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精细加工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9-04-08董晓航
◎董晓航
高中历史教学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不管高考命题如何改变,所考知识点都不会脱离教材,尤其是近年来高考出现回归课本的倾向,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非常有必要。“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在授课过程中,利用精细加工策略另辟蹊径,给学生思想松绑,打造师生共同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加工者,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具象化,实现照本宣科式教学向情趣教学转变。
一、视觉联想法
“历史学尤其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1]历史资料的残缺不全要求我们发挥历史想象力,填补历史节点的缺环。“这种想象,在史学上是一种建设”。[2](p195)视觉联想法是通过形成心理想象来增强人们记忆,想象越奇特,加工越深入,记忆就越牢固。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设想,畅所欲言,教师延迟评判,允许学生天马行空的思考、离经叛道的表达。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视觉联想,强调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和意义建构,使历史知识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例如《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讲述分封制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王族的封地主要有燕、鲁、魏、晋、吴,如何记忆呢?有个吃货想了想说:“无盐卤味精”,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以此类推,古代帝王后代的封地有:杞、许、陈、楚。我们可以联想为“期许乘除”。经过自我加工后的知识有了独特性,更容易记住。再如《祖国统一大业》,讲到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海协会。这两个协会名称成立时间性质都差不多,不容易区分。班上一个男孩子告诉我说:台湾人喜欢搞基,所以台湾成立的是海基会。这一句话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这段史实自然也停留在记忆中。
二、联系现实生活法
浩瀚历史长河留给我们无穷无尽又熠熠生辉的历史文化。历史的过去性决定了与学生的距离感,历史知识的复杂性也注定学习过程的枯燥性和困难性,以致大部分学生“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尤其是恐惧历史考试。”[3](p209)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适当穿插一些直观性强,生活气息浓厚的例子,“动中求新”,盘活头脑中的知识。
例如《宋明理学》讲述二程主张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物皆有理”,大家现在研究讲台蕴含什么道理。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说讲台是方的,比较平稳;有说讲台是铁做的,比较坚硬;有说讲台是空的,里面可以放置物品;还有说讲台会漏电,因为铁会导电等等。这些答案都对,所以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讲台蕴含的理。教师进一步引导,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我们现在继续研究讲台,从中明白道德之善。于是同学们继续讨论,桌子是方的,做人要方方正正;桌子是空的,做人要虚怀若谷;桌子可以放置物品,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等等。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研究,形成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氛围,增加教学趣味性。
三、关键字联词法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没有理解,只是进行机械记忆,往往出现学习很认真,但是考试分数不高的困境。学生纯粹靠记忆获得的是惰性知识,容易遗忘,更别说迁移运用。历史学科是一门思辨性很高的学科。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运用思维,提炼历史知识中的关键字进行组合,如此加工对记忆历史知识大有裨益。
例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讲述唐朝三省六部制度,三省指的是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我们可以联想记忆为“中草、门省、尚行”,即中书省草拟诏令主决策,门下省审议封驳,尚书省执行。又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讲述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我们可以选首字母记忆为“曾安、李江、左福、崇天”;创办民用企业记忆为“李轮开,张湖汉”。利用关键词来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信息的多余性
历史知识不是散乱无章的点,而是从点到线到面,像珍珠般串联着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找到历史知识点间的关联地方,这样有利于进行意义识记。即是部分内容遗忘了,也可以利用信息的多余性进行推导和提示记忆。
例如《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主要由五个原因引起:1、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繁荣,但贫富差距大,广大人民购买力不高,市场相对狭小。2、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流行,很多人超前消费,烘托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们实际消费能力有限,企业产品过剩,资金回转不灵,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失业后的工人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农场品价格也跟着下跌,农民收入锐减。解决措施是要关注民生。3、股票投机疯狂股市形势大好,人们醉心于炒股,股票价格大幅度提升,超过市价,造成股市金融不稳定。当大资本家圈钱后突然撤资,股价狂跌,其他股民因恐惧纷纷抛售股票,股市崩溃,很多人倾家荡产。银行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百姓又纷纷到银行取钱,最终大批银行倒闭。解决措施是要规范信贷与股市。4、经济危机发生后政府固守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危机的扩大。解决措施是坚持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5、经济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解决措施是及时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各国政府各自为政推出解决措施,造成国际局势紧张。解决措施是各国要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这一课逻辑性很强,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把经济危机相关知识串联起来。
一堂好的历史课是师生共同打造,教学相长的课,是除教学有效性外还兼顾学生思维培养的课。让学生爱上历史,爱上历史课,在主动参与,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历史的动人魅力,提升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