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阅读高效化教学策略
2019-04-08蒲玉林
◎蒲玉林
阅读教学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真功夫,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花拳绣腿,我们要正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敢于迎头而上打破瓶颈解决难题,使阅读教学走向高效化。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方法单一、索然无味 阅读教学中的可怕现象之一就是学生对于阅读教学味同嚼蜡、兴趣不足。学生热衷于影视剧,沉迷于网络游戏,游曳于网络语言;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个性化阅读被淡化,教师经常以学者和权威自居高高在上全然不顾学生的天性和灵感,在不知不觉中将阅读感悟扼杀在了摇篮里不得成长何谈共鸣;阅读过程简单无趣,低效化重复,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2.时间不足、有始无终 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阅读时间不够,往往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毕竟是有限的,经常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虽然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明确规定了阅读课时,但也只是冰山一角小打小闹。因为阅读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场马拉松式的战役,短期效应并不显现,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功利性较强,很自然的投机取巧,让无休止的合作讨论(重复的低效的假合作)和做不完的各类练习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
3.阅读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会培养出一种自身的教学习惯,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这种教学风格如果不及时汲取新的营养则会迟滞不前呈现出一种僵化的状态。阅读教学亦然如此,如果缺乏推陈出新,一味地墨守成规则会进入单调死板死气沉沉的低效循环。变则通,通则达,阅读教学方式也要学会变通,不能一本黄历看到老。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化策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阅读之病症采取有效策略才能使其走向高效化之路。
1.创设愉快和谐其乐融融的阅读环境 教师应该为阅读教学的学习环境创设其乐融融的氛围,因为面对同一文本,每位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不存在绝对的权威和圣贤,教师同样是组织者更是学习者,只有这样才能静待花开期待百花齐放的精彩时刻。首先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真正把创新的热情激发起来。教师只是导演而不是主角,教师要发挥好指挥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地参与,不能随意掐取学生的阅读时间,更不能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任意扼杀刚刚燃烧的阅读激情。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而为,自觉地投入精力去思考去探索。如名著导读之纪实作品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一种欲罢不能,不读不快的盎然兴趣中展开阅读,学生急于探究“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共产党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的精神风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的军事策略、文本中的风趣幽默的戏剧性场景(例如描写李克农的一个小通讯员的内容)等。同时在阅读或探究结束以后,可以召开读书交流会、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示等进一步巩固阅读效果,增强学生的阅读成就感和自豪感。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的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所以产生的感悟必然也会有所不同。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一种固有的情感体验,应该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名著导读之科普作品的阅读《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小品文或百科全书,作者法布尔将昆虫学知识以优美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学生在阅读以后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侧重于讨论作者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例如一只金龟子撤离了工地,与世无争,独自滚着粪球,那是它的合法财产,是它凭良心得来的),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是如此的可爱;有的学生则侧重于全书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轻松诙谐、充满诗意的语言的描述;有的学生则进入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清晰的在文本中认识到人类的自大、机械化社会的野蛮,并对社会现状进行了冷静的思索,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共鸣随着昆虫的命运起伏跌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真是百花齐放五彩纷呈。
3.课内课外阅读齐头并进 阅读是个广阔的天地。仅仅依靠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难免使学生产生视野狭窄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例如学生在阅读了《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以后,在教师的引领下拓展视野进而适时阅读《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游记》、《徐霞客游记》、《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在游记的天地里尽享阅读的喜悦。
阅读教学要走向高效化,就必须营造融洽的阅读氛围、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创新科学的阅读方法、尊重个性化阅读、课内外阅读齐头并进。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能收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