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2019-04-08周菊

关键词:思想品德探索实践

周菊

【摘 要】小学是学生打好学科知识基础的黄金时期,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学思想品德直接关系到小学生道德品行的发展方向,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利于小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正确树立,塑造健康的人格与品德,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以及对社会观形成正确的认识,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形成受益终身的优秀品质。本文介绍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探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65-01

在过去的小学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积极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是以德育为先,而思想品德教育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到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传统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讲解课本内容,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课程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讲,缺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认识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以人性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拥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

1.学生缺少主体地位。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现在很多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课堂讲解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走,而教师只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灌输式教学,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学生缺少主体地位,被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在这种枯燥、沉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小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2.教材缺乏联系实际。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习惯与特点,但有的教师按照教材顺序教学,教学方法过于模式化,只是围绕课本内容进行教学,学生的知识视野受到了限制。并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只能死记硬背来学习理论知识,无法体验到思想品德教学与自己的实际联系。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小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有效相结合,失去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3.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现在很多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是围绕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创造性思维,并且结合课本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后,过于追求答案的统一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比较跳跃,善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但却无法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学理念过于落后,小学生所学习到的思想品德知识只是局限于书本寻找答案,使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失去发挥的空间,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4.忽视主题探究活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动,以适宜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现在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增加了主题探究活动,把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性整理而安排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增加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巩固学生学习到的单元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主题探究活动,学生缺少探究的机遇,使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1.激发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起到适时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亲身实践后,才能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而总结出相应的答案,真正理解教材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到并记下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这样才能增加课堂听讲的针对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问题,激发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

2.增强学生之间合作交流。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以实现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还拥有强烈的表现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把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教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并鼓励每组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自主参与到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之中,增加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但掌握了思想品德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达到提高德育素质的目的。

3.合理创设特定情境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情境教学,使学生如临其境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

4.重视实践参与社会调查。

教师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教师要事先作好准备,注意避免负面影响,并使学生在辨是非中提高自身免疫力。

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现代化教学工具与教学资源都可以应用于思想品德教学之中,教学方法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而增加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以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让小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身边事物与自己的密切联系,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积極探索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教学内容实施相应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增加学习内容的印象,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行,为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玉玲.浅析当代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2]周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路径[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1).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探索实践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