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

2019-04-07陈桃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面神经

陈桃

摘要:目的:探讨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方法。方法:选取接受腮腺肿瘤手术患者35例,成功复合麻醉所有患者后对其颞支进行解剖,在腮腺区肿瘤切除手术顺利完成后利用神经解剖术方法总结患者面神经颞支的具体分布特点,并统计患者手术结局。结果:36例腮腺手术中通过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方法准确定位了97.14%(34/35)患者的面神经,仅2.86%(1/35)患者面神经受侵切断,但无神经受损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手术时间范围在40min至60min之间,平均(45.93±3.16)min;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涎瘘现象。结论:利用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方法在腮腺手术中对患者面神经进行定位具有相当的准确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此种方法对腮腺手术存在显著指导作用,值得大范围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腮腺肿瘤;腮腺手术;面神经;颞浅动脉;颞支

腮腺位于口腔下颌角处,是哺乳类动物的最大唾液腺,具体位置在下颌支的深面、下颌后窝内、外耳道的前下方。腮腺区肿瘤的发生中心多为耳垂,此部位也是面神经总干的所处部位。因尾叶腮腺具有较厚的组织,所以十分容易造成肿瘤移位,若为患者实行解剖颊支和下颌缘支的手术方案,很有可能发生定位不准情况,致使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状,如口角歪斜等[1]。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寻求救治的腮腺肿瘤患者35例,所有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17例、19例,年龄范围18-67岁,平均(42.61±3.65)岁,其中28例患者肿瘤为良性,7例患者肿瘤为恶性。

1.2方法

气管插管条件下为患者实行静脉复合麻醉,绕过患者耳垂从其耳屏前方开始至乳突,再呈弧形向下绕过患者下颌角,在距离患者下颌下缘20mm处将切口向前继续延伸20mm-40mm,完全切开患者皮肤与皮下组织后分离患者皮下组织与腮腺包膜,并向两侧牵开皮瓣。以患者肿瘤移动性、大小、位置等情况为依据,利用先寻找出患者面神经总干再对各分支进行分离,或先寻找出患者面神经的某一分支,再寻找其他分支进而找出患者面神经总干的方式寻找患者面神经,并暴露患者面神经总干与面神经下颌缘支。向后方掀起分离完成的腮腺前缘、上极、下极和腮腺导管,沿着患者神經分支表面向总干分离,切继腮腺峡部,一并摘除患者腮腺浅叶以及其中包含的肿瘤。若患者肿瘤处于其腮腺深叶,也需对其腮腺浅叶进行摘除,然后在可视状态下对其腮腺深叶部位的肿瘤予以摘除。肿瘤摘除操作结束后利用生理盐水对患者创面进行冲洗,并彻底止血,对患者实行负压吸引或放置橡皮引流条。完成上述操作后利用细线对患者皮下组织与皮肤切口行缝合操作。需注意,当患者切除腮腺浅叶与肿瘤后,其手术位置局部会呈现凹陷状,为避免创腔发生渗出液潴留,应将敷料放置于缝合后局部并采取适当力度加压包扎,切记不可包扎过紧,以免导致患者出现暂时性面瘫。在手术结束24小时至48小时后为患者去除引流条,并继续为其实行加压包扎,直至手术结束一个星期后拆线。

2结果

36例腮腺手术中通过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方法准确定位了97.14%(34/35)患者的面神经,仅2.86%(1/35)患者面神经受侵切断,但无神经受损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手术时间范围在40min至60min之间,平均(45.93±3.16)min;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涎瘘现象。

3讨论

腮腺组织与其周期其他组织之间明显差异,其中含有较多脂肪。腮腺肿瘤具有较多类型,在颌面部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区域为浅叶,CT检测方式可对此种疾病进行有效诊断,目前临床范围内以外科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2]。

笔者通过本次研究总结了人体面神经颞支的具体分布特点:面神经颞支的横、纵坐标分别为(2.2±0.5)、(0.5±0.2),位于患者耳屏前缘。自患者腮腺上缘发出的面神经颞支会经过耳屏前缘、颧弓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与眼轮匝肌外缘间以(1.6±0.3)mm的横径对患者颧弓进行斜行跨越,以(1.0±0.06)cm作为颞浅动脉的起止部距离。在其行走过程中会逐级发出分支,主要分布范围为眼轮匝肌外侧部,最后分布区域为额肌与额结节下方的眼轮匝肌交汇处,不仅可对眼轮匝肌进行支配,还能支配皱眉肌与额肌,颞支外上缘与框外上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0.3)cm。

与此同时,本研究得出:36例腮腺手术中通过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方法准确定位了97.14%(34/35)患者的面神经,仅2.86%(1/35)患者面神经受侵切断,但无神经受损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手术时间范围在40min至60min之间,平均(45.93±3.16)min;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涎瘘现象,符合于刘凯浪等人的研究结果(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3],说明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方法可精准定位患者面神经,降低患者面神经于手术过程中的受损几率,避免患者发生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状。

由此可见,利用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方法在腮腺手术中对患者面神经进行定位具有相当的准确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此种方法对腮腺手术存在显著指导作用,值得大范围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梅,张杰.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术式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 (29):4140-4141.

[2]薛敏燕,屈宏扬.腮腺手术面神经解剖的应用与价值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 (18):36-38.

[3]刘凯浪,冯鑫慧,阮彩莲.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39 (6):465-468.

猜你喜欢

面神经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中耳炎2 472例术中面神经情况及处理分析△
面神经术中监测在耳神经和侧颅底外科的应用现状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颞骨HRCT在中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