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

2019-04-08任海燕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直观性

任海燕

【摘要】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的方式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参与,从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小学生能够与教师有充分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越了解,教学也越能有针对性,也越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教育 法治教学 直观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章有基本的了解,帮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节奏。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儿童安全事故的频发,使教育界开始反思众多的不足之处,目的是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可以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成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质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掌握一些保护自己的方式,避免在社会中遭受到安全威胁。尤其近些年来,在小学生当中欺凌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小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意识薄弱,之所以会如此,主要还源自于他们年龄较小,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积极作用,重点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生命安全的意识提高上来。所以,关于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笔者有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尤其要侧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小学生年龄尚幼,缺乏社会经验,对于客观事物以及社会环境当中的各种现象也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在识别安全问题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使得他们识别不清,判断不准。所以,为了做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教师要近距离的去了解学生的思想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通过一些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当中都有哪些危险因素存在,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去识别这些因素,并且学会当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如何处理和应对。

在小学生当中出现的欺凌事件,尤其表现的比较隐秘,教师一般无法察觉,因为被欺凌的学生大多沉默寡言,也不敢向老师和家长倾诉,所以,这种欺凌事件最难识别,但是作为教师也要仔细的观察,并且注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了解学生的心理波动,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在小学学生当中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也要适当的进行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文的讲授,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授,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很多学生会觉得这些信息非常的新鲜,在现实生活当中也非常的实用,所以,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法律意识。让学生能够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利。

二、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

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可以让学生亲自有类似于真实情境的体验,在角色扮演的时候能够更好的理解所扮演角色的心态,当时情况下,之所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其原因何在?并且角色扮演当中小学生对于很多问题,体验更加深刻,加深了他们的理解。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安全方面的隐患,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也能够及时的识别,在现实生活当中,也能够在遇到的时候,回想起自己曾经在课堂上的学習经历,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在安全方面,很多小学生走在路上经常会相互之间追逐打闹,过马路的时候也不规范的行走,这样的方式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可是他们并不自知。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也要找到一些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图片和视频直观性较强,然而还是比不上角色扮演。当然这样的扮演教学,无法到真实的场景下去进行扮演,所以只能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情景表演。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直观性

小学生的学习以直观形象为主,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也要增强其直观性,教师可以充分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让多媒体教学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去体会真实情境中的氛围。例如,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的道德现象和法律现象,学生不可能一一的去体会。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来观看,并且组织学生对于观看的内容进行讨论。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会阅历也逐渐地提高。所以,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内心受到触动,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关心社会热点事件,每天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大多与道德有关,也与法律有关,所以,要从专业的角度给学生进行解释,让小学生小小的年纪就能够逐渐的学会分辨是非善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雷鸣.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1.

[2]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49.

猜你喜欢

直观性
简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论文物照片档案的管理
鲁教版化学教科书部分实验的改进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