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山河,胸中事业
2019-04-08朱爱国
朱爱国
【内容摘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初衷之所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强化文本在构建信仰过程中的基点的作用,找准入口,才能对学生产生正向的引领的教育效果。经典性与时效性结合的最佳的效益,便是:文学、文学语言不仅仅让学生有所知,更有所感,而所感之处,最上等的收获应是信仰的获取。语文教学中的信仰构建必然是一个先构建眼底山河之景,方成就胸中事业的伟大历程,它也是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信仰构建 基点入口 经典性时效性结合 层级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都为经典之作,但其中的审美意味,学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接收。这就需要考虑到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信仰构建的基点与入口,信仰构建的经典性与时效性的结合,信仰构建的层级划分及人生态度的建立与自我反省。
首先是创建有效的信仰的基点与入口。以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为例,五烈士的牺牲的意义与价值,肯定是需要作为重点来剖析的,学生也是比较关注这一点的。当学生们读到“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时,自然而然地被这种不畏强权的大无畏抗争精神所感染,因为这是苏州人民反对阉党残暴执政与无良盘剥、拥戴维护周顺昌事件的最高潮。以死抗争,以死明志,平民維护正义的代价就是死亡,平民成为英雄的代价竟如此之大,然当事人却无丝毫迟疑、半点后悔,“谈笑以死”何等洒脱,“颜色不少变”又是何等悲壮!真可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由此,烈士之墓的建立及为有志之士高度认可,便显得如此顺理成章。所以,文本本身的关键词句,必然是信仰构建的基点。
但这显然还不够。为了强化烈士永垂青史的理由,在完成文本研读的同时,我设计了信仰构建的入口,那就是“对比”。我的对比点就是“五烈士之墓”与文本中的大反派“毛一鹭”之墓的对比。文本在提及毛一鹭的时候,最吸引学生关注的无疑是苏州市民暴动之时,其狼狈的处境“中丞匿于溷藩以免”,然坏人的结局仅此而已么?我援引2005年2月版的《苏州杂志》的一文《谁拯救了苏州人——从吴人尽反到五人就义》向学生补充毛一鹭的信仰崩坍的可悲之处:其一,毛作为进士及第之人,有《云间谳略》这样的文采不错的作品留存;且在《虞山妖乱志》中,毛是个很爱才的人,他做考官时,选拔了很多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为人所称道。然在天启年间,魏忠贤一手遮天,官员的升迁调动,都是由这位封为九千岁的魏忠贤把持,像毛这样的读书人,满脑子利禄功名,似乎也只有阿附魏忠贤一条道可走,因此信仰的崩坍,价值观的扭曲,必然是毛最终被世人唾弃的根源,其才华与结局对照之下,其可悲可叹之处彰显尤甚。其二,毛一鹭党羽在严州府前大街,为其建有《清朝耳目》大牌坊,知之者嗤之以鼻。高大辉煌的牌坊也难以洗白其斑斑劣迹。与五人墓成为苏州一文化胜景相对的是,民间传说,因怕死后遭挖坟鞭尸,故毛一鹭出葬时虚葬数处坟墓,后人无法考证其究竟葬于何处。选择“对比”这个信仰构建的入口,在五人之墓之堂堂正正地矗立与毛一鹭之墓的躲闪湮没,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更加的浓厚,也自然地明白了单元的主旨“烈士的抉择”也是“人之信仰的选择”,一念地狱,一念天堂,信仰崩坍,人便失落了生存的意义,社会失落了精神的支撑。
《左传》云:“大上有立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初衷之所在。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忘记教育的这个初衷,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强化文本在构建信仰过程中的基点的作用,找准入口,才能对学生产生正向的引领的教育效果。
教材文本的经典性解读非常必要,但我们也知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信仰构建的第二要点我认为是文本解读的经典性与时效性的结合。
我的大学老师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1A版里发表了一篇《从一个“似乎”说起》的文章,引发我很多的思考。大学期间在上王老师的课的时候,他正摇旗呐喊着推行“语感说”,时至今日,先生在治学上的严谨态度有增无减,令我惭愧。在该文中,他特别提及了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关于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生活状态的散文《跑警报》,并对其写法做了极生动的诠释。恰好此时(2018年1月)电影《无问西东》上映,关于西南联大的话题一时间成为观影后的热议,于是,我想是时候跟学生再提一提这些了。之所以是“再”,是因为之前就已经上过汪曾祺先生的《金岳霖先生》这篇生动有趣的课文。于是关于西南联大,关于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便趁电影的热潮而回炉重铸,学生们自然非常愿意在讨论电影话题的时候,去感受去品味清华校歌中的“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绍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这些文字的含义。自然,关于汪曾祺先生在写及西南联大师生的那种面对家国沦陷却能坚守民族大义,从容淡定地面对民族困境并为民族未来身体力行的种种气度,毫无理由地让学生们为之着迷、为之钦慕。《无问西东》的电影情节与汪曾祺先生的经典散文《金岳霖先生》《跑警报》《那年那月》……便这样自然而然地达成了水乳交融。
经典的文章结合热门的电影,使得学生在接受那段历史的时候更有了恰到好处的情境。我时常建议学生去看好的电影,因为电影可以作为语文阅读的另一种形式的展开,且在观影时的大众集体意识的影响之下,某些积极的思想更容易为学生所接纳而成为解决问题的答案。电影拥有不可比拟的大众审美共性,且独具的潮流性时效性,令我无法忽视其强大的普适的教化效果。我们在课堂上若说教般洗脑式的去跟学生谈理想谈道德谈信仰,不如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里,在光影艺术世界中去笑一笑去哭一哭去想一想。
