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热点问题分析

2019-04-08马利红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批判性外语

马利红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

批判性思维被看作公民参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必需能力[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开展的全球思想市场调查结果表明:教育领域最优先采取的行动就是教会人们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维教学比其他教学更重要。作为很多国际组织、发达国家或地区核心素养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载体之一,外语因涉及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理想情境。在外语课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学习者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发展均有积极作用。我国外语界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已意识到批判性思维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甚至把批判性思维能力视为国家外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5]。

近几年来,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得到我国外语界的广泛认同,因此批判性思维培养已成为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尽管杨艳霞等[6]对我国21世纪以来的外语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进行过系统性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外语界开展的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数量不断增加,研究内容集中在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的构建上,但是并未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可视化路径,进一步明确和分析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期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我引导、自我训练、自我监控以及自我矫正的思维,既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又是认识论的基础和前提[7]。批判性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内涵界定可以追溯到杜威的“反思性思维”,其核心是“悬置判断”①。20世纪70-80年代,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概念陆续出现,如元认知、高阶思维、批判性推理、问题解决和非形式逻辑等,批判性思维更加重视思维过程、思维方式和反思性思维。20世纪90年代,批判性思维强调元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德尔菲项目(Delphi project)提出批判性思维就是有目的进行自我调节的判断过程,通过非线性认知,人们对于在特定情境中能做什么或者能相信什么,收集和评估证据并进一步做出判断,并提出批判性思维包括认知技能和人格倾向两个维度[8]。21世纪以来,批判性思维内涵强调领域特殊性,常与创造性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Moore[9]通过对6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不同学科体现的批判性思维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因此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具有领域特殊性的多元思维,应在特定学科领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总之,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与任何主题、任何内容都相关的思维模式,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符合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以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公布的外语类核心期刊为样本,检索2006—2017年间主题为“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②的期刊论文,共检索到批判性思维教学类论文50篇,然后以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3.8R5作为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探索近10年来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2 热点问题分析

可视化分析中,某一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呈现,因为关键词是对文章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导入数据文件后,选择时间跨度为2006—2017,时间分区设定为1年,节点类型设定为关键词,阈值赋值 C、CC、CCV,分别设定为 2、2、20,表示在形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关键词出现2次以上,关键词共现2次以上,关键词间相似系数在0.2以上。CiteSpace运行后得到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

图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图1中,每一个圆形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高低;节点间连线代表关键词的共现关系;连线粗细代表共现关系紧密度。本研究共得到83个关键词节点,71条节点连线。

从图1可知,以“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为中心呈现了近10年来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的情况。除“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这两个中心点外,对内容相近的节点进行合并后,研究发现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节点内容包括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课堂提问、论辩话语、写作教学、翻译教学、阅读教学、思辨能力层级模型、社会文化理论、网络学习平台等。上述节点表明,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英语专业学生;二是批判性思维培养注重与外语技能训练相融合,如写作、阅读、翻译等;三是重视课堂提问、论辩话语分析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影响;四是主要以思辨能力层级模型为理论基础;五是批判性思维培养中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

对50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排名前10的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信息(2006-2017)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我国外语界开展的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阶段,尤其重视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主要通过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其中写作教学较为突出;重视评估对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反拨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批判性思维教学已开始利用网络平台。

从图1和表1可知,近10年来我国外语界开展的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主要包括内容依托式教学、课堂提问、论辩话语分析、批判性思维评估、信息技术应用5个研究热点问题。

表1 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信息(2006—2017年)

3 研究热点

3.1 构建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

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多采用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一是依托外语专业课程,如在英语语言学、商务英语等[10-11]外语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二是依托外语技能培养,如在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等[12-13]外语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内容依托式教学也称为领域专属性教学,也就是将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融入特定学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教学情境是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者是学科专业教师,教学目标既包括培养批判性思维,也包括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而且只有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批判性思维。

在内容依托式教学中,主要有两种教学方法:注入法(infusion)和浸没法(immersion)。前者鼓励学生在学科内容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考,也称显性教学;后者让学生沉浸在学科内容中,但不明确展示批判性思维原则,也称隐性教学。学科内容在注入式和浸没式教学方式中都很重要,但是批判性思维是注入式课程的显性目标,却不是浸没式课程的显性目标。通过文献二次分析,发现我国外语界开展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多采用注入法,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鼓励学生在外语专业课程或外语技能训练中进行批判性思考。研究表明:依托外语写作、课堂辩论或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不但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而且能促进批判性观点的产出[14-15]。因此,外语教育者要坚持批判性思维的领域特殊性理念,在外语专业课程或外语技能训练中着重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

