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提升学前专业学生科学素养中的应用
——以《学前卫生学》为例
2019-04-08赖莎莉
赖莎莉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一、引言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关注源于笔者一次偶然的教学经历。当笔者讲授《学前卫生学》“内分泌系统”问及学生人体肾脏所处的位置时,这个看似简单而富有常识性的问题却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甚至有学生在了解相关信息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平时所吃的“猪腰子”竟是猪的肾脏。这次教学经历使笔者深受震动,不禁对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储备与运用能力即科学素养产生了质疑。在笔者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
在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论坛上,中华女子学院公布对北京市484名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中的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现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仅为2.3%和3.2%。低于同期大学生、专科生、专业技术人员等人群的科学素养水平。①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普遍较低。
20世纪70年代初期,“科学素养”理念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出现了,他们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②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即“准幼儿教师”,他们的科学素养将直接影响着幼儿接受科学教育的实效及质量,进而影响着全民科学素养的水平。
《学前卫生学》是以研究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营养和身心保健的一门科学,其中很多内容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极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授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案例教学这一教学形式对学生掌握卫生学知识及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案例教学的特点是通过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景之中,其特点决定了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积累
在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中,绝大多数是具有“文科背景”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他们接受的是文理分科式教育,造成学生文理知识结构的不对称,其科学素质基础普遍薄弱。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抽象科学知识的理解存在显著不足,案例教学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案例教学有助于抽象科学知识的形象化,概念性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综合性的科学知识。《学前卫生学》中的大量知识以生物学为基础,内涵丰富的科学内容,如何让学生更灵活、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案例教学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途径。
比如在学习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儿童肌肉的特点时,教材中提到:学前儿童肌肉群的发育不平衡,大肌肉发育得早,小肌肉发育得晚。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科学知识,笔者以生活中常见现象为例:
1.低龄儿童在学习吃饭的时候最初都是用整只手抓握的方式来控制勺子,这与我们用两手拿捏的方式握勺有明显区别;
2.在幼儿园中,很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运动能力发展较好,走、跑、跳、平衡自如,但是在叠纸、捡豆子的活动中却表现不佳;透过这些案例学生发现,儿童在运用上、下肢这些大肌肉群的活动中的表现比运用手指和手腕这些小肌肉的活动中的表现要好,充分显示儿童的肌肉群发育不平衡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形象地掌握了什么是大肌肉群,什么是小肌肉群,同时对与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相关的活动有了更多的了解,科学知识的整合性与实践性加强了。
三、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获得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关注远高于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生只期待于现成的知识,而忽略获取知识的途径。这与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中所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如在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多重视演绎,忽视归纳;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机械记忆,忽视思考存疑;很少进行探究式学习。据美国科普学者公认,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公众理解科学,最重要的是理解科学方法并运用这些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正如20世纪最著名的科普学家、天文学家和教育学家卡尔·撒根所言:“科学方法似乎毫无趣味,很难理解,但是它比科学上的发现重要得多。”作为幼儿园教师,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这一职业的新要求,自然成为高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个新方向。
在《学前卫生学》的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引领学生走上了对科学方法的学习与探索之路。如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一章中,通过对学前儿童体格发育案例的展示,为学生实测与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提供了范本。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园级为单位对幼儿进行实测,学会对照等级评价标准确定个体幼儿的发展等级,可统计在每项指标中各发育等级的人数和所占百分比,学会制作不同的图表展示班级或园级幼儿的发育水平。又如在“学前儿童营养”一章中,通过教师对学前儿童膳食评价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学习计算营养素的方法,学习通过对营养素的计算进行膳食营养评价以及对膳食进行合理调整。案例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供了平台,也为学生成为具备初步科研能力的教师提供了机会。
四、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能力的形成
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能力。《学前卫生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会灵活应用概念、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具备科学能力是更好地掌握《学前卫生学》的基本素养之一。案例教学的突出特点是组成要素复杂多样,内容涵盖面广,生活情境性强。通过对案例教学的引入,学生们综合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并且案例教学能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令人愉悦、自由想象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备受尊重,这有利于学生不同观点、不同思维的产生,在相互讨论与思维的碰撞之中,往往会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全新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年龄越小的幼儿就越喜欢重复性的故事,节奏性强的儿歌。这种普遍性的行为是与什么相关的呢?是什么原因促使孩子热衷于重复性的故事和节奏性强的儿歌?这一案例的介入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由于本案例出现在学前儿童呼吸系统中,所以学生们自然地联想到是否与儿童的呼吸频率快和呼吸不均匀等特点有关,这一特点与学前儿童循环系统中儿童心脏特点是相似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节奏性强的儿歌与重复性的故事有助于学前儿童特别是低龄幼儿更好地掌控呼吸和心跳的频率,调整呼吸和心跳的节奏。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学生们结合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更为深入地剖析,分析发现,此类型故事有利于学前儿童预测未来,是建立安全感的很好途径,只有当孩子调整好呼吸和心跳时,才能进行理性思考。通过对生活情境中常见案例的不常规分析,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他们探知教育根源的欲望,也为科学能力的培养打开了一条通道。
五、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求真、求实便是对科学精神的最高诠释。在案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学生的地位发生改变,由接受者变成探索者。案例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打破陈规,向课本质疑,向老师“发难”。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不断探求真理的激情与勇气。
例如,在学前儿童的泌尿系统中,教材中提到:“为了养成学前儿童良好的排尿习惯,应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训练控制排尿的能力,如出生半岁左右,可以从“把尿”开始,训练婴儿自觉排尿的能力。”笔者展示出大量在生活中如何进行排尿训练的案例,在观看案例的过程中,个别学生提出质疑。她所查阅的资料中显示,学前儿童大约1岁半以后才能进行“有约束”的排尿,而在此之前强行“把尿”会破学前儿童自主性排尿习惯的养成,是不科学的做法。就她所提出的质疑,笔者带领学生查阅大量资料。结果发现,教材上的说法确实存在偏差,国际公认对学前儿童的排尿训练应从1岁半以后开始进行,在孩子大脑皮层的相应功能发育未完善,对排尿尚无约束能力之前,过早对其进行排尿训练是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正如20世纪被称为美国“育儿之父”的斯波克博士所言:“12—18个月大的孩子都不适合进行如厕训练,因为他意识不到什么时候该上厕所,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通过这次成功挑战教材的经历,更加坚定了学生们求真、求实,对科学精神不断追求的信念与决心。
案例教学的实施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也为笔者进一步的探索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受益匪浅,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在引导学生,面对学生质疑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质也得以提升。“教学相长”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落实于教学过程之中的真切体会。
注释:
①王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03):25-27.
②汪先平.高职高专《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思考[J].自然科学教学,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