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高校景观雕塑文脉性研究

2019-04-08姜昱莹岳甲林马慧颖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脉络文脉后现代主义

姜昱莹 岳甲林 马慧颖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1)

一、后现代景观文脉表达

后现代景观设计着重强调景观与历史文化的融合,这些特点在后现代的景观设计当中的细部节点的体现尤为明显,后现代景观中运用多种抽象的视觉符号,着重体现了历史文脉。设计手法简洁并具有象征性,赋予了场所以文化内涵。

随着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破坏人文景观,缺少文化脉络,设计千篇一律,古板冰冷的设计越来越不满的同时,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时期的注重场地的特性和需求,针对每个场地的独有环境特征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但是在文化方面,过于注重对现代材料的运用,在设计过程当中尊崇彻底的打破传统,追求对新材料新思想的运用,但是在设计过程中缺失了文化脉络和传承。

二战后,人们对现代主义景观完全与古典园林割裂,缺少文化传统的现象的抵抗,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历史文脉和对场所的尊重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不仅注重对场地历史文脉的表达,将场地的历史文化和人的情感需求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注重场地内各种元素之间的联系,还将场所内的历史文化进行提取和升华,利用后现代主义的拼接,解构等手法将场所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进行了充分融合。后现代主义同时注重对场所的尊重,场所不仅仅指一个场地的空间环境,还包括这个场地内所有文化、特征和情感,体现了人类的精神文化面貌。所以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充分尊重场所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底蕴。

二、美国高校雕塑景观分析

美国高校把雕塑设计作为呈现校园文化和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段。高校内的雕塑可以体现不同高校独特的精神特质,历史和地域特征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国外高校注重雕塑与场所环境的关系的建设和规划,雕塑材料多样,形式多变。如有些高校将雕塑放在室外特定空间,并以此来作为特殊的室外教育空间,将雕塑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来呈现,景观雕塑渲染出校园环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多数的雕塑造型独特,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注重雕塑蕴含文化脉络的同时,在材料和色彩的运用方面也丰富。

形式与功能的话题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说法,这些思潮同样体现在了雕塑设计当中,古典时期雕塑注重功能性,而进入现代主义的过程当中,雕塑的功能性逐渐缺失,大量的雕塑作品表现出抽象化,自主化的形式,雕塑不在体现与人的互动,与生活环境的联系,仅仅是材料、形式的堆砌和实验。而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功能性又被重新重视起来,后现代雕塑找回古典雕塑的功能性,使雕塑与生活环境,文化脉络,社会状态相互联系,实现了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统一。

雕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与场所环境和谐统一,体现出积极的参与性。让行走其中的人与雕塑进行互动交流,营造出文化空间,使这个景观雕塑可以和每个人亲密对话,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体现出场所和文脉的多层次呼应。反观国内高校景观雕塑,其设计缺少场所-文脉性,没有将特色校园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入到景观雕塑设计当中,没有文化脉络。

三、国内高校景观雕塑分析

我国的高校景观建筑设计发展相对不够完善,早期的校园内雕塑大多以具象的纪念性雕塑为主,反而缺少有艺术性、创新性、功能性以及有文化内涵的雕塑。高校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场所,高校内的雕塑也应该具有能向大众展示自身文化底蕴和承担教育作用的功能。

校园雕塑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起到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还要彰显校园文化,不仅要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甚至要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高校的景观雕塑应该承担起提高高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雕塑家胥建国认为,一件好的雕塑作品不单单要有外在美,还必须要有较为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高校内部众多的景观雕塑,他们所承担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脉络是很重要的。校园景观雕塑甚至可以成为一所高校的名片式设计。高校的景观雕塑设计要能凸显出一所高校的特色文化定位。

四、校园雕塑与空间环境关系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中指出“一座雕像、一个雕像群、一块浮雕,艺术家在创造时也不能不考虑到它所要放置的地点和位置,不得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和物质关系。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怎么摆放,而是在构思时就要想到这些。”由此可见,高校景观雕塑设计与所在的空间环境有重要关系。校园雕塑作为体现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应与不同的校园环境相协调,创造出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特征,又能展现校园的特色风貌。

猜你喜欢

脉络文脉后现代主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