁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语言自由抒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体验。只有降低了习作教学的门槛,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学生的想象才能真正放飞,学生的语言才会充满灵性,学生的个性和才情才会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禁区理想习作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肖文儒:为生命禁区带去希望
肖文儒:为生命禁区带去希望
肖文儒:为生命禁区带去希望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不让你去的五大旅游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