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08韦艳琴
◎韦艳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对初中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较为全面的学科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能够通过思考、分析、实践探究等方式解决一定的问题,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对优秀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重视对教学方式的改进,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全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和出发点,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找准学习的目标和重点,进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清主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长此以往,不仅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也能在班级内树立正面积极的学习风气。
一、以问题为导向,引入教学内容
传统的课堂大多由教师直接引入教学内容,这样一方面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问题教学模式下,教师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各式各样的问题来推动课堂的进程,不仅能够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找到生物学科的规律和特点,在学习中达到更新的层次。例如,在学习《生物的生存环境》这一课时,由于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如:结合自身的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生物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倘若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样的课堂引入方式使学生直面问题,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逐渐明确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学生经过讨论和作答后,教师再讲这些问题中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和衔接,并开展详细的讲解,此时就能够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消化多个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提问,训练学生思维
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初中学生在生物学科上属于初级学习阶段,对许多概念和知识点都比较模糊,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发问,只有将心中的疑惑都解决掉,才能更加高效地开展下一步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同时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除了对学习内容进行浏览和理解之外,还需要提出几个与之相关的问题,然后拿到课堂上与师生进行讨论,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养成质疑的习惯,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主动去思考与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观点,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出更多的提问时间,尤其是在实验课和观察课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接触所学知识,这样能够引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而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验器材或教学模型给予更加具体、全面、生动的讲解,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当学生的问题被一一解决时,其掌握的知识量也在逐渐递增,不仅推动了学生学习的进步,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树立问题意识,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推动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帮助,因此,在问题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也可以将问题更加生活化,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创造更多机会。例如,在学习“酶的特性”这一章节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超市或商店观察市面上的各类洗衣粉,通过对其主要成分和特性的分析,探索怎样才能使加酶洗衣粉的清洁能力更强。此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加新鲜的内容和环境,能够迅速引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推动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再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实验的演示,为学生揭晓答案,这一过程将理论知识的学习、生物实验的演示、课外探究的开展等多个项目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每一环节都能汲取新的知识,锻炼不同的能力,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应用问题教学模式有着较强的优势,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问题中获取更大的进步。教师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坚持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让生物课堂为学生带去更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