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数概念教学策略的个案研究
2019-04-08俞晶
◎俞晶
一、研究背景
1.问题提出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学习持续性短,记忆力差,注意力分散,应用能力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比较差,所以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都不如正常儿童,那智力障碍儿童的数概念也不如正常儿童。对于他们而言,学习数概念是一个很难很抽象的内容。因此,遵循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为了让他们以后能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那么就需要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数学化,把数学生活化。所以,笔者选择研究智力障碍儿童数概念的教学策略,让智力障碍儿童最终能掌握10以内的数概念,能够在生活中得以运用,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的奇妙。
2.文献综述
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数据库上以“数概念教学策略”为“篇名”进行检索,发现共有414篇从2004至2018年相关论文,其中期刊篇名含“数概念教学策略”的有58篇,博硕士学位论文题名含“数概念教学策略”的有70篇。董庭富(2015)认为形象联想记忆法,任务分析法,动手操作法对智障生数概念的建立最有效[1]。李菊(2016)通过对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做了总结。认为分组教学、游戏教学、情景教学这3种方法对于培智学生数学学习很有效[2]。陈格蕊(2017)通过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所得,认为创设生活场景、引入多元游戏和开展动手实践三条策略对培智班的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帮助[3]。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虽然国内研究比较丰富,研究的也比较全面。但是我国对智力障碍儿童数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大多数都是研究普通学校义务中高段的学生,对义务低段的儿童研究的较少,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研究更少,所以研究者选择研究智力障碍儿童的数概念教学策略。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选择的个案为惠州市惠城区特殊学校二年级的智力障碍学生,共5名,动作发展都很好,没有肢体残疾,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都良好。本研究自闭症学生不包含在内。现将学生基本情况阐述如下:
小罗,中度,语言能力较好,认知较差,记忆力差,喜欢多管闲事,上课能很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
小杰,中度,有语言能力,能理解语义,但构音不好,有屏气综合征,说话会流口水,但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认识能力较好,常常上课随意走动。手指的灵活度欠佳,手部肌力较弱。
小梁,重度,有语言能力,能做简单交流。认知能力较差,记忆力差,注意力分散。但动作方面发展良好。
小文,中度,有语言能力,但很少张口说话,能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情景对话。认知能力较差,思维能力差,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且很容易上课睡觉。手部肌力较弱,手指灵活度欠佳。
小叶,中度,几乎无口语,但能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情景对话。认知能力尚可,上课比较安静,能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教育实验法。
三、研究过程
1.评估
通过对个案数概念的现有能力测试,发现:
小罗能唱数到1-10,对实物点数能数到5,按数目取出实物只能到1,不能进行加减计算,不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但是会仿写1-10。只是口头上机械的唱数,在按实物点数的时候常常会少数或多数。
小杰能唱数到1-10,对实物点数能数到5,按数目取实物能取到5以内的数目,但是偶尔会数错,需要提示。不会进行加减计算。不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只是口头上机械的唱数。
小梁能唱数到1-5,对实物点数还不会数,在按实物数的时候常常会乱报数字或手口不一。按数目取出实物只能到1,不会进行加减计算。不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只是口头上机械的唱数。
小文唱数经常会乱数,对实物点数还不会数,按数目取出实物只能到1,不会进行加减计算。不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
小叶能唱数到1-5,对实物点数会数到5,按数目取出实物只能到2,不会进行加减计算。但能认识5以内的数,会仿写5以内的数。不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只是口头上机械的唱数。
2.设定目标
小罗:1.能认识数字1-10(数字、数序、大小);2.能唱数数字1-10;3.能点数数字1-10,如:数一数班上的同学有多少个?数一数家里有几口人?4.能够根据要求拿出10以内数相应数量的物品,如:餐前能根据家里人口准备餐具,或拿学生感兴趣的物品训练学生。5.能正确认识和书写1-10;6.能做5以内的加法
