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初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教学出谋划策
2019-04-08周春红
◎周春红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尽管语文课标对写作之重要性有如此明确阐述,但表现在目前的部编本教材中仍然缺少专门的写作教材,也就直接导致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缺乏一整套完善的训练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为达成基本的训练目标,我们以为在写作教学的序列化训练中可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结合教材写作练习,树立合理的训练目标
在杜威《五大讲演》中,他说“儿童……有一种天生成的本能、情性和冲动。教育就应该以这些东西为根据、为基础”。把这句话拿到写作序列化训练中,至少可以这样理解,写作序列化训练同样是可以学生的这种学习本能为基础进行的。当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即可逐渐树立起相应的写作训练目标。这种目标,必然是在一个总目标下,由若干小目标所组成。为此,以语文课标为据制定出总的写作目标后,为着操作方便和更贴近学生写作成长实际,尊需一般学习规律,可结合教材在每单元后所设写作练习来具体制定本单元写作教学的分目标,进而对该分目标也进行再次分解,使之更为细化和更易于操作。以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为例,其核心是对生活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基础则是观察生活的习惯养成,显然这不是一两天的时间而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段才可以形成的。为此,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日后写作需求奠基,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之初,也是本学期教学之初,就应对本单元写作教学的目标进行分解:如(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2)选取生活中熟悉的小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3)结合写作范例学习从生活中叙事的方法;并基于预设提前布置学生有关“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培养的任务,如(1)观察爸妈每天下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怎样做的?你对此曾产生过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2)第一次上课前,或者每次上课前,老师进入教室时的表现,如动作、语言、眼神等,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学生有了对生活的观察积淀,再来谈“热爱写作”的表达,才会因胸中有生活而基础扎实。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强化训练效果
课标强调,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怎样提供条件、怎样鼓励自由表达,仍如杜威所说,“拿(学生的)天然的本能欲望做基础,造出一种环境”是必要的,即学生既有的生活基础,或者刚刚经历过、耳闻目睹过的某件事。事实上,生活永远比故事更精彩,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玩、或者觉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讲述并如实记录,稍加裁剪,就会是一篇好文章。这也应是学生初学写作时的经常性选项。即如前例,在写作实践环节的三次训练中,无论“片段写作”“走进新校园”,还是“回忆与感受”,无不如此。而这表现在我的“课前故事与记录”环节中,也有上好表现,如学生所讲“我走到路口,看见还有几秒种的绿灯。我想我一定要冲过去,拔腿就要开跑。可是,刚抬起的腿还没落下去,一辆‘破’车‘吱——’的一声就停在斑马线上挡住了我的去路。我这个气呀,你啥时候停不行呀,偏要赶我着急、冲绿灯过路口的时候。于是,我抬脚就朝那‘破’车轮子上踢了一脚。这一踢,车上的司机不干了,‘砰’的一声打开车门,一边下车一边冲我嚷:‘你想干嘛?’我一看,人家下车了,人高马大的,估计我也干不过他,吓得我扭转回头,一步跨到便道上一溜烟似得就跑了。”这是讲故事吗?是。这是写作吗?写下来就是。透过这个例子也说明另外一件事,就是怎样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感受到笔下流淌出的快乐。这种体验越浓厚,人人争而趋之,训练的效果也就会水到渠成了。
三、在诊断性评价中,提高序列化训练的质量
即便是同一件事,由于生活认知、生活体验、个体智慧等的不同,学生习作也很难是完全相同的。对此,教师也很难说怎样写最好、怎样写不好,只能说根据内容选择较为合适的表达方式。这一点,可以借鉴先学后教模式,先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然后再针对学生习作进行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以发现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导学生“在(对习作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仍如前例提到的“片段写作”,有学生以《九月,我来了》为题,化身“秋天”自述,但是在写到由夏入秋的具体变化时,有另外学生即提出,该名学生仅仅提到了初秋景色的变化,而没有注意到其他方面,如气温的变化、人们穿衣戴帽的变化等;而另有学生则提到该名学生的习作语言有问题,一色的陈述性单句,缺少语言和表达方式使用的灵活性。既然如此,我就以该文做学生习作修改的底本,由全体学生进行自我认为最便宜、最合适的习作修改过程,然后再进行二次点评和二次修改。经历这样一个针对性的、诊断式的和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反复的点评与修改过程,学生习作也就会越来越贴近习作要求所要达成的目标。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能力、写作情感和体验,也就都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提升。
总之,在初中语文写作序列化训练过程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法,目标的树立都是第一位的,而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则是对学生努力方向的指引和修正。做好这些,对教学效果的追求才会构建起坚实的基础,才会有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