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重性校园欺凌的有效应对

2019-04-08冷文祥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应对方案双重性校园欺凌

冷文祥

【内容摘要】校园欺凌在我国中小学中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此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以真实校园欺凌案件为切入点,引出校园欺凌中较为特殊的双重性校园欺凌。首先给出双重性欺凌行为的定义,再分别从家庭、学校、个人三个方面分析产生双重性校园欺凌的原因。最后从父母陪伴、孩子情商培养、学校教育、社会规则意识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双重性 校园欺凌 原因 应对方案

一、双重性校园欺凌案例

小杰同学是个小胖子,刚入学没几天就被班上身材高大的同学殴打,同一周,寝室室友也在寝室对他拳脚相加。然而,班上很多同学对他被殴打事件没有丝毫同情心,甚至拍手叫好。无奈在下,其只得向班主任哭诉。班主任在通过长期观察以及向施暴同学和旁观同学了解情况后得知:小杰同学个人卫生极其糟糕,在教室随手乱丢垃圾、吐痰,书包书桌好比垃圾堆,他患有鼻炎,但擤鼻涕从来不用纸巾,直接用手擦掉,再胡乱擦在身上;导致班上同学对其产生极其厌恶的情绪。

班主任在与其父母联系沟通后,得知其发育相对迟缓,情商极低,并且由于父母工作忙碌,无暇照顾他,其日常生活几乎都是保姆一手打理。班主任向全班同学说明其做出种种行为的原因后,得到了同学们的谅解,并对欺负他的同学进行了严惩,从此班级同学既对他宽容,却又敬而远之。

二、深度分析

1.类型

所谓的双重性校园欺凌类型,指的是欺凌行为参与者身份具有重叠性和模糊性,既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从这一类型来分析可以发现施害者也正在遭受欺凌,其原因或者是因为被胁迫或者是因为思想、心理出现问题,因此针对这一类型首先需要明确身份,作为受害者应更能深刻感受到被欺凌的伤害和无助,但却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其他人的欺凌和暴力,这是一种逆向性行为的存在,我们需要针对这一特殊行为强化参与者的内心感受,并阻断外在压力避免出现双重欺凌行为。

2.产生的原因

(1)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言行、道德修养、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案例中小杰从小缺乏父母关爱,在其身上几乎找不到家庭教育的影子,父母对孩子身体健康、情感体验、文明礼仪等都缺乏养成教育[1],造成小杰对保姆产生严重依赖,以至于在小学六年级时连洗脸、刷牙等基本生活常识都不具备,几乎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2)学校:教育者对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理念存在偏差,是导致学生规则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2]。案例中班主任处理学生原则性不强。关注爱护弱势群体本无可厚非,但不能盲目宽容,失去了原则。如在对小杰“特殊对待,特殊位置”的处理结果中,未能纠正其根本原因,导致其难以融入班集体;纵容犯错,对小杰迟到、违纪、不交作业、欺凌他人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其单纯的认为老师是我的后盾,对他人的欺凌变本加厉,进而从单纯的被欺凌者转变为欺凌他人的双重性校园欺凌。

(3)个人:情商低下不利于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促使一个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商作用只占20%,而情商作用却占80%——《情商》[3]。案例中小杰情商较为低下,人际交往能力基本处于10岁孩子左右的心理年龄,不懂得学习的必要性,单纯的凭个人喜好学习;生活常识不甚明了,几乎很难独自面对其他同学,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情商低下导致小杰不能正常的与同学交往,是小杰出现被他人欺凌以及报复他人进而欺凌他人最重要的原因。

三、有效应对

1.注重孩子的情商培养[3]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认识自身的情绪;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自我激励;认知他人的情绪;人际关系的管理。案例中,鉴于小杰情商较低的现状,小杰思的父母应注重小杰内在情绪的管理,如带小杰多参加朋友聚会,克服情绪敏感和社交恐惧;参加“拓展训练营”等团队活动,培养小杰责任感、同情心以及团队精神;鼓励其多结交不同年龄段的朋友,增强社交能力;教育其遵守纪律,树立规则意识等。

2.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平等、尊重每位学生

心理学研究证明:平等不仅是互爱的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育者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教育者应该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其违背规则时,及时批评教育既是对平等对待学生的行为,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现。案例中小杰的班主任对其不按時完成作业、违反课堂纪律、欺凌其他同学等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既对小杰的成长不利,也使班级其他同学的权益受到损害。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

3.注重规则意识的培养

儿童的各种问题行为,是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偏离常态标准的行为。其中的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以及社交问题等,实质上是儿童缺乏规则意识、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表现,在青少年的培养中,应注重其在校园突发事件法制法规的学习。

案例中父母和老师应该教会小杰在学习上应该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在生活上要遵守学校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欺凌同学等。针对小杰的具体情况,父母和老师应帮助小杰制定正确的行为规则,不要急躁,循序渐进的对小杰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蔡洋.浅析中职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9(3):230.

[2] 许微,王丹.校园欺凌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基于学校管理的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12):81-84.

[3]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M]. 台湾. 时报文化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县第八中学校)

猜你喜欢

应对方案双重性校园欺凌
《相当体面的失败》中善的双重性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齿轮副双重性的分析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浅析
论余华长篇小说苦难书写的双重性
人民政协是否具有作为政治协商载体与主体的双重性——再谈政治协商的主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