当然,还有音乐。比如古典诗词中的种种审美趣味的感悟,如果用旧词新曲的方式来演绎,肯定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档特别适合高中学生去看去听的节目《经典咏流传》。古典的诗词,中国风的曲调,多位实力唱将,央视一套的高收视率,响应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在注重节目时代化表达的同时,也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从而树立文化自信。我自己也下载了很多首节目中的歌曲,反复聆听,确实是别具风味的艺术享受。学生们很喜欢黄绮珊的《定风波》,胡德夫的《乡愁四韵》,盛一伦的《梦西湖》……我想这是时尚偶像、实力唱将与古典诗词的双赢时刻,也是语文教学与信仰构建的双赢时刻。
按照马斯洛需求分层的理论,就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我们也可以把信仰构建按层级划分并付诸教学实践。大方向分两层,小方向可以按照教学实际再细分,但信仰的构建则需贯彻始终。第一层是美丑的标尺,单纯的文字的审美与人性的善恶的审美。不懂得文学之美,生命的厚度是被削减的。李泽厚先生在给宗白华《美学散步》(1980年)一书写的序言中说:“宗先生当年的《流云小诗》与谢冰心、冯雪峰、康白情、沈尹默、许地山、朱自清等人的小诗和散文一样,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散发出这样一种时代音调。而我感到,这样一种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情思,从早年到暮岁,宗先生独特地一直保持了下来,并构成了宗先生这些美学篇章中的鲜明特色。你看那两篇罗丹的文章,写作时间相距数十年,精神面貌何等一致。”从美学大师的视觉看来,单纯的文字审美是对宇宙、人生、生命的自我觉醒式的探索追求。我们的高中课文中,事关文字文学的审美几乎处处可见,作家风格的差异,导致语言风格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的美令人沉醉:老舍《想北平》的醇厚的京味,沈从文《边城》的清丽的湘西风情,鲁迅《祝福》的压抑沉重感,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绮丽迷蒙……都是对文学信仰构建的最佳的媒介。而人性的审美则能归正与强化学生的认知准则:《辛德勒的名单》的辛德勒的人性的回归历程,《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美丑的对比的大看台,《雷雨》中的复杂到极致的人际纠葛与人性衡量,也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对真善美的坚守与假丑恶的鄙弃,于是,年轻的学子就能信仰美的,远离丑的,这是教学的力量,这是教学的意义。第二层是做一个有德之人的信仰构建。由文字激发,从独善其身开始,到终极的家国情怀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最高层级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等人等文,不仅展示个人命运的浮沉,更置其于家国兴衰的历史节点之中,可歌可泣,不能读出其厚重,又怎能算是教学任务的完成?
所以,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让群体有共鸣,让集体共建共同的态度,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才是建立信仰的好方法。教育始终是“爱”的教育,爱就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没有爱的共鸣的教育,脱不了单纯的说教的嫌疑。我几乎每两周就会空出一节课来,让学生们一起谈谈时下的时事热点,各抒己见,当然,有事先安排的主持人,也有事先筛选的相关材料,也有临场交流的一些信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去探索、去研究,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当众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讨论话题的时候没有距离感,是自然而然的表达所思所想,弱化被老师引导的感觉。学生们都很期待这个时刻的到来,因为确实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快感。当“共享经济”繁华一片的时候,我们对共享单车有说法;当电影《芳华》中的善良被践踏时,我们对真善美有坚持;我们不只去歌颂那些美好的,也必去深究丑恶的根源,这就是基于高中学生的满腔热血,及早地培养起对社会的那份浓浓的责任心。高中生信仰的建立,有利于大学时期形成稳固结实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利于家风的理解和对后代的教育延伸,社会效应自然就利国利民了。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语文教学中的信仰构建必然是一个先构建眼底山河之景,方成就胸中事业的伟大历程,它也是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最有效的途径。知识需要信仰的支持,道德需要信仰的牵引,审美需要信仰的纯化,而语文教学更需要信仰的滋润,并应追随信仰的光去向远方。
【参考文献】
[1]《谁拯救了苏州人——從吴人尽反到五人就义》[J].苏州杂志,2005-02-15.
[2]《五人墓碑记》古文赏析[Z].习古堂国学网.
[3]《教育的信仰旅程——现代教育学信仰观的新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2(3).
[4]李泽厚.《美学散步o序》(宗白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王尚文.《从一个“似乎”说起》[J].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1A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双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