小杰:1.能认识数字1-10(数字、数序、大小)2.能唱数数字1-10;3.能点数数字1-10,如:数一数班上的同学有多少个?数一数家里有几口人?4.能够根据要求拿出10以内数相应数量的物品,如:餐前能根据家里人口准备餐具,或拿学生感兴趣的物品训练学生。5.能正确认识和书写1-10;6.能做5以内的加法
小梁:1.能认识数字1-10(数字、数序、大小)2.能唱数数字1-103.能点数数字1-10,如:数一数班上的同学有多少个?数一数家里有几口人?4.能够根据要求拿出5以内数相应数量的物品,如:餐前能根据家里人口准备餐具,或拿学生感兴趣的物品训练学生。5.能正确认识和书写1-5
乐乐:1.能认识数字1-10(数字、数序、大小)2.能唱数数字1-103.能点数数字1-10,如:数一数班上的同学有多少个?数一数家里有几口人?4.能够根据要求拿出5以内数相应数量的物品,如:餐前能根据家里人口准备餐具,或拿学生感兴趣的物品训练学生。
小叶:1.能认识数字1-10(数字、数序、大小)2.能唱数数字1-10;3.能点数数字1-10,如:数一数班上的同学有多少个?数一数家里有几口人?4.能够根据要求拿出10以内数相应数量的物品,如:餐前能根据家里人口准备餐具,或拿学生感兴趣的物品训练学生。5.能正确认识和书写1-10;6.能做5以内的加法
3.干预过程
(1)直观教学代替抽象教学。由于智力障碍儿童记忆差,遗忘快,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加之数字符号本身就很抽象,难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方便记忆,便于理解,我常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例如,我在教认识数字“1”时,通过PPT动画展示“1像彩笔能画画”,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数字1的形状,也能从生活中找出许多与数字1相似的物品,同学们能够通过PPT上的图片迅速找出像1的物品,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极高。
(2)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在教学时,尽量会创设一些情景,以贴近生活,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的接受和理解所学的知识。比如:我在教点数1-5时,会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拖把、扫把学生喝水的水杯等)让学生数,那些物品直观的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既让同学们学习到了物概念又学习到了数概念,可谓是一举两得。
(3)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相联系。“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一节好的课堂不是你的教学内容有多好,教学过程有多完整,而是老师与学生要有互动,学生有兴趣,学生有反应。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之后,说明这节课才真正有效。智力障碍儿童一般对吃的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上课时会拿一些吃的在课堂上,既作为教具又可以作为强化物。比如:我在教根据相应数取物品数量时,会拿糖果让学生数,边数边拿,从这一个盘子数了放进另外一个盘子,这样大多数学生都很积极,都争先恐后的举手想上来数。还有在教认识数字0时,我拿鸡蛋让每个同学都摸一摸,看一看,真切的感受数字0像鸡蛋,这样一节课下来他们就很快能认识数字0了,并且记得很扎实。
(4)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或者困倦的时候,我用“熊猫乐园”来辅助教学,第一次在游戏中教学发现学生都特别有兴趣,都举手抢着上来一试。这个时候我会告诉同学们,想上来回答问题要先坐端正,再举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课堂常规,而且还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到了数概念。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不仅整个课堂的氛围很轻松,而且学生也感受到了学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创设数学的教学情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4]。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景,能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比如:我在教数与量关系时,通过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导入教学,首先有1个苹果,2条虫子从里面钻了出来,3只鸟想吃那些虫子……通过绘本循序渐进的导入教学内容,智力障碍儿童能够很容易地通过探索,将数字和画面内容结合起来,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巩固对数字概念的认识。
四、结果与分析
1.智力障碍儿童数概念结果
通过五个星期的教学实践,个案对于数概念的理解相比之前进步了不少,下面将个案的研究结果记录如下:
小罗:数概念能力有所提高,能认识1-10,能够唱数和点数1-10,根据相应的数目取出实物,只能取5以内数目比较小的,偶尔会数错,需要提示,提示之后会改正过来;能够书写1-10,;5以内的加法计算还不是很会。小杰:数概念能力有所提高,能认识、唱数和点数1-10,偶尔会中间数错,需要提示,但提示之后会改正过来;能够根据相应数目取出实物,会书写1-10,5以内数的加法只会做简单的加法,如1+1=?2+1=?3+1=?小梁:数概念能力有所提高,能认识1-10,能够唱数和点数1-10,但是会中间数错,需要提示,但提示之后会改正过来;根据相应的数目取出实物,会数错,需要提示。只会写数字1和2。小文:数概念能力有所提高,还不完全认识1-10,会唱数1-10,会点数1-5,根据相应的数目取出实物,偶尔会出错,但提示之后会改正过来。小叶:数概念能力有所提高,能够唱数1-10;能够点数1-10,能够根据相应的数目取出实物,偶尔会数错,需要提示,提示之后会改正过来;会书写1-10,5以内数的加法只会简单的加法。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个案对于之前设定的目标都完成了一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都能够点数和唱数1-10,能够根据相应的数目拿出物品,只是对于加法的计算还不是很会,因为,加法比较抽象,智力障碍儿童难以理解,还需要我们在后面的教育中继续教学。
