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实践应用研究
2019-04-08杜军刚
◎杜军刚
微课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具体体现,它主要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微课内容简短精炼,时长被控制在5-10分钟之内,且主题突出,能够为学生创设出丰富紧凑学习情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微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逐渐被引入到课堂,而教师通过制作、运用、实践、反思,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一、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原则
化学是高中生核心素质培养的重要学科,在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探究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引导其开展自主探究实践,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过程。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其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为保证微课教学实践效果,教师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1.灵活性原则,“微小”、“微型”是微课的突出特点,所谓“船小好调头”,相较于传统的“大课”,微课在应用过程中更加灵活多变,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内容简洁却不简单,其对于学生的渗透与引导却是多方面的。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应注重其灵活性,合理调整化学教学知识点,并加以浓缩和提炼,让微课灵活穿插于课上、课下,进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2.创新性原则,微课的引入本身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的创新特征,不仅要自己制作微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新颖的实践方式,更应该广泛搜集互联网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创新思考。3.主体性原则,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本理念逐渐替代了传统“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成为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和依据,因此,在微课的应用与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主体认知,为学生提供符合其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同时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创新,体现学生作为知识主人的特征。4.情感渗透原则,在微课教学实践中,人机互动的机会增加,降低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隔着屏幕的学习互动对人的情感体系会形成障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应注重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融合,平衡人机互动与人人互动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微课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1.应用微课,突破化学知识重难点 高中阶段化学知识难度相较于初中阶段明显增加,其抽象的内容,严谨的逻辑使得一些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困难重重。基于此,在课堂教学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为学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抓手”,在主题分明,内容精炼的课程学习中深化知识理解。例如在“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课前明确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这两个学习难点,并制作微课,对难点知识进行点拨与强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并进行重点分析,梳理,理解离子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提高学习效果。
2.应用微课,优化化学实验探究过程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检验理论知识,更能够发展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素养。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地为学生提供实验示范,并控制学生的实验过程。而在微课的教学应用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为学生提供实验点拨环节,并将实验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思考,在错误中不断完善,从而提高自主实验探究能力。此外,针对一些危险系数高,不宜在实验室开展的实验,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身临其境,细致观察实验过程与实验反应,从而提高实验参与效果。
3.应用微课,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化学知识、化学实验的理解与掌握,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根据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创设探索思考情境,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局限,拓宽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这些相似的化学概念利用微课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辨析、探究的空间,并从错误中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引导学生从“Cl+Cl→Cl2(放热247kJ),O+O→O2(放热493kJ)”等化学反应中启发思维,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性认识。
4.应用微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利用微课为学生提供课堂翻转的机会,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为学生提供微课资源,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进行讨论与探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突破知识困境,实现答疑解难;最后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方案,调整学习进度,完成知识巩固。
总之,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微课的运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利用微课课程资源优势,结合化学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便于其参与学习的课堂氛围,进而引导化学实验探究,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微课调整课堂模式,推动师生角色翻转,让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进而推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