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视角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19-04-08柴希

关键词:平台机制

柴希

【摘 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内各方面共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专业教学的成效并不理想。面对专业类大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普遍特性,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变被动为主动。本文基于湖北美术学院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符合专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挖掘专业领域蕴含的思政教育因素搭建特色活动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动融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聚力思想政治引领与专业教育融合共进。

【关键词】机制;平台;融合共进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10-01

当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高校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内各方面共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专业教师和思想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两支重要队伍理应做出表率。客观上,专业院校的专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仅能选择若干节点作为德育和教学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专业学习的成效并不理想。与此同时,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并未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和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现实严重消磨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作为与学生相处周期最长,对学生影响力较强的两支育人队伍,長期分离育人暴露出的问题不仅反映出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薄弱环节,也拷问着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建设的机制问题。因此积极构建符合专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协同育人机制尤为重要。

一、构建符合专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面对专业类大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普遍特性,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变被动为主动。在保持原有思政工作队伍结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管理岗位,吸纳对应专业人才作为专职思政工作者。具备专业背景的思政工作者可主动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指导,综合性课程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将思想政治的理论说教融于实践。打造一支自身具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能力的思政队伍。

二、搭建特色实践平台提升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以专业媒介为依托,深度挖掘专业领域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学生日常,贴近学生需求。以提升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首先将专业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特长把个人作用延伸到社会,服务于人民生活。另外树立个人的先进性要落实于服务的意识,培养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学生队伍。以实际活动案例分析:开展“红色物业”街区微改造活动,发挥专业特长对旧城区实施设计改造。该活动获湖北省委高校工委优秀支部好案例。组织三下乡活动,通过志愿者形式招募师生深入湖北鄂州熊易村,万秀村等湾落进行乡村调研改造。响应党总书记号召“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以实际行动响应“设计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导向。依托专业特长以服务基层的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知晓民情与国情,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理解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协同育人视角下聚力思想政治引领与专业教育融合共进

高校协同育人更多侧重于社会、行业和高校各个领域如何单向协同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各个层级忽视了协同的双向互动性并且缺乏流畅有效的协调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协同育人的理念被层层弱化,甚至层间断裂。这在实际工作中大大降低协同育人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主动融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聚力思想政治引领与专业教育融合共进。

加强学生活动的针对性,大一统的方式无法对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差异性引导。提高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引导。以学生问题为导向,开展以专业为依托的学生活动,把专业教师请进学生活动。一方面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另一方面加强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与学生的接触交流,在实践中挖掘学生专业特质,发现教学盲点,促进教学思考、改革。对开展的以艺修德,以德促学的实际活动案例分析如下:

(1)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业困惑,首先探究根本原因:低年级接受通识教育,缺少从大一到大二缺少专业性引导和过渡。学生面对系部高强度专业理论学习及基础训练,出现了不同程度学业障碍,心理焦虑等问题。为此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与专业教师信息互通,主动搭建学业活动平台。组织学生开展手札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课下眼观手摩记录专业知识要点、学术前沿动态、优秀案例分析等,培养其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降低一年级学生专业学习脱节的困惑。通过手札传递出每届新生在专业方面的潜质和特长。辅助专业教师在后期教学中因材施教。

(2)对待新专业学生的学业障碍,面对部分新专业学生无绘画基础,对绘画设计表现课程或被动或消极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高年级对专业前景迷茫,对专业不自信。在竞争优质教学资源上与其他专业相比处于弱势。如双学位申请、游学计划等。班风沉闷,集体意识薄弱。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将专业资源优势为思想教育引导所用。开展贯穿全年的专业实践活动-景观小花园。一方面通过专业媒介引导小众专业学生与其他艺术专业学生互学互助,树立专业自信,强化学生对于系部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实现活动辐射学生人数的最大化,在活动中促成研究生和本科生年级混合、不同专业方向的混合。从园子前期设计、场地测量,花境调研再到土方调整,植物比配,修建等环节。以传、帮、带方式引导学生团结互助,学生在沟通中学会协作,劳作中体验艰辛,困难时勇于担当,收获时懂得分享,离别时懂得感恩。在活动中塑造学生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

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绝对的领域界线。专业活动范畴也可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辅导员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的主动性,善于搭建活动平台,以自身管理优势弥补专业教师与学生课下交流的不足。专业老师给予辅导员学术支持,借力辅导员管理优势在学生中深化专业学习,同时也增强了辅导员全方位育人的能力。思想政治引领与专业教育融合共进,才能达到培养崇德、笃学、敏行、致美,关注生活、表现时代、服务社会,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视觉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平台机制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