2.智力障碍儿童数概念的教学策略分析
(1)教学尽量直观具体。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5]。这反映了在教学过程中,直观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更容易吸引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更容易让智力障碍儿童接受知识。有助于智力障碍儿童对于知识的吸收,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欧美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杜威说过,“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6],这说明教育来源于生活。智力障碍儿童受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所以在教学的时候,以生活为向导,让智力障碍儿童在生活中学习,通过学习之后又能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
(3)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教学。将“游戏”引进课堂,进行趣味性、活动性教学,把课堂教学与游戏活动融合在一起,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规律,具有寓教于乐的实效性和易操作性[7]。在游戏中融入教学目标,使智力障碍儿童在趣味盎然的游戏体验中完成对数概念的学习,这样整节课课堂下来,不仅身心愉悦,还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此让学生爱上学数学。
(4)将数学渗透在各学科中。10以内的数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本的,但是在有限的课堂中智力障碍儿童难以掌握数与量之间的关系[8]。通过实践我也发现,将数学教学与其他科目紧密联系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更加有效。比如:在晨间活动课上,让学生点名班上的同学与老师一共多少个;在唱游与律动课上,老师通过让学生唱数20个数等待奖励;在感统课上通过让学生边跳边数,以进行课前热身;在团体游戏课上,通过抢凳子游戏让学生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在主题课上,结合本学月主题,让学生点数五星红旗上面的星星。
(5)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师不能为了情境而设情境,而要根据智力障碍儿童原有的认识结构、认知水平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情境的创设[9]。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接受新的知识,掌握新的内容。众所周知,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要比普通儿童差,所以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数学教学中应该设计生动有趣、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来贯穿整个课堂显得更加的重要。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智力障碍儿童的认识能力较差,身心发展也较为迟缓,在教学中采用直观、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比抽象的教学方式更有效;
(2)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学习,通过学习也能在生活中得以运用,最终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3)游戏教学、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墨守成规的老式教学方式更有效;通过玩中学,学中玩这样的课堂方式更加能吸引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
(4)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积极性,通过具体情境激发起智力障碍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喜欢上学数学,能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5)各学科紧密联系的教学策略,能加强智力障碍儿童对于知识的印象。
2.建议
(1)给其他科老师的建议。遵循智力障碍儿童记忆力差,学得慢,遗忘快的学习特点。一节课就让他们学会本节课的内容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为了让智力障碍儿童能掌握一个知识点,就需要各科老师加强联系,将此知识点渗透在每一学科,贯穿课堂,反复地教,这样他们才能记住,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2)给家长的建议。智力障碍儿童每天在学校学的知识,如果不及时训练,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因此,要建立家校沟通的桥梁,家长要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了解孩子所学的内容,回到家要及时训练他们,以加深智力障碍儿童对知识的印象,从而能更好的运用在生活中,最终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