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9-04-08梁静静
◎梁静静
关键字: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 ;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本人就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及学生实际情况,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
一、身教胜于言教——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课,它注重对学生操作技巧的培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文件的管理和存盘》的教学就蕴含着培养学生分门别类地管理文件、为文件取个好名字的好习惯的目标,教师若随便给文件取个名字,随便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就会把坏习惯传给学生,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再如上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将自己座位的椅子摆好,再下课。然后让学生也各自将自己的座位摆好,让机房的椅子始终处于整齐的状态。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是非辨别能力低。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十分注意自身的表率作用,为学生做好榜样的作用。
二、发挥教师“教育智慧”,结合教材为学生进行德育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广泛被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我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给学生布置操作任务的时候,尽量选取与最近时事有关的主题,并要求学生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创意。
例如:在《信息的保存与下载》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任务自己制作一个精美的贺卡为灾区的小朋友们送祝福,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大胆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查找、收集、整理资料,以及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对这次灾难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能感受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和感恩。通过对贺卡制作,学生增强了热爱生活,奋发向上意识,也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联系生活,在课堂中增设课堂德育环节,我们的课堂德育渗透就会变得色彩斑澜。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达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功效!
三、注重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以学会合作为基础、以其它三项为辅助因素的。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有报道称有学生沉迷网络平时不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交流,再加上玩一些暴力的游戏,由而心理造成抑郁等心理问题。
“小组合作”是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比如,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任务分小组收集材料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班级月报,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并由组长组织分工,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并且在做好的作品中,老师评价之后将所有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互评,从而让学生不仅可以自我认识,树立自信,还有助于及时进行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个评价的过程中,体验到对美的欣赏。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合作个性共同进步,从而在计算机教学中探索出“合作”教育的崭新天地。
四、网络“双刃剑”,把握网络道德教育主动权
网络产生的正面、积极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是其消极、负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给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现在就我们学校而言100%的学生有QQ号码,很多学生阅历非常浅,是非辨别能力尚未成熟,自控能力等各方面还不完善,在网上很容易把自己的所有信息轻易的告诉对方,轻易相信对方,有的学生从网上下载不良信息,私下传播观看;有的沉迷于网上聊天,过早开始了风花雪月,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模仿成人的故事,有的抱着侥幸的心理打游戏机赌钱,由于一心想赢钱而越陷越深,不可自拔;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站,怎样才能还学生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空间呢?这也正是我们所有的家长和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想,硬性控制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意识到并自觉地远离不健康的网络毒害。我有两个建议:1、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安装防护软件如上网助手、美萍安全卫士、家长无忧等。针对一些很突出的学生通过谈话或者网络聊天软件跟学生单独交流,提高学生对有害信息的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注意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其敏锐的鉴别力和政治责任感。2、教师要和学生建立网络沟通,例如E-mail、微博、微信、QQ等形式。给学生介绍一些健康有益的网站,如:中学生在线,中学生信息技术网等。教会学生上网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网络道德,做一位文明的网民。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也有其独特的德育优势。但是也是长期的、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工作。我们教师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握德育渗透的隐含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进行德育渗透。我们更要认真学习领会践行十九大精神,努力做到弘扬崇高师德优良传统,以人为本、育人为要、德育为先,切实为培育“四有”青年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