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代发展的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思考与探索
2019-04-07仇振杰孙梦莹
仇振杰 孙梦莹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与水的关系不断变化,水利水电工程学科不断充实着新的内涵;与此同时,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湖南城市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学校优势和时代发展特色进行总结与思考,对该专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以期能够促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发展,为更好地培养与时俱进的水利水电工程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人才培养 时代特色 学校优势 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1(b)-0225-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water is always change that make new connotation i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Meanwhile, the society has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in HuNan City University, the schools advantages as well as the features of development in that time to summary and reflecti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new era,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staff are analyzed in depth. The conclusion could promot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and to better traning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talents.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Talent cultivation; Era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 of the school; Regional economy
水利工程是人類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采取各种人工措施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地下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灾害,并利用水资源,适应人类发展需要所修建的工程[1]。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水利类建设领域最为重要的本科专业倍受关注,其培养内涵注重于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基本理论,并在工程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以及工程安全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研究和建设实践,中国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三峡水利枢纽、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向家坝水电站、溪洛渡拱坝、南水北调等世界级大工程逐一在中国大地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和发展的转型,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2]。2016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达到70%以上;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00万亩,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7万km2[3]。国家政策指引不再偏重水能水电的开发建设,而更注重于人水和谐,绿色发展,学科内涵已扩展到城市水利、水生态建设与治理等方面,因此以应用型为导向的水利水电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也应与时俱进,认真思考与探索,符合时代潮流发展。
1 湖南城市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湖南城市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于2012年向省教育厅申报立项,2014年开始第一届招生,2018年通过省教育厅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估并培养了第一批毕业生。目前该专业开设一个班,人数规模介于35~40人。据2018—2019年毕业生统计数据,两年毕业生人数分别为36和35人,其中离校前签订就业协议人数分别为17和20人,就业单位为土木类施工企业的毕业生分别占就业人数的76%和80%;此外,由于大型水能开发工程国内市场接近饱和,进入水利施工企业的毕业生大多仍从事工民建行业,较少从事水利工程施工。因此,两届毕业生从事行业与土木类毕业生基本无差异,无法体现学科专业特性,这也从一方面说明湖南城市学院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通过对毕业生去向和学科建设分析,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如下:
(1)水利专业专任教师缺乏。湖南城市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作为新办专业,需要严格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至少应有15名专任教师,生师比不高于18:1。因此,学校在筹办专业时,一直大力引入水利工程专业的博士或教授,但苦于学校区位劣势,至2018年,学历专业为水利工程的专任教师仍只有5名。接受水利学科教育的专任教师较少,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认可度,降低了水利专业的全局观,加大了对于土木类师资的倚重。
(2)学科开设过于依赖土木类专业。湖南城市学院对于新办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定位于“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依托本校雄厚且门类齐全的土建类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科优势,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程人才”。因此,在2014—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能力基础课程(必修)同时开设了土力学、岩体力学、弹性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土木类基础课程,而对于与水利相关的部分专业能力核心课程,如灌排工程学、病险水库加固、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等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改为了选修,最终降低了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认知。此外,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考核标准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重视程度,弱化了专业培养。
(3)专业布局站点较低,未见特色。湖南城市学院为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和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城建类土木专业基础雄厚,分支较广且历史悠久,为了进一步加强土木专业在省内工程界的影响,进而扩展新办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专业。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诞生具有浓重的附属属性,而未在其行业发展趋势与学科建设方面深入思考与研究。例如,长达近3个月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一直是湖南城市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教育,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与土木类学生实习无本质区别,均局限于工民建行业的施工领域。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①学校与水利领域企业、单位开展合作的力度较为薄弱,学生去处较少;②对水利专业实践未做深入调研,没有把握好水利行业的施工时段与工民建行业的区别,学校分配实习时间处于汛期,为水利行业安全生产谨慎期,施工行为较少;③学科建设缺乏特色,单纯地认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是在土木工程的基础上学习一定的水利知识。
2 基于学校优势和时代背景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发展考量
湖南城市学院的强势学科在于城建类专业(土木工程和城乡规划),其扎实的基础、雄厚的师资力量,深厚历史渊源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认知和影响。土木工程和城乡规划均为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并拥有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数字化城乡空间规划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新办水利水电学科的发展必然要倚重这样坚固的根基。在专业基础课程如水工钢筋混凝结构学、水利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实验等课程中,可以对比学习水利和土木工程中材料、结构、施工、测试等方面的异同,拓展视野,加强专业认知。此外,可以结合土木专业技术应用和规划思想推动学生对于水利专业技术升级的探索与思考,如装配式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BIM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海绵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智慧水利等。
