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途径

2019-04-07莫莹洁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创新途径语文核心素养

莫莹洁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体系的倡导与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各科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解决的问题。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应该成为教学新常态。深化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本鉴赏能力,更能健全高中生的思想品格与充实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优秀的习惯。这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育人目标。鉴于此,本文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展开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设计;创新途径

2016年教育部颁发了语文核心素养标准,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以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为核心,以读写互动、主动体验和积累为手段,通过读书探究、言意互转,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迪和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语文基础和精神根基。”[1]“核心素养”体现育人的价值,贯穿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的整个过程。核心素养在我国教育界,是一项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领域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对中小学校学生的一种必要趋势。[2]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精神呢?笔者归纳出五种课堂探索途径:

一、用渐进式思维引导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的基础,。通过探索文本意蕴,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当课堂具体的问题学生无法有效回答时,教师不应该直接说出答案,而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获得正确的答案。比如在《项羽之死》中,我引导学生主要双方兵力的悬殊对比,数字的变化,让学生顺利得出“矛盾冲突越激烈,越凸显西楚霸王人生最后一幕的悲壮”这样的结论。

核心素养的培养,还体现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和意志品质上。还是举《项羽之死》的例子。“田父绐曰‘左,左”这个片段,学生结合史实了解到项羽坑杀降卒和火烧阿房宫失了民心的具体表现,也了解了项羽性格中的直率自负,还感受到了追兵将至的紧迫感,思考精彩纷呈,学生体验到了文学审美的魅力,感受英雄的悲壮慷慨,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发展奠定精神根基。

二、用问题式课堂组织

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置,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与发展,教学中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思考问题、小组合作解决等方式。比如文言的学习,学生对于古文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特点缺少框架掌握,以至于死记硬背,叫苦不迭。教师可以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我国古代历朝的文化常识,如服饰文化、礼仪文化,让学生从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关注古代文化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语文核心素养。

三、情景交融式兴趣激发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还可以情感为线索,强调阅读与朗诵对学生进行指导,还可以带学生体验现实,感受自然。教师有意识地选择那些既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提升核心素养,能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这些素材进行多元解读的素材,同时启发学生把理解和体验外化,用个性化的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感受,让学生的情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深化。

在高中语文备考中,古诗鉴赏是难点。究其原因,是学生缺少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这种对大自然的匮乏感与陌生感,让诗词中的“星垂平野阔”的壮阔,“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惬意,成了隔靴搔痒的被动接受。

语文可以拓展到课外,鼓励学生关注、热爱自然,感受、观察、描绘自然事物和现象,培养基本审美意识和体验。比如有一次辅导课上突然停电,学生静坐听诗,感受如水月光,没有完成课堂任务,但却增加了难得的生活体验,这也是生活给语文的馈赠。

四、情境模拟式体验深化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培养核心素养,还可以创造情景交流的机会。教师运用多媒体塑造教学情景和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关注。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与其他学生交流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和认同感,让学生能够自信提出、探讨和解决问题。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核心素养,拉近学生与文本与文化之间的距离。

例如,语文老师可以组织课堂剧,如《荆轲刺秦》、《孔雀东南飞》等的演绎或改编。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学会仔细研读人物的对话,对人物的语气、表情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对人物的台词进行记忆和模仿,让学生在模拟人物对话中感受荆轲不畏强秦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质和焦刘之间真挚悲怆的爱情遭遇,让学生树立完善的语文认知结构,顺利从语言和思维提升到对《战国策》描写人物和南北朝民歌的体验和审美上,文化上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提升是自然真切的,是落实到语文教学中的。

五、多元式扩展应用

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要通过作业检测。多元的作业布置也是巩固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作业内容可以是作文,也可以是小组间的辩论活动,一项阅读朗诵分享,还是收集作文相关的课堂资料。

随着素质化教育体系的倡导与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各科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解决的问题。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应该成为教学新常态。深化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能提高學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本鉴赏能力,更能健全高中生的思想品格与充实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优秀的习惯。这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育人目标。希望我们一线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实现语文核心素质的落地开花!

参考文献:

[1]陈继英《人生语文与构建生本高效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

[2]唐彪.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2016 年 47期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设计创新途径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