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科学课STEM项目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探究
2019-04-07邓芳
邓芳
【摘要】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以校外科学课STEM项目为载体,结合部分教学案例,初步探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STEM 批判性思维 校外科学课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一种个性思维品质,是一种有目的而自律的判断,是對思维展开的思维。批判性思维强调质疑、猜想、求异和创新,核心是多思善思、自主推理、思考。近年来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提升到新高度,琳琅满目的信息时代,学生有赖于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MATICS)四门学科的简写。校外科学STEM项目,以生活中真实的问题为导向,具备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延展性等特征。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开阔性,鼓励好奇心和敢于质疑精神,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有积极促进作用。笔者结合案例,阐述校外科学课STEM项目中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基本策略。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情境,唤醒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起点。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教师平易近人、关注学生之间差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时间、地点,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合作、交流、思考和感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放松身心,积极参与探究。
“神奇的泡泡水”是一节以“表面张力”为主题的STEM探究课,融数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知识,含滴管使用、试剂量取等相关技术。教师通过自己玩“吹泡泡”,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学生有了兴趣,教师鼓励学生一起“玩”;学生玩得比较放得开的时候,教师提出本课探究任务,极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定学生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思维不断的被激发,他们乐于尝试新的挑战,活跃的思维推动探究越来越深入。
可见,教师通过不停的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探究,营造了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才可能真正敞开心怀,勇敢质疑、勇于探索、敢于挑战、敢于表达自我。
二、运用科学史素材,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
批判性思维品质,是批判性思维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史记录着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很多经典的生物学实验,重大的生物学发现是几代科学家共同探索的成果。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胆质疑、勇于追求,坚忍不拔的品质和精神,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重要素材。
“细菌作画”为主题的STEM项目中,导论一课通过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带领学生重温“微生物之父”巴斯德的故事。通过设计一次次改进实验,最终推翻了“自然发生论”,提出了“生生论”。巴斯德在追求证据、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发现真理。
通过重温科学史、科学重大发现历程,学习科学家们大胆猜测、虚心求教、不断摸索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科学品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主动性、好奇心、坚韧性等思维品质。
三、精心设计“对话式提问”,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精神
“对话式提问”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师生在相互平等、善于倾听和乐于接纳的前提下发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自上而下”的关系,而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对话式提问的关键是教师的“提问”,“提问”应注意从学生认知情况出发,具备一定的启发性,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
“温度对金鱼呼吸的影响”STEM探究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对照实验以及实验的一些变量参数,教师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对话。老师:实验对象是什么?学生:金鱼。老师:什么样的金鱼?学生答案可能会不同,教师继续发问:大家选择的不太一样,都可以,但要符合一定条件,什么条件?学生会主动思考,归纳出“同等条件”的金鱼。教师会根据同学回答层层递进提出更多的问题,如金鱼要选择几条?为什么?研究温度对呼吸的影响,温度怎么选?为什么?一种温度下需要测试几次比较合适?诸如此类,师生在相互启发中完成对话,对话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和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自我建构与发展。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平等对话,层层递进,促进学生由不知到知,由少知到多知的吸收和转化。有效的对话式提问能够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让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以发展。
四、实验中善于观察、主动思考,帮助建立批判性思维习惯
一种好的习惯就是一种成功的自我教育方式。在实验中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潜移默化中建立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进行实验探究时,应该善于发现观察到的现象,善于反省,善于对有争议的观点进行怀疑、反驳、提出有根据性的观点,并进行验证。
“食物中的维生素C”STEM项目中,教师提供了“褪色法”的实验方法。学生提取了紫甘蓝、黄瓜、土豆等蔬菜汁液后,根据实验方案进行滴定时,发现由于色素存在无法判断褪色程度。教师引导学生,怎么样才能不干扰结果的判断呢?学生积极思考后,有同学提出可以尝试去除汁液色素,有同学说是不是还有别的检测方法等,在教师的鼓励下,他们分别尝试了活性炭、色母片、滤纸等材料洗脱色素,还积极查阅资料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并予以验证。
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支持,实验观察时应认真仔细,由表及里,推断现象背后的本质。观察实验现象可以作为训练学生主动思维的载体,从而建立遇到问题时主动思考的思维习惯,对有疑问的内容进行思考、辨析、和积极修正。
五、巧用认知冲突,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在学习者认知发展过程中,当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存在某些差距时,会引发他们心理产生矛盾或冲突。通俗的讲,当学生所见所闻与已有认知(可能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不同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教师抓住认知冲突的契机,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动机,从而将疑惑转化为科学探究,经历观察、实验、比较、判断、综合等探究的一系列过程,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昆虫行为”项目中,班里有同学在路边看到一群蚂蚁在搬家,于是大喊“要下雨了”(已有认知:蚂蚁搬家天要下雨),可是天明明晴朗着呢(现实与已有认知矛盾)。他跑来问我:“老师,蚂蚁搬家不是要下雨吗?为什么天还好好的?”我想了一下,告诉他:“你可以去研究一下蚂蚁搬家的原因。”这位同学和他同桌开始了“蚂蚁搬家的秘密”的探究,他们假设食物、温度、湿度都可能让蚂蚁搬家,通过实验探究对假设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当学生认知结构发生不平衡时,教师鼓励学生自行探究,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处于不断的碰撞、调整、兴奋之中,由此带来的刺激比较深刻,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全球教育展望,2002,(01):34.
[3]杨昌祥,徐丙容.2014.用高锰酸钾溶液探测维生素C含量的活动设计.生物学教学,(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