3.2 重视课堂提问

问题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和动力,能真正推动批判性思维发展,而且提出问题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学习者批判性思维的质量和水平。换言之,所有的思维活动都来源于问题,不善于提问的学习者不会是优秀的批判性思维者[16]。

可视化分析发现,课堂提问是近10年来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与国际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一致。研究表明:教师提问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但要针对批判性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所提问题要能够帮助学习者意识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而不能仅局限于指出学习者语言或思维技能发展方面的缺陷[17-18]。刘浩等[19]依据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框架和Kinsella的问题认知层级模型,发现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水平与所提问题的水平密切相关,批判性思维能力高的学习者能提出高水平问题,反之亦然。课堂提问的认知层级发展轨迹包括平级发展、向下发展、向上发展和波形发展4种,其中波形发展的提问方式最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20]。

善于追问并探究问题的答案,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国际研究表明: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在内的课堂提问对批判性思维培养有积极影响,提问技能、互动结构和教师反馈均能影响思维空间拓展[21]。Feng[22]进一步验证了高水平提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课堂中对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可行性。Paul等[7]进一步提出思维过程中有3种问题类型:基于事实的问题、基于偏好的问题以及基于判断的问题,只有基于判断的问题才能推动批判性思维发展。目前,我国外语界批判性思维教学中借鉴该理论开展的课堂提问研究还很不充分。因此,如何提出促进批判性思考的问题,将是未来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3.3 关注论辩话语分析

论辩是在对话中为了某个目的而将一些论证联结起来的动态过程,涉及进行论证的言语行为和作为言语行为的论证[23]。论辩话语分析是交际双方为证明自己立场或反驳对方立场而开展的言语交际活动。批判性思维关注多角度、批判性论证,重视对论证进行反思性分析与考察。可见,批判性思维过程与论辩话语分析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处。目前,我国外语界学者通过建构论辩话语分析框架,探讨论辩话语分析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如杨娜等[24]建构的以话语结构分析-语用效果评价-论辩合理批判为主体的论辩话语分析框架。论证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作为论证言语行为的论辩话语理所应当成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我国外语界学者从批判性思维培养角度开展的论辩话语分析才刚刚起步,未来研究可借鉴逻辑学中的论证理论,进一步探索外语交际中的论辩话语分析。

3.4 重视批判性思维测评

教学与测评关系密切,测评对教学有很强的反拨作用,如何测评和测评什么会对日常教学和训练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表1可知,测评是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热点问题。文献分析表明,我国外语界测评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常用方式有2种:一是通过学生的外语写作表现,推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特点,如从宏观层面探讨,通过外语写作评价批判性思维的可行性、设计英语写作思辨能力测评模式、构建英语写作思辨能力表征框架、编制英语写作思辨能力评分标准等[25-28];二是测试法,如文秋芳等[29]初步开发出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测评工具,并开拓性地开展了我国首个大规模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调查研究,张莎等[30]开发英语专业硕士思辨倾向量具,尽管少数题目还不够理想,但在我国批判性思维人格倾向的测量研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外语写作中分析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是近10年来我国外语界学者评估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常用方法,且与国际外语领域开展批判性思维测评研究的发展方向一致[31],但是我国相关研究仍然以经验总结和模式建构为主,实证研究尚不充分,未来研究可通过实证数据进一步验证在外语写作中开展批判性思维评价研究的效度,为准确判断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3.5 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外语教师意识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和便捷性。可视化分析发现,在批判性思维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如利用网络环境发展英语自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QQ平台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翻转课堂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2-34]。

研究表明:传统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参与,注重交互的网络平台尤其是即时通讯平台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批判性思维发展均有积极影响[35]。在批判性思维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目前,从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视角开展的相关研究较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外语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证研究还不充分。未来研究可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进一步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发展外语学习者批判性思维中的重要作用。

4 结语

随着科技竞争加剧和全球化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不同层次教育的重要任务。批判性思维的领域特殊性要求每门学科都需担负起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任,外语界学者将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外语技能相融合的教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特殊性的实践应用。本文对2006—2017年间我国外语界开展的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发现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课堂提问、论辩话语分析、批判性思维测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近10年来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结果对我国外语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外语教师可依托外语课程,通过高水平课堂提问和论辩话语分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注 释:

① 悬置判断是指不作判断,不了解就不随便判断一件事物。[美]约翰·杜威,伍中友,译.我们如何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② 我国外语界多将“critical thinking”译为“思辨能力”,为保证文献搜索全面,文献检索时分别以“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为主题词,本文中“思辨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同义。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批判性外语
2020年高考“空间位置关系”热点问题聚焦
空间几何体中的热点问题聚焦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2009年地理备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