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中启航 历练中成长
2019-04-08吴小梅
吴小梅
县教研活動评课现场,小王老师的课好评如潮!会后,小王老师跟我交流:本次公开课让我充分领略了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的历练了,收获了,成长了!评完课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教以来从未有过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欢快、满足、超然的成功体验。这就是所谓的“高峰体验”吧!发自内心地为小王老师的精彩演绎、学生的出彩表现喝彩!
思绪回到前不久的一次主备课活动。应小王老师的要求,主备课活动的内容作了临时调整,将内容定为基于一次备课基础上的二次磨课。小王老师所选课题为湘教版必修Ⅰ《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基于已有的经验,在不寻求帮助的情况下,已经进行了一次备课,并且在自己班上试讲了一次,自我感觉学生活动缺少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气氛较沉闷,精心预设的问题学生根本不感兴趣,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也不高。看着小王老师忐忑不安的神情,着实心疼,能理解这其中的艰辛,更不可推卸应有的责任。本次主备课就是开展基于同组老师互助的备课,对一稿教学设计进行再加工,吸纳理解同组老师的研究成果完成二次备课。按照惯例,活动从执教者的说课开始。看得出,执教者的预设很是理想化,脱离了学情,脱离了生活,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同组老师分头行动,群策群力,为这一份教学设计找病因,开处方。经过一番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组内成员对以下两个问题作了探讨,并加以修改。
一、教学情境的目标化
对“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这一内容的处理,最初的设计是用视频展播的方式展示我国不同的地表形态,画面很美,设计的目的是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使其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思维,从而激发其探究的愿望。组内甲老师认为,这一设计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高中的学生更应该注重取材的形象性和抽象性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乙老师更是一语中的,提出了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他认为这一设计不能扣住课程标准中的“变化”一词,学生无法建构“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一知识,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情境设计要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情境设计不能流于形式,应该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听了大家的建议,小王老师思索一番,决定将此部分情境教学设计修改如下:
知识窗
据地质学家考证: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地球(壳)表面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海洋可以变为陆地,如登山队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古生物化石;陆地也可以变为海洋,如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随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内外力作用的比较)。这样设计,就有助于学生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有真正深刻的理解,并为后面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这一内容作铺垫,也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活动化
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其实是很多老师都遇到过的共性问题。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大多与教学设计的某方面不当有关。讨论此话题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这一部分,最初的设计更多的是以教师的讲述、演示为主,虽然也设计了学生活动(直接让学生填表),但可操作性不强,学生无从下手,活动流于形式,最后只能是以教师的变相灌输而收场。我跟小王老师分享了我的观点: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应该是通过自主构建而习得的,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需要以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为前提,设计的活动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经过大家的商定,最后将本部分的活动设计如下:
1.做一做:取出一本书,假设每页书代表一个地下的岩层,如果书本岩层受到强烈的水平挤压碰撞时,岩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怎样的变化?
2.看一看:背斜和向斜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3.想一想:一般情况下,背斜和向斜往往形成什么地形?
4.议一议:小组合作,观看动画演示,分析“地形倒置”的原因。
5.画一画:断层两侧岩层的上下移动方向,标出地垒和地堑的位置。
改进之后的教学设计明显合理多了。设计的活动能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帮助学生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体系。而且问题的设计也有一定梯度和层次性,也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
两节课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一次次的颠覆,一次次的重整,一次次理念上的冲击,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经过二轮磨课、再试教、再调整,小王老师的课堂最终在录播教室成功上演。
这次主备课活动促进了我组教研氛围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所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仍将继续。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