然而倚重并非依赖,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发展同时也必须建立在自立自强的基础上。世间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和符合时代潮流,具备与时俱进的动力和创新。从欧美国家来看,水利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1)低收入阶段,水利主要面对的问题是防洪减灾;(2)中下收入阶段,水利工程主要通过水资源综合调配改善生活生产条件;(3)中上收入阶段,水利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治理;(4)高收入阶段,人水和谐,水利注重低影响开发、水生态修复、河流再自然化[4]。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人均收入即将迈入中上收入阶段,但水利在全国范围内长期非均匀发展,迫使我们必须同时面对一二三阶段的客观问题。因此,以應用型为导向的水利水电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也应着重向防洪、灌溉、供水方面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水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倾斜,同时也应将学科专业发展理念与趋势向学生传递,为社会培养招之即用的栋梁之才。
基于学校优势和时代特色为社会培养适之需求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要求教育者准确把握该专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完善人才培养理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师资和专业建设力度。因此,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在新时代的发展内涵,秉承“以本为本”的宗旨,湖南城市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已进行了3次调整,基本形成“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三大模块。并在“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模块中结合学校优势学科、注入时代特色,如依托学校科研和服务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反映区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并建立学生实习实践跟踪考核机制,确保学生实习实践质量,目前已有包含水电站、水利设计院和水利施工企业共11所实习基地;同时积极开展和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赛事,扩展学生的见识与思维,截止2018年共申请实施了7项大学生研究型与创新型项目,其中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6项。此外,学校加大了水利工程类的师资引进力度和培养强度以及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如不断提高引进博士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并“一对一”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稳步提升教学质量,2014年以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师获得校级以上教学奖励15人次;在完善现有教学实验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实验室建设,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试验提供更多的平台,如2018年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2处。
3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为目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建设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根据湖南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水利发展主要问题为:(1)防洪减灾能力薄弱;(2)灌溉供水保障能力不足;(3)农田水利建设滞后;(4)水资源、水生态问题突出;(5)水利管理能力较弱[6]。作为全国唯一的水利改革综合试点省,湖南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水利建设将是重中之重,对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市排水防涝、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和建设人才需求数量将急剧增加,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急需人才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应是湖南城市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建设还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
3.1 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的不断发展,市场资源时刻发生着变革,这就要求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式、人才技能符合市场需求。而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相对迟缓,加之新的理论、新的技术从出现到被引入高等教育又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因此,面对需求和供给的矛盾,教育者要深入企业、市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和市场实际所需,使人才培养实现技术资源与市场紧密相连,供给与需求匹配。
3.2 定向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实现校企双赢
地方高校拥有人才和技术知识储备优势,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进而加速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而区域经济发展又为地方高校提供物质支持,实现资源对高校的“反哺”,从而提高高校技术知识创新和综合實力[7]。与企业开展人才定向培养,可以弥补地区的区位劣势,增强区域经济服务,实现校企双赢。
3.3 提高区域内同专业区分度,避免同质化竞争
湖南省本科院校共有35所,其中办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校仅3所,分别为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湖南城市学院。基于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湖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偏向于农业水土方向,而长沙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偏向于水工结构方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避免同质化竞争,湖南城市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必须具备自己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基于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建规方面的优势,应注重丰富水利专业在智慧水利、城市水利、水文规划设计与建设等方面的培养,与长沙理工、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专业形成三足鼎立各具特色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4 结语与展望
湖南城市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作为新兴专业,面临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通过近9年的思考与实践,在专业定位与规划、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社会需求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认识,并以此制定了相应的方针与措施。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个永恒的命题,没有固定模式,不同的地区,不同学校特色各异,如何结合专业发展方向与高校、区域自身特色,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我们应当长久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Z].2010.
[3]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6.
[4] 杨晓茹,李原园,黄火键,等.“十三五”水利发展方向、布局与重点研究[J].中国水利,2017(1):11-14,19.
[5] 李宗利,马孝义,蔡焕杰,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2(6):28-30,38.
[6] 湖南省水利厅.湖南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Z].2016.
[7] 许倩倩,马红岩.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17(4): 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